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控中应用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方法:时间记作2022.3-9月,对接受干预的80例近视青少年视作分析对象,均匀化分配为两个小组,有框架眼镜干预的常规组、角膜塑形镜干预的实践组,了解患者近视控效果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眼部指标数据之间比较p>0.05.干预之后,实践组眼部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践组有1例患者出现角膜感染、1例患者出现结膜炎,出现率是5.0%,常规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比较之下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可以对青少年近视控产生一定作用,更好地调整患者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等指标,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 近视防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精细化管理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在医院感染控方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至2024年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共200例患者的相关数据。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相关物品及空气质量的卫生检测合格率以及中心内部人员在环境控制、药品配置、药物管理等业务能力的变化。结果:研究期间,精细化管理实施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小型物体表面的合格率由管理前的78%提升至95%,水平层流台表面的卫生合格率由81%提升至97%。同时,生物安全柜表面的清洁检测合格率也从84%增强至98%,I级空气沉降合格率由80%提升至96%,II级空气沉降合格率从82%增至94%。此外,内部人员的业务能力在各项指标上均有显著提高,其中药品配置准确性提升了14%,药物管理严谨度增加了20%。经过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从2%减少到0.5%,此变化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精细化管理有效增强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医院感染控方面的成效,明显提升物品及空气质量的卫生标准,并增强了内部人员的业务能力。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医院感染防控 药物管理
  • 简介:近年来,药品的质量观由“质量源于生产”开始向“质量源于设计”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药品质量的全程控制,培养具有现代药品质量观念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药物分析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药物分析》教材,介绍在药物分析课程中应用探究教学法的实践体会,为今后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药物分析课程 探究式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养老产业的诱惑,加之政策利好,药店人遐想的空间很大,尤其是同时拥有诊所、中医馆、养老院的连锁药店,他们中有些先行者已经开始了对养老模式的探索。

  • 标签: 养老院 产业 中国式 连锁药店 养老模式
  • 简介:目的总结背驮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行背驮原位肝移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1例,存活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1例,肝后下腔静脉扭曲狭窄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1例,均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应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了解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和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并采取各项积极正确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背驮式肝移植 肝炎后肝硬化 术后并发症 终末期肝病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低体温新生儿运用鸟巢-袋鼠-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对我院接收的100例低体温新生儿进行研究,数字随机分成两组,其中5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其余50例给予鸟巢-袋鼠-沐浴-转运护理模式(试验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新生儿的培养箱治疗时间、体温复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 低体温 新生儿
  • 简介:猪链球菌病主要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其中D群猪链球菌Ⅱ型引起的猪的发病急、表现重)。16周龄以下猪,3-12周龄的猪最易感,临床症状有发烧,食欲下降,跛行,不由自主的转圈等神经症状,呼吸困难,急性常突然死亡。导致人间出现急症、重症病人的主要原因是人宰杀、加工感染猪链球菌Ⅱ型的病(死)猪,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技术指南 感染 辽宁省 猪链球菌Ⅱ型 防控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与艰巨的控任务,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与医疗、交通、教育、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在疫情控、民生保障、复工复产各环节发挥出积极效用,使疫情控工作的决策部署与落地实施更加科学精准,成为科技抗“疫”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受到数据支撑、算法创新、技术融合等因素的影响,人工智能在一些复杂、特殊场景下的应用局限也随之凸显,阻碍了技术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如何针对人工智能在疫情控中的应用效果,深入思考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是推动人工智能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深化应用的重要基础。

  • 标签: 人工智能 疫情防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春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控路径。方法:遴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区域内一小区200例居民为研究对象将其列为参照组,分析其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在分析既往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后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遴选另一小区200例居民对其进行控路径干预,将其列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及流行特征进行对比。结果:从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率看,对比结果(P﹤0.05),研究组发生率更低,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春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实施有效的控路径,可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

  • 标签: 春冬季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特征 防控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卫生院普通病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管理有效策略,为卫生院普通病区防疫提供意见。方法:将2020年度初期的卫生院普通病房疫病控常规管理与2021年度卫生院普通病房强化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常规管理结合防疫部门、卫生部等相关指标开展工作,强化管理则是从门禁管理、住院总量把控、体温监测与流行病排查、病区环境、个人防护、健康教育、网络专家会诊七个层面进行医疗活动,对比两个年度中病区管理、医护防护、门禁管理的评分,并对隔离患者出院前进行满意问卷调查。结果:强化管理后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管理评分提升、效率提高,患者满意,(P

  • 标签: 卫生院普通病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中加强预检分诊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控期间的就诊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1.01月至2022.07月,入选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就诊管理,共75例)与研究组(预检分诊管理,共75例)。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在交叉感染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中,加强预检分诊管理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预检分诊管理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专业人员对医疗机构内负压病房配置的意见,探索负压病房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控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形式,根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中98.27%的认为集中救治医院需要配置负压病房,其中50.29%的支持全部负压,47.98%支持部分负压,1.7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需要负压病房。结论:医疗机构内需要配置负压病房是确定的,医疗机构内负压病房究竟怎么建,怎么配(布局)更合适,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出更加细化的标准。

  • 标签: 负压病房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精神科住院病人共62例,均在2022.04-2023.04期间入我院进行治疗。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分组,31例/组。常规组:开展常规管理,观察组:开展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各组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跌倒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常规组而言,观察组管理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跌倒发生率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为精神科住院病人管理后,开展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精神病病情,维持良好生活质量,减少跌倒情况,建议应用。

  • 标签: 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 精神科 住院病人 生活质量评分 跌倒发生率
  • 简介:许多方面,广东省都走在全国前列甚至率先而为。当全国大多数地区基层卫生院还'门可罗雀'的时候,广东已经悄悄将因地制宜的'强基层'落在了实处。以广东中山市为例,当地有个专门生产灯具的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各种各样的灯具,生意都不错,远销国内外,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丝毫不逊于江浙沪等长三角地区的'黄金乡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当地人频频大吃大喝,健康也就亮起了红灯,而当地镇卫生院基于健康管理的理念,早在数年前就开始针对性地推出各种各样的'健康处方',同时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

  • 标签: 家庭医生 健康处方 基层卫生院 卫生服务 江浙沪 生活水准
  • 简介:目的应用改良Dewar手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通过随访评定,证实改良Dewar手术疗效好,术后肩关节功能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在Dewar手术原有基础上附加锁骨外端切除2.0cm。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随访肩关节功能1—4年(平均1.8年)。19例优良,2例满意,均无肩锁关节脱位性关节炎的发生。结论应用改良Dewar手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具有静力学与动力学双重复位作用。术后肩关节功能良好,能避免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 标签: 治疗 DEWAR手术 改良式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肩关节功能 随访
  • 简介:近代西方医学的主要困惑近代西方医学从理念、战略、服务模式到临床实践,已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主要表现为:1.还原论及基因决定论大行其道,把一个完整的人视为几百万亿个细胞的“集合体”,武断地认为阐明细胞信号转导网络及基因表达的调控就能最终解开生命与疾病之谜;2临床分科越来越细,过度依赖乃至迷信高科技诊疗技术,过度体检、诊断与治疗。

  • 标签: 整合医学 参与式 公众 信号转导网络 西方医学 临床实践
  • 简介:中医药法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医药真正从行业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国家战略层面。李克强曾提出“用中国办法解决世界性难题”,借用这一概念,“中国办法”也有望降临中医药领域。

  • 标签: 中医药发展 中国式 中医药领域 中医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