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2000—2006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保险密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对保险密度的影响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利用PandData模型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引起各地区保险密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地区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文化程度、城市化、产业结构、社会福利费用、性别比和年龄结构等,不同地区保险密度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不同。为了缩小保险密度区域性差异,应针对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 标签: 保险密度 面板数据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 简介:一、改革开放21年,烟台加快了城市化步伐改革开放之前,烟台的城市化进程同全国全省一样,进程较为缓慢,直到1978年,全市的城镇化水平还不到10%:改革开放21年来,我市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GDP总量增长了10.7倍,其中第二产业增长了22倍,第三产业增长了14.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化为二三一,城市经济总量不断膨胀,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带动了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全市城市数量由1个发展到8个(未含合分因素),建制镇个数达到160个,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全市总人口增加了85万人,而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50万人,截止1999年末,烟台全市人口64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5.7万人,城镇化水平已达到30.3%。

  • 标签: 城镇化水平 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 非农业人口 增加 GDP总量
  • 简介:腐败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目前,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反腐败与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治理、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利用中国2000—2013年宏观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市场化程度、政府治理和制度安排因素对反腐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提升能够起到消减腐败的作用。政府治理对反腐败影响较为复杂,政府规模表现为规模越大,治理能力越完善,越有助于减少腐败,但子指标公职人员相对工资水平与反腐败相关性较为模糊,需要理性看待现阶段"高薪养廉"的作用。制度安排特别是法治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显著减少腐败的作用,佐证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反腐倡廉的必要性。

  • 标签: 反腐败 市场化程度 政府治理 制度安排
  • 简介:本文通过对投入产麓表第Ⅰ、第Ⅲ象限的分析,定义中间消耗比与增加值中生产税与营业盈余所占比两个指标反映一定的增加值产出中对中间产品的耗费情况及单位增加值产出对社会的净贡献,说明经济运行的效率。同时,通过计算2002年与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内部三大产业的中间消耗比与增加值中生产税与营业盈余所占比指标实际数据,说明经济运行效率的动态变动情况,并据以分析经济运行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标签: 投入产出表 中间消耗比 生产税与营业盈余所占比效率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