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在室温下,该种探测的暗流达到微安量级,即使在现有最强的γ辐射源下,输出的电流也仅有微安量级,信噪比只能达到约为1。以前使用的PIN半导体探测,其γ光子灵敏度仅用理论计算值,计算值的可靠性与精度需实验标定检验,成功标定的关键就是如何提高探测输出的信噪比。由于条件的限制,以前没有实际标定过。现在,利用PIN半导体探测的暗流与温度有关这一规律,采用半导体制冷降低探测环境温度实现降低暗流的目的。

  • 标签: PIN半导体探测器 Γ射线 光子灵敏度 信噪比
  • 简介:为了分析电流型CdZnTe(CZT)探测的脉冲线性,利用CZT探测测量得到了脉冲宽度为50ns的脉冲X射线响应曲线,采用波形时间积分法分析了其线性特性。结果表明,以波形时间积分为测量目标量,当X射线照射量在0.160-0.826mR范围时,在10%的不确定度范围内,样品探测可作为线性测量系统的探测器件;以幅值为测量目标量,工作电压为400V时,在5%的不确定度范围内,样品探测可作为线性测量系统的探测器件。

  • 标签: CDZNTE 脉冲X射线 波形时间积分 线性特性 幅值特性
  • 简介:介绍了利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泵浦Nd:YAG固体激光来实现激光小型化的设计原理。重点说明了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泵浦Nd:YAG固体激光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的结构形式。

  • 标签: YAG固体激光器
  • 简介:应用于高重复频率、高功率193nm准分子激光会聚光路中的针孔空间滤波,除了需要考虑它的材料加工难易、厚度、针孔尺寸等因素外,还需考虑材料抗激光损伤特性。本文利用激光损伤理论中一维热流模型对无限厚和有限厚不同金属样品在高峰值功率193nm准分子激光照射下的损伤阈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材料在厚度为1.2μm处比其它金属的损伤阈值高,可达1.16×1010W/cm2,且材料易于加工。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加工了航空铝材料样品,得到了厚度为1.2和1.5μm的针孔空间滤波样品。扫描电镜观察其具有较好圆度和内壁粗糙度,基本满足剪切干涉仪对针孔空间滤波的需求。

  • 标签: 干涉仪 针孔空间滤波器 热流模型 离子束聚焦
  • 简介:宽频带高灵敏度检波广泛地用现代微波系统,主要用于功率监视、源稳幅、传输和反射测量等。文中首先完成了检测系统的建立及检波主要技术参数的定义和检测分析;然后重点对检波在调制脉冲状态下的平方律响应及输出脉冲幅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述;最后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

  • 标签: 高灵敏度 检波器 宽频带 检测技术 不确定度分析 微波系统
  • 简介:在振荡正常工作的频段中,幅度会随频率而发生改变。要使振荡正常工作,必须对其中的可调参数加以限制,使幅度增大从而起振。本文分析了实用Clapp振荡幅度随频率变化的成因,并用软件拟合了器件取值对振荡幅度的影响,模拟结果对振荡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Clapp振荡器 振荡幅度 建模
  • 简介:为研制中红外波段掺钬光纤激光的高功率泵浦光源,设计并搭建了一台中心波长为1150.41nm的光纤激光振荡。该光纤激光振荡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4.55W,光-光转换效率为43.5%。在最大输出功率时,没有出现放大自发辐射光谱、泵浦光残余和寄生激光振荡,激光光谱的3dB线宽为O.5nm,边模抑制比达到38dB。基于光纤激光振荡技术,有望获得3μm波段掺钬光纤激光的高功率泵浦光源。

  • 标签: 光纤激光 1150nm波段 激光振荡器
  • 简介:对国产科学级4T-CMOS图像传感进行电子辐照实验,考察了暗电流、饱和输出灰度值、暗信号非均匀性等参数,分析了器件的电子辐照效应损伤机理。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辐照总吸收剂量的增加,器件的饱和输出灰度值下降,并且暗电流显著增加。分析认为,器件的饱和输出灰度值退化机制与电离总剂量效应引起的退化物理机理一致,辐照使转移栅沟道电势势垒下降是饱和输出灰度值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暗电流的增长主要由浅槽隔离界面缺陷和体缺陷造成。10MeV电子辐照后暗电流退化表现出一定的偏置效应,这是由10MeV电子辐照引起的位移损伤所致。

  • 标签: CMOS图像传感器 暗电流 饱和输出 暗信号非均匀性
  • 简介:高速光电探测阵列可对脉冲辐射场的时空分布进行高时间分辨连续测量,但对信号处理电路的性能和紧凑性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探测阵列的信号处理主要包括探测模拟信号调理前端和高速模拟信号实时采样处理后端。针对32通道1维光电探测阵列,设计实现了后端实时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多通道高速ADC和FPGA实现了探测模拟信号的12bit量化,采样频率为75MHz;针对多通道ADC输出的高速串行信号,设计实现了低开销的时钟对齐与帧识别电路,时钟对齐精度为78ps,保证了对多路高速串行数据的正确获取;基于高性能FPGA,实现了对32个采样通道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存储,信号处理电路的数据获取和实时处理速度达28.8Gb/s。

  • 标签: PIN光电探测器阵列 FPGA 串行数据同步 多路并行 实时处理
  • 简介:阐述了20kV固态Marx脉冲调制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及驱动控制方法。该系统由8级模块串联而成,每级模块的储能电容、高压充电和固态开关驱动供电均采用高压硅堆隔离,Marx模块采用两只独立控制的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stor,IGBT)对模块的储能电容实现充电和放电。IGBT驱动电路采用高压硅堆隔离供电、光纤传输触发脉冲和高性能IGBT驱动模块TD350设计构成。驱动电路具备完善的欠压、过流和过压保护功能。Marx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维护快捷简便。脉冲源在无强化散热措施条件下,输出方形高压脉冲幅度大于20kV,脉冲宽度为10ps,脉冲前后沿均为300ns,重复频率可达1kHz。

  • 标签: 脉冲调制 固态Marx 高压硅堆 同步触发 脉冲截尾
  • 简介:为了改善闪烁探测对某些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时需要用硅凝胶对闪烁探测内部进行灌封。灌封后的探测在环境适应性考核(如高/低气压、随机振动、离心以及加速度等)中取得了成功,但灌封后探测的灵敏度普遍降低。

  • 标签: 闪烁探测器 硅凝胶 灌封 环境适应性 适应能力 随机振动
  • 简介:摘要500kV变电站初期仅建设1台主变压时,站用电源通常只设1台工作变和1台备用变。但对于1000kV变电站,考虑到变电站在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站用变压轮换检修的要求,其站用电源的配置应高于常规500kV变电站,其一次接线和二次保护配置等方面的设计与500kV站亦有不同之处。本文针对的已投产8年的荆门1000kV变电站站用电系统一次接线特点,对站用变回路电流互感参数选择、站用变保护范围及其配置、备用电源投入等方面的设计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特高压变电站站用变压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相关运行方式。

  • 标签: 特高压 变电站 站用电系统 设计 运维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中的居民对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超高压输电线路具有一定危险性,给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输送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使得电力电网安全运行,需要注意其运行维护。本文将先介绍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特点,再说明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不足点及改进措施。

  • 标签: 超高压输电线路 运行维护 不足及改进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生产生活中对用电的需求在加大。高压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要件之一,对保障电力安全有序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雷击等自然因素会对高输电线路的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本文提出高压输电线路防雷的重要意义,分析高压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高压输电线路常用的防雷措施,以期能够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降低雷击对电网造成的影响,为供电系统的运行保驾护航。

  • 标签: 高压输电线路 防雷措施 避雷线 接地电阻 不平衡绝缘
  • 简介:摘要针对我国目前大多数电力工程的研究而言,仍旧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即为一个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的总长度过长,整体施工难度较大;其二,工程的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区域较大,各个区域的施工质量很难维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其三,电力工程的检修工作难度较大,不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很难准确的判断出线路中的故障。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与检修技术。

  • 标签: 电力工程 高压输电线路 施工技术 检修技术
  • 简介:航天飞行在变轨、对接、特殊控制节点都需要自主定位。20世纪90年代以前,惯性定位是主要的一种定位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复合定位方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航天飞行在高动态条件下长时间飞行时,单纯的惯性定位无法满足精度要求,采用卫星辅助惯性测量单元定位,可以大大提高精度。

  • 标签: 惯性测量单元 航天飞行器 定位技术 高动态 复合 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