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尼泊尔革命(1996-2008年)是冷战后世界政治中一个奇特事件,是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数不多成功案例之一。本文阐述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产生、发展过程及其特色,重点介绍了尼共(毛)兴起及其所发动“人民战争”,论述了该党在尼泊尔革命中领导、主导作用。另外,本文还从性质、原因、意义等几个方面对尼泊尔革命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 标签: 尼泊尔革命 共产党 共产主义运动
  • 简介:独立以来,印度便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活动,并从投资量、投资方式、区位分布、投资行业和投资主体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印度特色。印度对外直接投资既从多方面对其经济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和作用,对中国开展外向直接投资活动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 标签: 印度 对外投资 特点 效应 启示
  • 简介:美国重要思想库兰德公司于1995年中期发表了为美国国防部部长办公室撰写报告,题为《中国:国内变化与外交政策》。报告主要结论如下:一、几乎可以肯定,今后10—15年里,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演变不会导致一个民主、亲西方政权产生;同样,中国国内变化既不会导致独立地方势力出现,也不会使现有的政治统治彻底垮台。

  • 标签: 发展趋势 兰德公司 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经济 国内政治 政治统治
  • 简介:尽管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上重要发展中国家,但是在FDI吸收和利用上却不尽相同:FDI在中国更多流向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离岸服务业。本文通过FDI对印度出口贸易影响实证分析,得出二者不存在显著因果关系这一结论,并提出我国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相关建议。

  • 标签: FDI 印度 出口贸易 启示
  • 简介:本文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作为引子,阐述了实体经济因素在决定货币体系运作过程中重要。在对传统通货区理论进行综述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欧洲货币联盟建设实践,指出欧洲货币一体化成功原因在于欧盟国家较高要素流动和经济开放程度,以及经济水平和经济政策趋同。文章最后探讨了东亚货币联盟可行,指出东亚货币一体化目前只能从一个较低层次起步,通过加强经贸合作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推动货币一体化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 标签: 欧洲货币联盟 经济开放程度 经济政策 经济结构 经贸合作
  • 简介:近年来,越南与印度关系持续升温,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逐渐扩大。虽然越南与印度加强全方位合作是两国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现实需求,然而两国都是中国邻国,都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并发生过战争,相互借力、制衡中国成为其强化战略伙伴关系首要目的。尽管越印加强合作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势必对中国地缘政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冲击中国在东南亚战略利益。

  • 标签: 越南 印度 战略合作 东向政策
  • 简介:《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究竟是政治文件还是法律协议,及其所确立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途径是否可以排除《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适用,成为分歧极大法律争议。菲律宾和仲裁庭均主张《宣言》仅仅是一份政治文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便具有一定法律效力,也不能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适用。中国主张《宣言》关于通过谈判途径解决争端规定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国家间协议,且其所确立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途径具有唯一和排他,因此菲律宾不可以依据《公约》提供争端解决机制就相关争端提起仲裁。本文认为,《宣言》在争端解决问题上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国家间条约;其是否可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本质上是个法律适用问题,从海洋法角度讲,根据《公约》第281条规定,《宣言》无法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仅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适用形成制约;从条约法角度讲,《宣言》与《公约》构成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三十条“关于同一事项先后所订条约之适用”问题,相关争端应适用《宣言》提出谈判和协商途径,据此方可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适用。文章首先从中菲南海仲裁案提出两个核心法律争议,并杭理菲律宾、中国各自主张以及仲裁庭对此争议结论。其次论证《宣言》条约属性。第三,分别从海洋法和条约法两个视角分析《宣言》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排除。

  • 标签: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条约属性 争端解决机制 排除
  • 简介:安全机制是当今国际安全研究领域一个热点问题。在本文中,“安全机制”将被界定为“容许国家相信其他国家将予以回报,而在它行为上保持克制那些原则、规则和标准。这一概念不仅指便于合作标准和期望,而且指一种超出短期自我利益追逐一种合作形式”。而所谓东盟地区安全机制,在文中则主要指的是以下两类机制:一是东盟组织框架内、涉及东南亚地区安全机制;二是由东盟主导、有区域外因家参加

  • 标签: 地区安全机制 东盟 冷战后 中国 东南亚地区 安全研究
  • 简介:本文试图估计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通常称为CLMV国家[即“柬老缅越”])在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后由于实施共同有效特惠关税(CommonEffectivePreferentialTariff[CEPT])制度而遭受税收损失,并建议它们采取适当政策来弥补这些损失。显而易见,除了与众不同缅甸以外,其余CLMV国家都肯定会由于实施该制度而损失大量向东盟国家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收入。然而,所有CLMV国家政府总收入(税收和非关税收入)却可能会大大增多,尽管共同有效特惠关税税率降低了。因此,本文认为,尽管这些国家税收暂时减少了,但它们还是应该继续致力于充分实施共同有效特惠关税制度。

  • 标签: 税收损失 经济一体化 过渡性 东南亚 东盟自由贸易区 特惠关税
  • 简介:中国东南亚研究兴起于后毛泽东时代。我们可以把在过去三十年间研究东南亚中国学者划分为三代,在第二代学者时期,来自东南亚“归国华侨”在东南亚研究领域里发挥了主要作用,他们与中国本土出生学者一起推动了该领域发展;第三代东南亚研究学者则都是中国本土出身。尽管研究东南亚中国学者已经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与他们西方同行相比,中国东南亚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学术质量不高、因合作不够而导致学术上重复工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样薄弱等。但目前在中国,一些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研究东南亚学者以及优秀作品正在不断涌现。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学者 后毛泽东时代
  • 简介:我们所生活世界方方面面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国际格局有些方面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而一些基本方面变化尚未完成,尚无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本质改变。

  • 标签: 国际格局 中国国际战略 变与不变
  • 简介:欧亚大陆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地缘政治中心。而冷战以来,特别是“9·11”以来,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有三点比较明显:一是中俄印接近,二是美国欧亚大陆政策变化,三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影响。

  • 标签: 地缘政治 欧亚大陆 中国 政治形势 政策变化 安全因素
  • 简介:越南为在南海争端中获取最大利益,在南海奉行对抗性对华战略。客观地看,崇武尚斗战略文化、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域外势力介入程度加深、争端海域距越本土更近等因素,为越南实施对抗性对华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越南国民对华心态复杂、中越综合实力悬殊、域外势力介入程度难料等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越对抗性对华战略非理性,使其注定成为空想战略。

  • 标签: 越南 南海 战略优势 战略局限
  • 简介:当今世界,国际核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核扩散风险、核恐怖主义威胁和全球核电发展带来诸多安全挑战,已成为全球治理重要课题,需要中美等大国协调应对,解决核安全管什么、谁来管和怎么管现实问题。习近平主席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把核安全列为中国国家安全重要领域之一,并在2014年海牙核峰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核安全观,明确了未来国际核安全合作方向。值此2016年核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多角度探讨国际核安全问题,以期有助于对该问题深层思考。

  • 标签: 核恐怖主义 核安全 全球治理 核峰会
  • 简介:在印度争取独立自由进程中,激进派领导人钱德拉·鲍斯对中国抗战态度经历了从支持到反对转变。鲍斯激进独立斗争思想是其态度变化主要原因,并随着印度和国际形势发展而最终实现。

  • 标签: 钱德拉·鲍斯 印度独立斗争 激进民族主义 中国抗战
  • 简介:尼联共(毛)2006年回归政治主流后,始终面临内部危机和外部挑战。其内部长期存在改良派与革命派激烈斗争,外部面对美国和印度支持下其他议会政党围剿。2012年6月该党发生大分裂,此次分裂成为了2013年11月尼联共(毛)大选失利重要直接原因。尼联共(毛)分裂和大选失利标志着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正面临很大挑战。

  • 标签: 尼联共(毛) 尼共(毛)分裂 七大 大选
  • 简介:二次大战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在对待经济安全态度上,表现出既重视又不重视矛盾现象:一方面,历任总统都明白无误地强调靠经济规模和实力来作为美国最后防线,认为一个有活力国内经济是美国发挥全球领导作用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又较少使用经济安全一词。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经济安全长期处于从属地位,用美国外交政策专家罗赛蒂(J.A.Rosati)的话来说,就是属于“低级政策”之列;一方面,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国际经济政策和国内经济政策时,常常用来达到经济安全目标,特别是不少对外经济政策本身就是典型经济安全政策,另一方面,从来没有正式制订过一个系统和明确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这一矛盾现象是了解美国经济安全战略入口。

  • 标签: 经济安全 政策的目标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经济安全战略 国际经济政策
  • 简介:亚洲各国加速调整本国经济结构,努力扩大区域内经贸合作,使亚洲经济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影,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中日经济关系作为亚洲经济合作关系主要组成部分,已日趋成熟。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中日经济合作前景将更为宽广。

  • 标签: 亚洲国家 经济形势 中国 日本 经济关系 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