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一、一份法院的在对出生登记局局长决定的行政上诉作出的判决书,必须依《民事诉讼法典》第659条规定的要素撰写;二、一份判决书只有在完全缺乏指出决定所基于的法律依据时方视为无效的判决书;三、宣告判决书无效以后,上诉法院仍可凭案件中的所有证据作出判决;四、对提出延迟出生登记的申请,应视乎申请人有否提出合适的文件以及其他相容的证据。

  • 标签: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级法院 林金妹 出生登记制度 合议庭裁判书 裁判理由
  • 简介:著作权"一女多嫁"现象在我国频频发生,究其原因,是我国著作权法在允许著作财产权转让的同时,没有建立起保护交易安全的相应制度.著作权转让登记公示制度的建构既有安全、伦理性价值和证据支持,也有其深厚的制度底蕴.因此,在借鉴外国的立法例,并适度遵循我国的制度系统惯性的基础上,有必要构建我国的著作权转让登记公示制度.

  • 标签: 著作权转让 登记公示 建构 公示制度 交易安全 产权转让
  • 简介:原告花某诉被告翁某夫妻财产分割纠纷一案。在庭审中,原告花某提出:1993年4月25日法院判决原告花某与被告翁某离婚案件中遗漏了对一套公改房的处理,而该公改房是1992年8月3日花某与被告翁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参加单位房改分配而购买的,故花某与被告翁某应各自享有该公改房一半所有权。

  • 标签: 法院判决 夫妻共同财产 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房屋
  • 简介:船舶拍卖价款与责任限制基金清偿,类似企业破产还债程序而又有所不同,也区别于财产执行参与分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十章债权登记与受偿程序经过近20年的实践检验,在债权登记、债权确认与确权、受偿分配三个环节,都出现了不少争议,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第十章的立法修改,应当以保证审判公正与效率为目标,从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出发,针对该程序设置上的一些制度性缺陷,借鉴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理顺与民事执行程序之间的关系,重构债权登记与受偿程序设置,包括引入管理人制度,强化债权人会议职能,取消一审终审制确权诉讼,设立先取特权制度,衔接破产程序,明确概括性程序的性质,使该程序真正能够公正高效地发挥作用。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债权登记与受偿 确权诉讼 程序重构
  • 简介:不能以结婚登记程序瑕疵为由撤销婚姻登记,婚姻的效力也不因为结婚登记程序的瑕疵而受影响。对程序瑕疵的结婚登记予以补正或重新确认是可行的。婚姻登记程序的规范意义,重点在于规范婚姻登记机关的行为,违反婚姻登记程序应当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作出确认违法的判决。

  • 标签: 结婚登记 程序的瑕疵 行政行为
  • 简介:很多人不了解,这位长年奔波在军营内外的法律顾问,曾经是一名脊椎损伤、肌肉萎缩的瘫痪病人;很多人不相信,这位在法庭上思维敏捷、义正辞严的优秀律师,竟然是一名一等伤残军人;很多人不明白,这位伤残了22年的病休干部,是什么力量使他闯出了一条正常人都难以攀登的路……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蒋建兴 共产党员 残疾人 艰苦奋斗精神
  • 简介:<正>尊敬的各位读者:法律出版社对《人大法律评论》2012年卷第2辑(第十二辑)进行排版时出现错误,沿用2012年卷第1辑(第十一辑)编委会名单。《人大法律评论》编委会收到样书当天即发现该问题,经双方协商,法律出版社已对尚未销售的部分图书进行更新,但仍有部分印错编委会名单的图书流入市场。因此给相关

  • 标签: 法律评论 编委会 人大 名单 联合声明 出版社
  • 简介:郡政府与公司签订合同恢复废弃的土地,郡政府提前给公司预支了款项,由公司用该笔款项购买设备;而该笔款项从拟支付给公司的款项中扣除。为了保护郡政府的利益,合同规定一方当事人所有的设备、商品及原材料等物资,一旦被固定在合同约定的地点,都属于郡政府。而为了完成该工程,当事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出售上述建筑设备、临时工程和未经使用的产品和原材料,并将出售的收入用于偿还已到清偿期的款项或者根据合同将到清偿期的款项。上议院认为,一项赋予债权人可以出售债务人的财产并将所得款项抵偿债务人对自己欠款的合同权利就是一项担保权利;并且因为涉及的财产(建筑设备、临时性工程、施工现场的商品和物资)属于可变动的资产,在合同当事人正常经营过程中能够消耗或者移出现场,这属于浮动抵押。根据《公司法》第395条第(1)项的规定,未进行登记的抵押不能对抗清算人和管理人和公司的任何债权人,也不能对抗处于清算或者接管阶段的让与人。郡政府的权利构成担保物权,但因未登记而无效,即使当事人在合同中规定郡政府享有合同抵销权,因不符合成文法的规定而无效;衡平法并不干预并保护未能遵守成文法规范的当事人。

  • 标签: 担保权利 浮动抵押 登记效力 合同抵销权 成文法 衡平法
  • 简介:福建自贸区商事登记事中事后监管存在各监督主体定位不清和技术监管立法滞后的问题,并且在公司年报管理法制方面立法层级较低、法律责任不明确、配套征信法制不完善。在"先照后证"改革立法方面,"证前抢跑"监管缺位,证照关系逻辑不清,行政提示和告知制度缺失等问题十分突出。应以自贸区先行先试为契机,通过立法明晰监督主体的角色,并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指引。建立完善的公司年报管理法律制度体系,明确违反公司年报管理的法律责任。建立双告知制度,解决"先照后证"改革背景下监管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难题,并尝试颁发"市场主体资格证书"进行"营业执照"改革,同时扩大后置许可的适用范围,并建立行政提示制度,加强对交易相对人权益保护。

  • 标签: 自贸区 商事登记监管 事中事后监管 “先照后证” 公司年报管理
  • 简介:利害关系是申请行政复议的资格要件。黄陆军案判决认为,这里的利害关系还应当是行政法上的利害关系。如果申请人的权益受到损害或有受到损害的现实可能性,而权益损害与行政行为具有因果关系,这时就可认定申请人与行政行为之间存在行政法上的利害关系。而其具体的判断方法则是回到实体法的行为规范,考察适用行为要件时是否将保护个别性私人利益作为考虑事项。这种判断基准暗含着保护规范说的要求,为利害关系的判断提供了相对确定的框架。

  • 标签: 利害关系 行政法上的利害关系 原告资格 保护规范 考虑事项
  • 简介:目次一、事实概要与判决要旨(一)事实概要(二)判决要旨二、评释(一)问题的提出(二)本案不能适用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力(三)本案与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无关(四)违法建筑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五)小结一、事实概要与判决要旨〔1〕(一)事实概要被告(反诉原告)石某系涉讼房屋的产权人,房地产权证号为"长2008002091",该房屋登记

  • 标签: 房屋买卖 不动产登记簿 推定力 公信力 违法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