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和手机污染现状,并提出减轻污染预防对策。方法调查对象包括手术医生60名、麻醉医生25名和手术室护士25名,涉及手机110部。调查对象在进入手术室尚未洗手之前先对其所携带的手机及手皮肤用涂抹法采样。微生物检测采用营养琼脂倾注法,检出的微生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110部手机共有103部检测细菌阳性,总污染率93.6%,110份手皮肤标本有93份检测细菌阳性,总污染率84.5%。检出菌落数最多的标本在1~10个菌落和11~30个菌落组。共鉴定出8类微生物,最多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手机和手微生物污染情况较重,需完善手术室无菌管理制度,加强手及手机消毒。

  • 标签: 手术室 医务人员 手机 污染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备用状态移动式吸引器末端引流瓶吸引孔、吸引管细菌污染的情况,同时检测污染的细菌种类。方法用常规细菌培养法对全院各病区吸引器引流瓶吸引孔及吸引管采集样本作细菌学培养,并鉴定细菌类型。结果检测的48份标本中,细菌污染率60.4%,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吸引器引流瓶吸引孔、吸引管细菌污染可能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很有必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去除潜在污染源。

  • 标签: 设备污染/预防和控制 细菌/分离和提纯
  • 简介:目的观察单人单用高压氧舱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9年9-11月某院需进行高压氧治疗的56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面罩专用,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共用;观察组患者面罩、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全部单人单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的第2、4、6、8、10天检测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共采集280份标本,其中阳性标本为92份,占32.9%。对照组共检测出68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48.6%;观察组共检出24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17.1%,两组患者在阳性标本检出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2,P〈0.05)。对照组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21.4%,革兰阴性杆菌的阳性率为10.7%;观察组标本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7.1%,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两组患者治疗的第2、4、6、8、10天,总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13.0%、19.6%、21.7%、23.9%及21.7%。观察组患者前3d未出现细菌污染。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阳性标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高压氧治疗患者的通氧管道单人单用,并于4d后加强消毒,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 标签: 吸氧管、排氧管 细菌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手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I、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开展的352台手术为研究对象,在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手术切皮时、手术40min及术毕)监测洁净手术室的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并收集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的室内活动人数、开门次数与术前系统自净时间等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法分析上述因素对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空气质量 细菌污染 logistic 回归
  • 简介:【摘要】 为了减少在污染区的护理人员因呕吐、头晕、头痛、低血糖、跌倒等不适而发生非计划外出,针对护理人员非计划外出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其中环境与饮食的改变,工作任务繁重,体能消耗太大、武汉疫情严重,执行任务人员压力大防护用品引起的不适是主要因素,通过对进污染区工作的护理人员思想进行摸排,做好心理护理,及时调整岗位,提出事先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评估与处置三大策略,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做好护理人员的防控工作,确保护理人员“零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非计划外出 污染区 护理
  • 简介:【摘要】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