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外科急危重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外科急危重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有60例成功撤机,1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出血性休克8例、脑疝4例。与治疗前比较,撤机后患者的pH、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除外呼吸中枢不可逆的损伤,机械通气对外科危重疾病并发的呼吸衰竭有确切疗效,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是治疗外科危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血气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后给予系统呼吸护理的有效度;方法将100例病患随机分成A、B组,A组对病患进行常规护理,B组对病患进行系统呼吸护理,最终比较A、B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的实际恢复情况;结果B患者护理满意度、呼吸功能恢复情况要好于A组;结论系统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系统呼吸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内科急诊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机械通气 内科急诊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003年5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10例自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好护理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本组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10例,治愈8例,发生迟发性神经病变1例,死亡1例,原因为经济困难放弃机械通气。结果表明,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措施可避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入选的6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97%,高于对照组78.79%,P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气道护理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实验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择50例在我院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25例病人。根据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气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传统常规护理,气道护理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气道护理干预。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气道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前者较高,后者低,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气道护理 ICU 有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60例,均为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患者分组,一组30名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一组30名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脉氧分压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测定TC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中患者自发性气胸、代谢性中毒、睡眠呼吸障碍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统计指标3.33%(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ICU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常发生ICU获得性衰弱较,该症状属于神经肌肉综合征的一种,具有发生率高、发生迅速等特征,需要加强重视,既要注重早期的诊断,又要加强治疗,以此促进患者康复,预感或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ICU获得性衰弱 早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开展分级肺康复护理工作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院内的6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分级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脱机成功几率。结果:观察组整体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脱机成功几率等各项数据信息均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

  • 标签: 分级肺康复护理 ICU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 将本院2022.1~2023.1收治的82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含41例的干预组(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与参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与DVT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无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FIB水平低于参照组,而TT、APTT、P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深静脉血栓 预见性护理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对于改善 ICU 患者的气体交换至关重要,但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并发症,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依赖性和肌无力。早期康复实践的重要性,包括体位管理、主动和被动锻炼以及吸气肌训练,以改善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和帮助整体恢复。本文概述了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治疗方法和内容进行总结,旨在指导和参考我国类似实践的实施。

  • 标签: 早期肺部康复护理 ICU 机械通气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排痰在支气管肺炎儿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支气管肺炎儿童取样76例,入院时间2022年01月至2023年0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儿童,分别给予机械排痰治疗配合护理(实验组)和人工叩击排痰治疗配合护理(对照组),观察儿童康复效果。结果:儿童康复时间比较,实验组各项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P<0.05;肺功能指标比较,实验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炎儿童治疗中应用机械排痰治疗配合护理,能够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改善儿童肺功能指标。

  • 标签: 支气管肺炎儿童 机械排痰 肺功能
  • 简介:目的:评估药物重整基础上的出院带药教育的作用。方法:对入住北京医院心内科病房的患者进行筛选并随机分组,仅对对照组患者提供出院带药教育资料,对试验组患者入院和出院进行药物重整服务,出院时在提供出院用药教育资料的基础对用药差异(包括有意差异和未修改的无意差异)和高风险药物进行面对面交流教育。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对患者的再住院率、ADE、用药依从性、知识问卷评分进行随访调研。结果:两组间患者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入院药物重整发现医嘱差异351个,出院发现86个。知识问卷评分、依从性评分、患者报告的药品不良事件/用药错误次数(ADE/ME)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再住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药师在药物重整基础上的进行患者出院带药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用药知识素养,同时降低院内外用药错误,增加患者院外的用药依从性。

  • 标签: 药物重整 用药教育 医嘱差异 依从性
  • 简介:目的评价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我院儿科见习的4个见习小组为PBL组,实行PBL教学法;随机选择另三个3个见习小组为传统组,实行传统教学法。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学生对PBL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态度,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结果PBL组92.31%以上学生对PBL教学持肯定态度,而传统组仅46.86%学生对传统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PBL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可用于儿科临床见习教学。

  • 标签: PBL教学 临床教学 儿科学 腹泻病 液体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基础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认知能力评分及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认知能力评分及听性脑干反应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实施基础护理联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儿的智力以及运动能力,使患儿更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基础护理 循证护理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于临床风湿免疫科实习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其探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40例医学入科规培生,均是来自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将所有的医学入科规培生分为相同人数的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传统带教模式)与研究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观察并记录医学入科规培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中的实践效果。结果:研究组带教方法效果尤为突出,规培生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掌握、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更佳,得到了医学入科规培生的高度肯定。且综合评分较显高,P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 临床风湿免疫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量化餐包患者不同基础疾病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59例血液透析患者,将27名肾功能不全合并有基础疾病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脏衰竭的患者分配至第1组,将32名不合并基础疾病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分配至第2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2h给予量化餐包进食,比较两组患者进餐后30min、1h、2h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第1组患者脱落2例,第2组患者脱落3例,最终纳入54例;第1组患者进食后30min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2组患者进食后血压持续上升波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功能不全合并有基础疾病为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衰竭患者,透析过程中进食量化餐包于进食30min时会降低患者血压;不合并基础病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透析过程中进食量化餐包不降低患者血压;透析过程中应用量化餐包不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对不合并基础疾病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尤为明显。

  • 标签: 血液透析 量化餐包 肾功能衰竭 血压下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在ICU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学生的数量为120名,时间范围2022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组别,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名学生,对照组常规教学;实验组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带教模式,分析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成果更佳,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高,P<0.05,组间差异存在。结论:在ICU护理带教期间开展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联合情景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教学成果更佳,值得提倡。

  • 标签: 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 情景模拟 ICU护理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