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储粮螨危害、进出口农产品储粮螨检疫现状、形态特征分类法以及分子标记鉴定分类方法。在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以调查进出口粮谷豆类储粮螨孳生情况为切入点,分离、培养常见螨种,对不同螨种ITS-2测序、构建分子进化树,明确储粮螨类种系发育关系,推动储粮螨类分类系统学的发展,为进一步研发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入境农产品 储粮螨 危害 鉴定
  • 简介:200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生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随后公告了出入境检验检疫负责组织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共计32项。但在涉及检疫的11项行政许可项目中(卫生检疫的6项,动植物检疫的5项),未将出入境交通工具检疫或其检疫证书的签发明确列入行政许可项目,笔者认为出入境交通工具检疫及其证书的签发属于行政许可性质。因为无论是法律的规定,还是出入境检疫工作的实际需要,交通工具检疫与其证书的签发是完成出入境检疫并被允许出入境的标志,有必要明确列入行政许可的项目,依据如下。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出入境检验检疫 出入境交通工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性质 许可项目
  • 简介:1995年7月-2001年6月盘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4158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疾病监测体检发现,患者及检查指标异常者941例,占受检人数的22.63%,高血压312例,视力低下256例,心电图异常197例,HBsAg阳性134例,色盲色弱29例,陈旧性肺结核13例.

  • 标签: 疾病监测 出入境人员 口岸
  • 简介:目的为了解2002年烟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状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6218名经烟台口岸出入境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10例,检出率为0.16%,梅毒感染者中,韩国籍人员占50%,检出率为0.93%.不同性别梅毒感染率有显著差异,男性感染者占总感染人数的90%:梅毒感染者中以劳务人员、商务人员、交通员工为主.年龄分布在30-60岁之间,以40-50岁为主,占60%.结论应加强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检测,尤其应当加强出境人员中的劳务、商务人员及入境的韩国籍人员的梅毒检测.

  • 标签: 烟台口岸 2002年 出入境人员 梅毒感染 调查
  • 简介:目的通过对宁波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分析,了解不同人群的感染情况,对重点监测人群加强监测,以减少梅毒的传播和蔓延。方法从不同的年份、性别、年龄和人群等方面,对宁波口岸2001年至2005年出入境33467名人员中梅毒感染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3467名出入境体检人员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123人,检出率0.37%。总体情况是:性别和各年度的感染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女性梅毒感染的年龄组低于男性。梅毒感染分布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占总感染例数的84.55%。梅毒感染者的职业分布表明,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感染总例数的47.97%。结论加强出入境人员HBV检测和HBV防护知识的宣传,积极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传播蔓延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梅毒 监测 出入境人员
  • 简介:[目的]加强对短期入境者中HIV感染者的监测,防止艾滋病进一步传播.[方法]2004年1月20日,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京机场办事处接到南京边防检查站通报:在对来自日本大阪航班入境旅客进行检查时,根据边防内部资料,发现1名日本籍男性HIV感染者.[结果]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检验检疫人员和边防人员的监护下,该日本籍HIV感染者离境回国.[结论]随着入出境人员的逐年增加,对短期入境者HIV监测不容忽视.

  • 标签: HIV感染 外籍人员 传染病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梧州口岸出入境人员连续开展梅毒血清学监测,掌握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梅毒防控的干预对策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在梧州口岸17253人次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17253人次监测对象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39例,检出率为0.23%,以男性为主。感染年龄段以30~59岁检出率最高,占92.31%。感染人群类型以船员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76.92%。感染途径以婚外性接触感染为主。结论监测结果显示梧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率高集中在船员及旅游探亲人群,应重点加强该类人群的梅毒监测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敦促感染者及时前往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 标签: 梅毒 出入境人员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强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方法研究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系统框架、系统支持等。结果建设运行有效的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信息化系统,促使出入境人员掌握健康知识,切实控制传染病的国际间传播。结论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建立健康教育信息化系统,开展有效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出入境人员 信息化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国际疫情防控中,口岸监测技术手段的不足和存在的隐患。方法分析当前国际流行病学趋势,结合口岸疾病监测技术手段实际,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隐患,提出下一步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中需要强化的方面的建议。结论不但要做好口岸体温检测,更要积极研发其他快速检测方法,强化技术支持,畅顺信息通报途径,全方位做好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

  • 标签: 口岸 传染病监测 手段
  • 简介:[目的]了解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性病、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及HBsAg携带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及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对珠海口岸2000~2003年共6798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分析4种传染病患者及HBsAg携带者在不同年份、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传染病9328例,检出率为13.72%.疾病谱及构成比:HBsAg阳性占85.28%;乙型肝炎占10.93%;活动性肺结核占2.17%;梅毒占1.45%;HIV抗体阳性占0.17%.[结论]各年间,HBsAg阳性、乙型肝炎、梅毒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各种传染病最高检出率分布于不同人群.应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以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

  • 标签: 传染病 监测 出入境人员
  • 简介:目的了解出入境人群梅毒发生及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梅毒的对策提供科学.方法对在28510名体检人员中发现的153例梅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感染率高,达到583/10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梅毒感染率2.78/10万;梅毒感染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为1.19:1;发病年龄以30-49岁为多,占73.9%;梅毒感染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占94.1%;职业构成以个体经商者为主,占84.3%.结论加强出入境人员的梅毒监测,根据这一人群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控制梅毒的蔓延.由于梅毒与艾滋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控制梅毒的感染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出入境人员 梅毒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疾病传播
  • 简介:目的:为了解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HCV)感染水平,研究HCV感染者的传染性及影响感染的危险因子,提出控制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情发展和降低传染风险的具体措施,保护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筛查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150例抗一HCV阳性血清中RNA病毒载量,以性别、年龄((±3)、抗-HCV阴性、HCVRNA阴性、1:4比例为匹配条件,选择600例为阴性对照组,采用SPSSStatistics17.0统计软件中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抗-HCV阳性组和阴性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781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抗-HCV阳性150例,检出率为0.63%,远低于我国普通人群感染水平(3.2%);男女间感染HCV的机率均等(X^2=0.506,P〉0.05);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显著(X^2=86.065。P〈0.001);外国籍人群抗-HCV阳性率显著低于中国及港澳台地区人群(X^2=12.376,P〈0.05);抗-HCV阳性者中78.67%HCVRNA病毒处于复制状态,其中抗-HCV滴度≤1:16人群HCVRNA病毒载量均≤〈500copy/ml,抗-HCV滴度≥1:64人群HCVRNA病毒载量均≥1.02X104copy/ml,各抗体滴度间HCVRNA病毒载量有显著性差异(X^2=136.593,P〈0.001);从30个检查检测指标中筛选出性别、年龄、国籍、心率、ALT、GGT、CREA、LDL、HBsAg、HBeAb等10个HCV危险因子,其回归方程为:Y=I.056X4+0.285X5—0.44X6—0.021X11+0.102X13—0.005X15+0.02X21—0.758X27+4.87X28—1.294X31-2.934.经回归模型检验证明二元回归方程拟合程度非常好(回归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卡方值为259.795,P〈0.001,模型-2对数似然值为490.808c,Cox&SnellR方值为0.293,NagelkerkeR方值为0.463)。结论:出入境人员HCV感染者中78.67%具有传染�

  • 标签: 出入境人员 丙型肝炎 传染性 危险因子
  • 简介:随着《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88号令)和《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分级管理实施方案》的正式实施,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88号令实施的近半年时间里,各口岸充分学习,积极贯彻,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实施88号令的体会。

  • 标签: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卫生监督分级管理 出入境 口岸 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CMIA法在出入境人员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TPPA法和CMIA法对50例经RPR检测为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实验检测,另取正常体检人员血清50份作为对照比较。结果采用TPPA法检测与CMIA法检测结果显示:符合率达100%,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IA法作为国内新开发的梅毒确证试剂,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且检测速度快,适合于大规模标本检测,值得在体检中推广应用。

  • 标签: CMIA 应用 梅毒
  • 简介:高血压病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为了掌握高血压病在出入境人员中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出入境人员进行预防高血压病的宣传与健康指导,保障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对鞍山地区3376名各类出入境人员高血压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员血压 出入境人员 地区出入境
  • 简介:满洲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为了合理使用胸部CR的X线摄影条件,于2007年安装了一台KonicaREGIUSCR系统,利用岛津X线胃肠机产生的摄影条件对IP板进行照射,送入REGIUS170扫描仪进行扫描,30秒后一张CR图像就形成了。柯尼卡干式激光打印机作为影像输出设备。这不仅可减少病人和工作人员接受的X线剂量,还可以延长X线球管的寿命。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数字X射线摄影 出入境人员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干式激光打印机 X线胃肠机 体检
  • 简介:[目的]加强入境维修船舶的卫生监督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方法]按照船舶发放卫生证书的评分卡,从2000年1月~2001年3月对停靠九洲口岸的144艘往来香港、澳门、珠海的入境维修船舶进行检查.[结果]被检的144艘船舶中,良好的11艘,占7.6%;中等的93艘,占64.6%;较差的40艘,占27.7%.所检项目中,鼠类和病媒昆虫防治较差.[结论]做为珠海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造船业同船舶维修业,目前的入境维修船舶总体不尽人意,维修业有关部门的卫生观念不强,存在潜在的传播疾病的因素.因此,今后应增强从业人员的防疫病观念,加强对入境维修船舶卫生监督工作.

  • 标签: 维修船舶 卫生监督 卫生检查
  • 简介:[目的]对腾冲口岸出人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了解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病谱,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有针对性的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法]对腾冲口岸2000~2002年4921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腾冲口岸出入境人员以中国籍人员,尤其是劳务人员最多,占总人数的88.64%.共检出各种传染病155例,检出率为3.15%;其中HBsAg阳性113例;HIV抗体阳性26例;淋病14例;梅毒2例.[结论]HBsAg阳性和HIV抗体阳性是腾冲口岸影响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外籍人员,劳务人员是重点监测对象.

  • 标签: 传染病 监测 出入境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