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病理特征以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2月纳入的11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均通过病理证实,收集其CT资料,分析病理特点。结果:单发,病灶大小2.1-8.9cm,平均(4.8±0.6)cm;6例周围型、5例中央型;CT平扫发现钙化2例、空洞性病变1例、坏死区1例、7例密度均匀;CT加强扫描发现3例轻中度强化、8例显著强化;1边界模糊、10例边界清晰;3例血管与病灶界限分明、5例血管受病灶挤压、3例病灶内血管包埋。肿瘤切除术8例,其中2例淋巴结转移。结论:CT检查可见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肿块边界多清晰、均可见强化、体积偏大,以单发为主,周围型常见于胸膜下部位,中央型特征表现为“血管包埋征”。

  • 标签: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 CT表现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在胃间质瘤内镜治疗术后留置胃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确诊为胃间质瘤并行内镜治疗术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实验组6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比较患者生命体征MEWS评分、疼痛、睡眠评分、舒适度评分、康复效果-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出现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16,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6,I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1,总计有22人出现不适的情况,不适率为34.92%,且拔管时间为5.72±0.27天,住院天数为12.83±1.72天;观察组患者出现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14,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8,I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0,总计有22人出现不适的情况,不适率为34.92%,且拔管时间为5.11±0.17天,住院天数为11.21±1.27天。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MEWS评分、VAS疼痛评分、睡眠评分、舒适度评分相似,两组数据比较无一般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间质瘤术后行留置胃管治疗并发咽喉部不适的患者进行氯化钠-统一用生理盐水或0.9%的氯化钠雾化吸入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咽喉部的不适,此外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态度有改善。证明给予留置胃管治疗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和相关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咽喉部不适。

  • 标签: 生理盐水  雾化吸入 胃间质瘤  留置胃管
  • 简介:目的研究心电图表现为Q波与非Q波的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造影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将心电图表现为Q波的28例患者作为Q波组,将心电图表现为非Q波的58例患者作为非Q波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非Q波组患者的侧支循环建立比率及心绞痛病史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和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Q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闭塞患者通过心电图进行疾病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应用其他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联合诊断,以提高疾病的临床确诊率。

  • 标签: 心电图 冠状动脉闭塞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5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CT检查和 x线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下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CT检查方法的糖尿病足检出率明显高于 x线检查方法的糖尿病足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 CT检查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软组织病变检出率、骨质破坏检出率、血管病变检出率以及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显高于 x线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CT检查方法和 x线检查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均具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相比之下 CT检查方法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患者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情况,因此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检查方法,以此提高糖尿病足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足 CT x线 影像表现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我国新医改方案的推广实施,临床上对于药学人员的药学服务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从药学改革角度出发开展的药学专业课程整合,也逐渐成为了药学教育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药学专业课程整合过程中,《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属于两门基础性课程,也是多学科整合的根本。本文对《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在药学专业课程整合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人体解剖生理学 生物化学 药学专业 课程整合
  •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心血管死亡、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

  • 标签: 上腹痛 不稳定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原发性输卵管浆液性癌患者(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的MRI影像学检查诊断特征与病理相关性。方法:2022年1月-2023年5月,将我院10例经由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原发性输卵管浆液性癌患者选做调查对象,提取患者的MRI影像学检查相关资料,分析梳理患者的MRI影像学检查表现,具体关注肿瘤病灶组织所在部位方面、形状方面、组成方面、大小方面、信号强度方面、强化情况方面、淋巴结转移方面、盆腔转移方面,以及典型征象方面。结果:在本次调查研究入选的10例原发性输卵管浆液性癌患者中,共涉及肿瘤病灶组织11个。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角度展开分析,有6例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症状,有6例患者出现腹部肿块。在开展MRI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发现有7例患者的肿瘤病灶组织呈腊肠型,有3例患者的肿瘤病灶组织呈菜花型结节,有1例患者的肿瘤病灶组织呈分叶状。在11个肿瘤病灶组织实质部分,其T1WI检查序列呈现出低强度信号,T2WI检查序列呈现出稍高信号,DWI检查序列呈现出明显高信号,有5个肿瘤病灶组织能够观察到轻-中度强化信号,动态曲线呈现为Ⅱ型,所有患者均能观察到“输卵管残余征”,5例接受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能够观察到“假包膜征”。结论:DWI和DCE能发挥指向原发性输卵管浆液性癌患者的诊断参考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输卵管浆液性癌患者 多参数MRI影像学表现 临床病理特征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克莫司软膏与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对光敏性皮肤患者皮肤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光敏性皮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复方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光敏性皮肤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生理功能,对患者病情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他克莫司软膏 复方氧化锌软膏 光敏性皮肤 皮肤生理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克莫司软膏与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对光敏性皮肤患者皮肤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光敏性皮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复方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光敏性皮肤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生理功能,对患者病情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他克莫司软膏 复方氧化锌软膏 光敏性皮肤 皮肤生理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对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颅内盗血程度与脑缺血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依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有脑缺血表现组(43例)和无脑缺血表现组(1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记录椎动脉盗血程度及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是否参与盗血,对2组盗血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脑缺血表现组无盗血、基底动脉盗血分别为1例(2.33%)、18(41.86%),与无脑缺血表现组[分别为3例(17.64%)、1例(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椎动脉程度与大脑后动脉盗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脑缺血表现与基底动脉参与盗血有关,与椎动脉盗血程度无关.

  • 标签: 脑缺血 锁骨下动脉 狭窄 闭塞 盗血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表现。方法44例AR患儿,按年龄分为对照组(学龄前)及观察组(学龄期),各22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情况,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鼻涕发生率为59.09%,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2.73%,差异具有统计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喷嚏、鼻痒、伴眼部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3.64%、13.64%、68.18%,与对照组患儿的9.09%、9.09%、63.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鼻塞、咳嗽发生率分别为63.64%、68.18%,均高于观察组患儿的18.18%、3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学龄前及学龄期患儿临床表现不相同且针对性不相同,临床应根据患儿具体伴发症状、临床表现、诱因等相关资料评估其疾病情况。

  • 标签: 学龄前 学龄期 应变性鼻炎 儿童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DR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胸腔镜下或开胸术治愈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42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术图(病案记录)中破裂漏气的肺大疱部位与DR影像表现作一一比对。结果本组术中破裂漏气的肺大疱部位明确,位于左肺尖段21例、左肺舌段1例、左肺背段1例、右肺尖段18例、右肺背段1例;病灶肺大疱为数个聚集分布或成串分布,直径约0.5~5cm之间不等,表面覆盖脓苔。影像表现为破裂漏气病灶区域呈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密度增高影,即光滑纤细的发线样肺压缩边缘突然呈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改变,与手术记录符合率约83%(35/42例)。结论DR数字化X线摄影的胸正位图像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显示率为100%,仔细沿着肺压缩边缘观察发现局部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异常征象的部位,能估测破裂漏气的肺大疱病灶部位,为胸腔镜下或开胸术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手术入路信息。

  • 标签: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数字化X线摄影 大体病理 肺大疱破裂口
  • 简介:目的探讨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躯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分析32例因急性脑梗死入院,住院期间证实患非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47.1±3.2)岁。3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发病前均无躯体疼痛,主要症状为局灶神经功能缺损。11例患者有一种或多种脑卒中危险因素。偏瘫14例,失语7例,其他包括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复视、眩晕、构音障碍、单眼黑朦等。外周血D-二聚体增高20例,CA-l25增高22例,CA-l99增高24例。弥散加权成像(DWI)均累及多支动脉供血区,20例累及双侧前循环和后循环,12例累及双侧前循环。病灶累及小脑半球2例,大脑半球脑叶皮层下14例;大脑半球深部7例,基底节、丘脑、内囊各2例,脑干3例。心脏彩超均无发现异常,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7例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27例头部DWI出现2个以上同一颅内不同动脉供血区的分散小病灶。肿瘤类型按部位,肺癌最多见,按病理类型分腺癌多见。恶性肿瘤确诊时间多为脑梗死发生后3-14d,确诊时14例已发远处转移。脑梗死后30d,预后良好12例,预后不良19例,死亡1例。结论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常缺乏传统脑卒中危险因素,其外周血D-二聚体和肿瘤抗原水平升高、脑内多发性脑梗死灶、血液高凝状态均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静脉溶栓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的安全性尚待研究,临床目前偏向于接受重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更安全有效。

  • 标签: 脑梗死 躯体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的靶目标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GFRI能阻断肿瘤细胞EGFR的激活和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EGFRI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由于这类药物可作用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干扰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迁移和附着,使皮肤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停滞和过早分化,常导致皮肤不良反应。EGFRI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90%。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包括丘疹脓疱样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皮肤龟裂、毛细血管扩张、毛发和指甲改变。多数皮肤不良反应可逆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EGFRI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因此应正确认识皮肤不良反应,并根据反应的严重程度分别处理。1级和2级皮肤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停药或调整EGFRI的剂量,但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减少EGFRI剂量或停药,待皮肤损害改善后再继续EGFRI治疗。

  • 标签: 抗肿瘤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疹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技术在面向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术时的检测价值以及在其术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我院接受AVF术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分析患者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与手术用时及患者手术前、后的桡动脉管径、桡动脉血流量、头静脉管径、头静脉血流量变化情况。结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