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高影响因子肿瘤学外文期刊发表的口腔肿瘤学论文情况,为我国口腔肿瘤研究人员的论文投稿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对2002年影响因子在1.000以上的肿瘤学外文期刊近5年(1998~2002年)发表的口腔肿瘤学论文进行检索分析.结果:共有40种影响因子在1.000以上的外文期刊发表了5篇以上口腔肿瘤学论文.结论:我国口腔肿瘤研究人员应深入了解这些期刊及所发表的口腔肿瘤学研究论文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向高影响因子肿瘤学外文期刊投稿.

  • 标签: 口腔肿瘤学 影响因子 外文期刊 投稿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口腔黏膜发生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本文报告1例上下颌牙龈同时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对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各种冶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包括原发灶令冻手术以及免疫治疗等的综合治疗应是目前提倡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口腔黏膜 治疗 上下颌牙龈恶性黑色素瘤 病因
  • 简介:目的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曾经流行过的有关对颞下颌关病的认识,从机械学说发展到心理-机体学说,进行个人评述。其中涉及有关学说有:(1)心理压力在人类口腔副功能中的作用;(2)咀嚼肌疼痛的发病机理。材料和方法文献是作者多年从事跟颞下颌关节病的临床和科研中积累的,同时也采用了一些与颞下颌关节病研究有关的以前和近期文献。此外还采用了一些与颞下颌关节病研究有关的以前和近期文献。此外还采用了一些与颞下颌关节病相关的疾患,如:与压力有关疾病的研究、心理-社会医学、职业医学及病因学的文献。结果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对颞下颌关节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的认识发展有一条明显的脉络,从对Costen综合征纯机械的解释,发现到由哥伦比亚大学及芝加歌大学引入心理和心理-生理理论,以及现在逐渐被可的生物-心理-社会观点和把难治性颞下颌关节病看成是慢性疼痛的疾患。结论以前占主导地位的以咬合为中心的理论,包括口内矫治器(He垫)。由于其确切的作用机理仍然没被解释清楚,现在正逐渐被抛弃,或被认为仅起到心理安慰作用。因此曾经被广泛应用的全面的咬合治疗,现在逐渐被生理性治疗和保守的行为疗法所替代。目前的学说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口腔副功能运动和咀嚼肌疼痛的起因。

  • 标签: He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颞下颌关节病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2型糖尿病19年,高脂血症12年,高血压病5年;10年前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患者于1999年初出现头晕,颈椎片未见异常,MRI示右额叶脑梗死,开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2002年5月因不稳定性心绞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同年6月因头晕,头颅CT显示有新的梗死灶,凝血象提示INR在0.8~0.9,FIB在6~11g/L,加用华法令1.5mg和3mg隔日交替,凝血象INR0.95~1.50,FIB在3.24~6.25g/L波动,头晕缓解.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文献复习 治疗难点 血管病变 多器官 冠状动脉搭桥术
  • 简介:目的评价围内关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诊断肝癌的准确性及文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5)和中国学术期刊网(1994~2005),纳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的诊断性试验。用自制表格提取数据,并应用诊断性试验的6条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结果最初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8篇,经逐篇阅读全文,排除综述、临床应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非肝癌诊断试验和AFP异质体的检测,最终仅纳入6篇文献,且无一篇可提取四格表数据进行准确性评价。结论目前国内有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的诊断性试验文献不多,质量也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研究设计时仅考虑了技术指标而忽视了诊断准确性的指标,所以不能得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标签: 电化学发光法 甲胎蛋白 诊断性试验 肝癌 文献质量评价
  • 简介:已发表的种植体生存率高的报告观察时间超过了15年。种植失败经常是由边缘骨进行性吸收所致。因此,对种植体周附着和/或骨水平稳定性进行可靠的监控是很重要的。骨结合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一般与种植体周炎症有关,但临床观察不能证明这种关系。然而,动物实验显示超负荷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有影响,并与种植体失败即种植体松动和边缘骨吸收呈正相关。一些临床观察也支持这种假说。

  • 标签: 菌斑 超负荷 BRANEMARK种植体 周围边缘 软硬组织 种植体松动
  • 简介:肺炎性假瘤(pulmonaryinflammatorypseudotumor,PIP)是肺部少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大多数文献报道PIP表现为单个孤立的肺部结节或团块,至今还未见呈多发性结节表现的PIP病例报道,并且由真菌感染所致的PIP亦少见报道。现报道1例罕见的由肺隐球菌感染引起的、呈双肺多发性结节表现的炎性假瘤。

  • 标签: 肺炎性假瘤 文献回顾 隐球菌性 临床表现 肺结节 inflammatory
  • 简介:肥大细胞增多症是一类罕见疾病,可累及皮肤和全身各系统,特征为肥大细胞数目增多。根据本病的程度不同,可出现多种因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面部潮红、腹泻、呕吐、痉挛、晕厥或过敏反应。儿童患者皮肤受累最常表现为色素性荨麻疹,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表现轻微,青少年期可消失。在本例报道及文献综述中,作者回顾一3岁色素性荨麻疹患儿童,以复发性昏厥和过敏反应为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首发表现。作者回顾了同主题文献,发现相关资料有限,推测既往诊断有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儿科患者可能受益于对系统性疾病进行的更积极的检查或预防性使用了抗组胺制剂,并避免了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 标签: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过敏反应 患者皮肤 文献综述 儿科患者 复发性
  • 简介:目的提高对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autosomaldominantarteriopathywithsubcorticalinfarctsand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4月7日收治的1例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皮肤活检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偏头痛、记忆力下降,头部MRI检查可见皮质下梗死、脑白质变性;皮肤活检电子显微镜显示小血管内皮下出现嗜锇酸颗粒.结论对出现反复发作性偏头痛的中年人,MRI检查示皮质下白质或基底节区长T1、长T2异常信号,应高度怀疑为CADASIL,需进一步行皮肤活检及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 标签: 皮质下梗死 白质脑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MRI检查 皮肤活检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