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红树林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类型,但因人为的破坏,我国红树林面积和资源锐减,现有红树林湿地中不少处于退化状态,开展红树林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开展了不同滩涂立地、造林方式、栽植不同密度下桐花树、秋茄的生态恢复试验,进行了各种造林方法的经济投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海岸湿地进行植被恢复和造林地规划时,应重视滩涂潮汐浸淹深度的影响,尽量选择浅滩地、中滩地营造红树林.桐花树移植天然小苗,秋茄采用胚轴插植方法造林,成活率达83%以上.造林初植密度以0.5m×1.0m适当密植为宜.红树人工林通过消浪、促淤、降低风速等作用达到了保护海岸的目的.

  • 标签: 红树林湿地 生态恢复 泉州湾 植被类型 造林方式 不同密度
  • 简介:在井筒十字中心线恢复标定工程中,由于现场条件限制,传统仪器无法架设,通过RTK、电子全站仪及电子手簿等手段和四等导线测量方法间接测定井筒十字中线点,快速精准,效果显著。

  • 标签: 井筒 十字中心线 标定方法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的公路展开了全面建设,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为了提升公路的美观性,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关部门需要在公路绿化的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为人们的出行打造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所以在分析公路绿化生态恢复的工作中,应该结合绿化养护技术开展,这样就能够在公路绿化生态正常恢复的基础上落实绿化养护技术,使得公路绿化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公路绿化建设顺利进行。

  • 标签: 公路绿化 生态恢复 养护技术
  • 简介:摘要:由于矿产资源的分布是区域性的,而且许多矿产资源都隐藏在地表深处,如果不加以有效的保护,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此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废物,这些废物长期堆积,已成为一个不间断的污染源。因此,开发矿产资源将会给当地的土地、水资源、大气、动植物等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矿区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否合理,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了合理的治理,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保护与恢复,并对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矿区土地修复 生态恢复 现状及趋势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电气设备的运行可能会受到各种故障的影响,这些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甚至事故发生。建立一套有效的故障预警与快速恢复机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电气运行故障预警与快速恢复机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电气运行 故障预警 快速恢复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河流生态恢复与水利工程的协同发展,旨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分析当前河流生态系统的问题和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监测体系建设和水利工程规划的生态化改进。论文强调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了水利工程在维护水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本研究强调了政策制定者、科研机构和工程师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实现河流生态恢复与水利工程的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

  • 标签: 河流生态恢复,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 简介: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执法中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和政府公信力。

  • 标签: 法治环境 自然资源 公平 人民群众利益 行政机关 行政执法
  • 简介:新年伊始,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马里深入到市自然资源局,就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和机构改革工作开展调研。他强调,要立足新职能,树立新理念,勇于新担当,贡献新作为,展现新面貌,推动自然资源工作扎实开展,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 标签: 自然资源 黑河市 调研 马里 地方经济发展 机构改革
  • 简介:[1]ChinaCommunicationsSecondHighwaySurvey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CCSHSDRI),1996.HighwayDesignHandbook:Subgrade(2ndedn.).Beijing:ChinaCommunicationsPress.(inChinese)[2]GengTading,ChenChuankang,YangWuyangetal.,1978.OnthehighwaynaturalregionalizationofChina.ActaGeographicaSinica,33(1):49-62.(inChinese)[3]Highway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oftheMinistryofCommunications,1986.StandardofClimaticZoningforHighway(JTJ003-86).Beijing:ChinaCommunicationsPress.(inChinese)[4]JillOvik,BjornBirgisson,DavidENewcomb,1999.CharacterizingSeasonalVariationsinFlexiblePavementMaterialProperties.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1684:1-7.[5]KennedyTKetal.,1994.SuperiorPerformingAsphaltPavement(Superpave):TheProductoftheSHRPAsphaltResearchProgram.SHRP,NationalResearchCouncil,WashingtonD.C.[6]LiBin,1957.Someproblemsaboutregionalizingclimaticzoningforhighway.EngineeringConstruction,5:19-23.(inChinese)[7]LiBin,1959.Explanationsaboutrevisionofnationalclimaticzoningforhighway.Highway,15(SpecialIssue):33-36.(inChinese)[8]LiBin,1980.Chinahighwaynaturalregionalizationofpermafrost.AutomobileandHighway,1:39-55.(inChinese)[9]LiGuishun,1996.TertiaryhighwaynaturalregionalizationofShanxiprovince.ScienceandTechnologyofShanxiCommunication,5:13-18.(inChinese)[10]MaureenAKestler,GordonLHanek,MarkATruebe,2001.Evaluatingmoisturesensorsandmonitoringseasonalmoisturevariationinlow-volumeroads.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1755:97-107.[11]MohseniA,1996.LTTPSeasonalACPavementTemperatureModels.FHWA,U.S.DepartmentofTransportation,WashingtonD.C.[12]PeterJBosscher,HussainUBahia,SuwithoThomasetal.,1997.Relationshipbetweenpavementtemperatureandweatherdata:Wisconsinfieldstudytoverifysuperpavealgorithm.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1609:1-11.[13]RabinowSD,RadaGR,TayabjiSDetal.,1993.De

  • 标签: 中国公路 公路自然区划 回顾展望
  • 简介:摘要 : 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问题。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强大,优质生态产品却总体短缺。老百姓对清新空气、青山绿水的呼唤日渐迫切。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基于创建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问题展开论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标签: 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摘要: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新时期,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以及监测,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更充分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浪费,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的破坏,这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自然资源 监测管理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 自然资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主要矛盾 “五位一体” 区域发展差距
  • 简介:摘要: 在国土空间规划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各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顺应空间规划体系逻辑与应用业务的需求,正在开展自然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本文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为例,介绍其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整合数据框架,依托统一的底图、底线、底板瓦解数据孤岛,实现自然资源数据在各部门的互联互通,为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监测评估机制、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和规划决策水平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机构改革 自然资源信息化 国土空间规划
  • 简介:在全球变化与全球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及其造成的损失有增加的趋势,1990-1999年10年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1950~1959年的15倍。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巨灾频发,如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遇难人数近13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美元;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里氏8级地震,遇难总人数超过80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8500亿人民币。自然灾害风险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给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压力和严峻挑战。灾害评估作为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重心和关注热点。

  • 标签: 自然灾害风险 直接经济损失 曲线 弱性 卡特里娜飓风 国民经济发展
  • 简介:  摘要: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各种动植物的生存之地,也是濒危物种的保存区域。一旦引发火灾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将会面临毁灭的命运,林区生态系统也会遭到破坏。可以说做好自然保护区的森防工作,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调节以及水源涵养等意义重大。当前自然保护区火灾形势不容乐观,对动植物的生产生活危害重大。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相应策略。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 问题 探究
  • 简介:根据1950~2002年青海省遭受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统计数字分析了各类灾害的时空分布、频度等特点,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并对导致青海省各类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机制、致灾因子与孕灾环境、历史演变及地理分布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为青海省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青海省 自然灾害 灾情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