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中内源性硫化氢水平是否发生变化,补充硫化氢是否可下调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复合从而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对比剂所致的肾损伤。方法24只体重180~220 g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IAKI组(碘普罗胺2.9 g/kg)及CIAKI+NaHS组(NaHS 4 mg/kg处理3 d后予碘普罗胺2.9 g/kg)组,每组8只。对肾组织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HE、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炎症复合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caspase-1的表达。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探讨硫化氢在对比剂(碘普罗胺200 mgI/ml)诱导的细胞损伤中的作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AKI组大鼠内源性硫化氢合成酶相关基因胱硫醚-β-合成酶(CBS)、胱硫醚-γ-裂解酶(CSE)和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ST)水平下降(均P<0.05)。CBS、CSE和3-MST基因表达水平与肾功能临床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与CIAKI组比较,CIAKI+NaHS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水平较低,肾脏病理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减少,肾组织炎症复合NLRP3、ASC、caspase-1的水平较低(均P<0.05)。在HK-2细胞中,对比剂+NaHS组细胞存活率高于对比剂组;应用CBS抑制剂减少内源性硫化氢水平,对比剂诱导的HK-2细胞存活率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内源性硫化氢系统受损是CIAKI发病的关键环节,上调硫化氢水平可改善CIAKI大鼠的肾损伤,其保护机制与调节NLRP3炎症复合相关。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硫化氢 炎性体 NLRP3炎症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中心凹旁渗出性异常血管复合(PEVA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夏邑县人民医院及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诊治的PEVAC 14例(14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3次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视力(BCVA)和中央视网膜厚度(CRT)。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之间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3,P=0.541),各时间点之间的CRT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34.76,P=0.672)。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PEVAC无明显疗效。尚需探索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

  • 标签: 复合体,血管,异常,渗出性,中心凹旁 血管成像术,扫描,断层,相干光 血管造影,眼底,荧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Ⅱ类分子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接受治疗的98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手术标本均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MHC Ⅱ类分子在MT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结果MHC Ⅱ类分子高表达与患者年龄(χ2=0.900, P=0.410)、多灶性(χ2=0.295, P=0.672)、双侧病灶(χ2=2.957, P=0.127)、T分期(χ2=0.554, P=0.457)无关,而与性别(χ2=5.227, P=0.025)、术前降钙素水平(χ2=6.663, P=0.019)、淋巴结转移(χ2=21.651, P<0.001)及AJCC分期(χ2=19.522, P<0.001)相关。MHC Ⅱ类分子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97.4%,高于低表达患者的66.1%(P=0.016 3)。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5岁(HR=4.129, P=0.009)、T分期(HR=3.265, P=0.024)为M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MHC Ⅱ类分子高表达(HR=0.103, P=0.030)为MTC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MTC患者中存在MHC Ⅱ类分子的表达,表达水平高的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顺产与剖宫产对初产妇肛门括约肌复合影响的价值。方法对157名产后42天初产妇的肛门括约肌复合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扫查,其中顺产77名(顺产组),剖宫产80名(剖宫产组),分别测量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中部平面、远端平面及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3、6、9、12点钟方向的厚度,并测量耻骨直肠肌中部平面4、8点钟方向的厚度。利用断层成像技术和容积对比成像技术观察肛门括约肌复合的形态及完整性。结果顺产组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12点钟方向的厚度、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6、12点钟方向及中部平面9、12点钟方向的厚度均小于剖宫产组(P均<0.05),2组间其余平面不同方向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顺产组中,经会阴三维超声发现1名肛门外括约肌缺损。结论分娩方式对肛门括约肌复合的形态具有一定影响,顺产的初产妇肛门内、外括约肌在一定方向上的厚度明显小于剖宫产者。经会阴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肛门括约肌复合的形态特点及完整性,并明确诊断肛门括约肌复合缺损。

  • 标签: 肛门括约肌复合体 正常分娩 剖宫产术 超声检查 成像 三维
  • 简介:目的: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2种粘结剂及相关因素对F2000复合修复楔状缺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9例患者417颗楔状缺损患牙均用F2000复合修复,其中A组207颗牙用全酸蚀粘结体系(SconchbondMulti-Purporse酸蚀剂,AdperSingleBond粘结剂),B组210颗牙用AdperPromptL-Pop自酸蚀粘结剂。修复后1w、1、6、12、24个月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疗效,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F2000复合修复楔缺12、24个月后总成功率分别94.32%、87.33%。其中A组成功率分别为95.09%、88.36%,与B组(93.53%,86.3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按USPHS系统逐条分析,A组的边缘不密合和边缘着色发生率为1.06%、0.53%,低于B组(4.55%,3.53%),有统计学差异。其疗效还受咬合力、楔缺程度、刷牙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适当的充填材料和酸蚀粘结体系、调牙合、消除致病因素及必要的宣教,均是修复楔缺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F2000复合体 粘结剂 楔状缺损
  • 简介:目的研究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型纳米人工骨复合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及致敏实验,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该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型纳米人工骨复合MTT细胞毒性实验显示人工骨材料细胞存活率〉90%,细胞毒性1级。人工骨复合材料浸取液未引起豚鼠过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未出现明显全身毒性反应。结论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材料无MTT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良好,并能够降低利福平直接给药的生物毒性,不引起全身毒性反应、皮肤/内刺激反应和急性过敏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标签: 小鼠 结核 脊柱 骨代用品 迟效制剂 设备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折叠法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术者应用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折叠法进行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评估双眼对称性,包括优、良好、差;术后12个月评价上睑下垂矫正效果,包括矫正良好、基本矫正、矫正欠佳、矫正过度。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男36例,女49例,年龄(25.0±4.1)岁,其中双侧62例,单侧23例。获随访1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无血肿、感染、暴露性角膜炎、穹隆结膜脱垂等并发症发生。85例中双眼对称性达优者63例,良好17例,差5例,优良率为94.1%(80/85)。上睑下垂矫正良好72例,基本矫正9例,矫正欠佳4例,手术有效率为95.3%(81/85)。结论应用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折叠法矫正轻度上睑下垂,操作简单、易掌握,损伤较小,安全而有效。

  • 标签: 眼睑下垂 上睑提肌 眶隔 折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整复单侧陈旧性颧眶颌复合骨折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统研究。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计算机导航技术完成的单侧陈旧性颧眶颌骨折复位固定17例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螺旋CT扫描,将数据导入导航工作站制定手术方案,术中通过AccuNavi-A导航系统引导验证手术操作。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导航精度,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7例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均P<0.05);手术导航精度为(0.64±0.10)mm,双侧颧骨突度差为(0.93±0.19)mm,双侧颧骨宽度差为(0.48±0.18)mm;两侧瞳孔高度差为(0.36±0.21)mm。结论在单侧陈旧性颧眶颌复合骨折整复手术中应用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计算机导航 眼眶 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TFC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7~45岁[(33.5±3.6)岁]。均为单侧损伤。体检示下尺桡关节不稳定,MRI及关节镜下证实为TFCC深层韧带损伤。患者均接受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TFCC深层止点。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患侧腕关节屈伸、尺桡偏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3.4±5.2)个月]。手术时间为(61.3±8.9)min;术中出血量为(2.4±1.2)ml。所有伤口Ⅰ期愈合。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或尺神经激惹症状。4例患者术后短期内腕尺侧有弹响,均自行消失。术后3个月腕关节尺桡偏活动度由术前(52.5±5.9)°降至(42.6±5.9)°,前臂旋转活动度由术前(94.9±8.4)°降至(84.6±5.9)°(P均<0.01),但屈伸活动度术前[(93.1±17.4)°]与术后3个月[(89.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提高至(101.3±13.6)°,尺桡偏活动度提高至(52.4±6.6)°,前臂旋转活动度提高至(116.4±16.4)°(P均<0.01)。术后3个月PRWE评分由术前(10.6±3.2)分提高至(17.1±3.8)分(P<0.01),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78.1±12.7)分降至(70.3±6.7)分(P<0.01),VAS由术前(6.2±1.5)分降至(4.4±1.7)分(P>0.05),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由术前(74.4±15.2)%降至(55.7±8.7)%(P<0.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PRWE评分降至(2.0±0.9)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提高至(94.8±3.3)分,VAS降至(2.1±1.1)分,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提高至(93.2±8.7)%(P均<0.01)。结论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可有效治疗TFCC深层韧带损伤,术后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改善明显,腕尺侧疼痛减轻,握力增强。

  • 标签: 腕损伤 关节镜检查 三角纤维软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术中上睑提肌复合的缩短方式,寻找一种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方法2016年10月至2020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修复外科将24例(男6例,女18例,年龄10~73岁,平均34.4岁)重度上睑下垂患者40只患眼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眼行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合无张力缩短矫正,对照组20眼用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合缩短术矫正,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矫正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第3、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两种方法在术后各时间段矫正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1周时较对照组减少。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合无张力缩短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早期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但需改良术式以获得更加持久的效果。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联合筋膜鞘 上睑提肌 上睑下垂
  • 简介:Pre-Botzinger复合中兴奋性神经元节律性簇放电与呼吸节律的产生关系密切.泄漏电流对神经元簇放电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利用双参数分岔分析和快慢变量分离等方法,研究了泄漏电流对耦合神经元簇同步模式及其转迁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当泄漏电导改变时耦合神经元分别表现为同相“fold/homochnic”型、“subHopf/homoclinic”型和反相“fold/foldcycle”型和“subHopf/foldcycle”型簇放电.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呼吸节律的产生机制提供了一些见解.

  • 标签: 簇放电 双参数分岔 快慢变量分离 pre—BiStzinger复合体 呼吸节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一侧棘突肌肉韧带复合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在降低轴性症状、术后再关门等并发症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脊髓型颈椎病和后纵韧带骨化症共20例,全部行保留一侧棘突肌肉韧带复合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计算术后JOA改善率及轴性症状发生情况。结果JOA改善率(54.2±19.1)%,术后存在轴性症状患者共4例,其中可4例,差0例,发生率为20%。结论保留一侧棘突肌肉韧带复合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在降低传统术式的轴性症状、颈椎不稳、术后再关门等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颈椎 棘突韧带复合体 轴性症状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衰老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细胞复合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取3月龄及12月龄大鼠视网膜,制成半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细胞复合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2月龄大鼠视网膜中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凋亡和RPE-光感受器细胞复合的退行性改变。结论: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细胞复合的退行性改变是视网膜衰老的早期表现。

  • 标签: 衰老 视网膜色素上皮 光感受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整形术患者以自体肋软骨构建鼻尖复合展开的疗效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作用。方法:筛选均为展开鼻整形术的患者,将90例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设定参照组(膨体聚四氟乙烯技术治疗)、研究组(自体肋软骨构建鼻尖复合技术治疗),各计45例,筛选时间值:2021.1-2023.1,就组间的鼻尖突出度、伤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满意度、并发症展开分析。结果:就组间有差异,且研究组鼻尖突出度(0.52±0.05)cm、伤口愈合时间(7.24±1.63)d、疼痛评分(2.11±1.32)分、住院时间(4.23±1.18)d、均较参照组有更佳表现(P<0.05)。满意度纳入各评测项以研究组有更高值(P<0.05)。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后以研究组2.22%较参照组13.33%更低(P<0.05)。结论:鼻整形术患者以自体肋软骨构建鼻尖复合展开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的同时,疼痛感得到改善,可推广。

  • 标签: 鼻整形术 自体肋软骨构建鼻尖复合体 伤口愈合
  • 简介:采用机械球磨技术制备了MgH2-10%Al2O3(质量分数)储氢复合系,通过XRD、SEM、DSC-TG等检测手段考查了微量Al2O3陶瓷颗粒掺杂对MgH2体系组织结构及解氢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机械球磨可有效细化MgH2颗粒;在微量Al2O3陶瓷颗粒与机械球磨的协同作用下,MgH2颗粒的细化效果更为显著;相对于纯MgH2球磨体系而言,微量Al2O3的掺杂有效降低了MgH2体系的解氢温度(降低近50℃),且其解氢速率也有所提高;MgH2-Al2O3储氢复合系解氢性能的改善主要源于Al2O3陶瓷颗粒对MgH2体系的组织细化效应.

  • 标签: MgH2 陶瓷颗粒 球磨 解氢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自行设计胫骨骨膜-骨复合移植治疗Hepple Ⅴ期距骨软骨损伤(OLTs)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分析2011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30例Hepple Ⅴ期OL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0±11)岁。对患者进行自体胫骨骨膜-骨复合移植治疗,进行至少2年的随访,对比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的足踝关节预后评分(FAOS)、美国骨科足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症状评估(SSE)和影像学结果。结果患者平均随访63.9个月(24~110个月),29例(96.7%)患者疗效满意。末次随访时,患者FAOS由术前的(53.5±6.2)分升至(88.4±6.6)分,AOFAS从术前(61.6±8.2)分升至(90.8±6.8)分,VAS评分由(4.3±0.2)分降至(0.7±0.7)分,以上指标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SSE评分14例为差(46.7%),16例(53.3%)为一般,末次随访时,优23例(76.7%),良6例(20%),一般1例(3.3%)。影像学检查显示25例(83.3%)囊变治愈,表面的修复组织表现出良好的软骨缺损填充,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发现退变的迹象。然而,与正常关节软骨相比,所有修复组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质信号。结论自体胫骨骨膜-骨复合移植治疗HeppleⅤ期OLT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中远期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距骨 距骨骨软骨损伤 胫骨 骨膜-骨复合体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SWI/SNF复合缺失的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gastric SWI/SNF complex-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rhabdoid carcinoma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例胃SWI/SNF复合缺失的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0和74岁,均以上腹部隐痛为首发症状。例1肿瘤位于食管胃交界处,例2肿瘤位于贲门、胃底及胃体上部小弯侧后壁,均表现为溃疡型肿块。2例病例术后分别行安罗替尼和铂类等多药联合化疗,肿瘤未控制,患者分别于术后11和8个月死亡。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巢状、索状分布,可见假腺样结构。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形态较为一致,灶状区域见核偏位的横纹肌样细胞,小灶可见多核瘤巨细胞,间质较少,均可见坏死。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SMARCA4编码蛋白BRG1均失表达,而SMARCB1编码蛋白INI1均阳性表达;波形蛋白弥漫强阳性;上皮标志物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胃肠道间质瘤标志物CD117和DOG1,肌源性标志物结蛋白和myogenin,黑色素瘤标志物S-100蛋白、SOX10和HMB45,淋巴造血系统标志物白细胞共同抗原和CD20均阴性。结论胃SWI/SNF复合缺失的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是一类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SWI/SNF复合的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对于该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SWI/SNF复合体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窦口-鼻窦道复合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接诊的2017年5月接诊的鼻炎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使用多平面重建法,观察钩突、鼻中隔、鼻中甲的形态、结构和变异情况,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58例,预期CT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就MPR重建法能够获得患者清晰的冠状面图像,清晰的显示窦口鼻道复合(OMC)的解剖和变异情况。病变组患者的OMC解剖变异发生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鼻中甲气化的出现率最高,钩突气化的出现率最低。结论使用16排螺旋CT检测能够获得清晰的OMC图像和解剖变异,慢性鼻窦炎与OMC解剖变异有一定关系。

  • 标签: 窦口-鼻窦复合体解剖变异 慢性鼻窦炎 16排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