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了103例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为:缩短急救半径,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建立有效循环,合理搬运,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等。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腹部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60例胸腹部多发伤患者,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受伤部位进行相应手术,实施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临床急救和护理措施后,均抢救成功。结论对于胸腹部多发的患者,尽早的实施救治,并加强手术急救护理措施,减少病死率的增加。

  • 标签: 多发伤 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后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in jury, AGI)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同济医院创伤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多发伤患者430例,排除伴发腹部损伤、既往患有胃肠道相关疾病等患者。依AG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GI组与N-AGI组(不伴AGI)。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检验结果及首次的ISS、APACHE Ⅱ、SOFA、GCS评分等,比较两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G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65.3%的多发伤患者伴发AGI(281/430)。AGI组与N-AGI组患者相比,在PCT及IL-6水平,ISS、GCS、APACHE Ⅱ和SOFA评分,以及休克指数、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比例、ICU治疗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休克、ISS≥16分、APACHEⅡ≥16分、SOFA≥5分、GCS≤8分、IL-6>50 pg/mL是多发伤患者后发生AGI的高危因素。结论多发伤患者后AGI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后早期存在缺血、缺氧及凝血功能异常及机体应激有关。

  • 标签: 多发伤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伴截瘫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多发伴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并发症发生率为6.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并发症发生率为19.9%,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对比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伴截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多发伤伴截瘫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对重中型颅脑损伤伴有多发伤病人的抢救治疗和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总结2006-2010年57例重中型颅脑损伤伴有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生存41例(71.93%),死亡16例(28.07%)。后6mo~1a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2分1例,3分4例,4分13例,5分23例,生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重中型颅脑损伤伴有多发伤病人进行积极抢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重中型颅脑损伤多发伤抢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骨科多发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创伤骨科多发伤患者,根据急救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方位急救护理,观察其急救成功率,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研究组有效抢救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骨科多发急救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全方位掌握创伤骨科多发相关急救知识以及护理要点,全方位急救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创伤骨科 多发伤 急救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严重多发中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DCO)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严重多发伤患者23例,进行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另选择同期入涉及四肢骨折的一般多发伤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照,对其临床效果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多发死亡3例,死亡率,死亡组创伤严重评分43-50分;2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疝,并发症8例,经过治疗均痊愈,1例胸部损伤死于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多发组患者复苏期的凝血功能、pH、体温与一般多发伤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严重多发伤病人合理应用损伤控制骨科,可以显著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治疗 严重多发伤 损伤控制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抢救护理中应用PDCA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录78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数值更高(P﹤0.05)。结论 多发伤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PDCA流程,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PDCA流程 多发伤 抢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55例颅脑创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55例患者经过系统全面的治疗,治愈率达到58.2%(32例),轻度伤残率达23.6%(13例),严重伤残率达7.2%(4例),最终植物生存率为1.8%(1例),死亡率9.2%(5例)。结论对伤患的伤情应尽快的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估,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术前抗休克治疗,尽最大努力做到不遗漏一例患者,不出现一例误诊,联合多学科知识积极有效实施早期抢救并于术后进行ICU综合监护治疗,能有效提高颅脑创伤及多发伤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颅脑创伤 多发伤 急救救治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伤患者发生急诊术后谵妄(POD)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收集2015-01-2016-01我科收治的105例多发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POD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5例患者,其中谵妄组(POD组)21例,非谵妄组(非POD组)84例。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55岁、ISS评分≥20分、严重体液丢失、机械通气时间≥36h、疼痛VAS评分≥7、睡眠障碍与发生POD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OR=9.628,95%CI=2.099-43.740)、ISS评分≥20分(OR=18.309,95%CI=2.939-65.645)、VAS疼痛评分≥7(OR=8.316,95%CI=1.400-35.119)是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ISS评分、疼痛是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发现并相应处理危险因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多发伤 谵妄 危险因素 对策 急诊手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进行临床外科急救的效果。 方法:选取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性伤患者 4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外科急救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也少于对照组,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外科急救治疗相比于一般治疗手段,对于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治疗效果更好,且较为安全,能够提高患者的质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部创伤 严重多发伤 临床外科急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严重多发伤损伤控制时,将控制骨科治疗应用于患者病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在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医务人员对该时段内我院中收入的四肢骨折患者48名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患者基本资料录入到医院数据库中进行两组随机均分,为保障实验的对照性和可参考性,两组内均设置24名患者,并按照实验习惯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24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实验组内患者则选择控制骨科治疗方案,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肢体活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的恢复状况。结果:在研究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肢体肿胀评分以及关节僵硬评分等指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时,研究人员将控制骨科治疗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助于使患者的治疗质量,得到提升改善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

  • 标签: 骨科 严重多发伤 临床病情 治疗分析 改善状况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建筑业,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交通意外以及高空坠落导致严重创伤的发生率逐渐提高。由于创伤时,动能较大,导致患者伤情严重,自体性创伤概率降低,多发的发生率增加。每年,我国由于交通意外导致的伤残人数众多,其中致死率以及多发率较高。本文主要讲解多发急诊抢救期的临床护理研究新进展的情况。

  • 标签: 多发伤 急诊抢救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就多发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多发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40例常规急救患者(对照组)和40例程序化急诊急救患者(观察组),研究两组患者救治指标、救治成功率、急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服务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分流时间、会诊时间、急诊处理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务满意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发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程序化急诊急救,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抢救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多发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诊救治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胸为主的多发采用急诊一体化救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严重胸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收治的9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模式治疗,将2013年后收治的9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急诊一体化模式救治,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获得确定性治疗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早期漏诊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早期病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一体化救治能促进患者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减少急救时间,提高患者早期诊断效果,减少患者的早期漏诊率及病死率,可将其作为严重胸为主的多发急救有效方法推广运用。

  • 标签: 严重胸伤为主 多发伤 急诊一体化救治 效果
  • 作者: 龙华 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医师在线》 2023年第10期
  • 机构:车祸致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合并多发性大脑血肿患者的病情危急重,我们将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合并多发性大脑血肿的效果良好,现将我科2023年2月14日收治的1例车祸致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合并多发性大脑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早期休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多发伴休克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依据液体复苏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积极液体复苏,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死亡率和发生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实施积极液体复苏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多发早期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引用推广。

  • 标签: 护理 多发伤早期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