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使用去蛋白化无机牛骨(Bio-Oss)及钛加强膜(Gore~Tex)在拟种植区先进行垂直性骨增量,对种植体植入后进行早期负重,评估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20名患者的25个位点采用Bio—Oss联合膨胀的聚四氟乙烯钛加强膜进行垂直性引导骨再生手术(GBR).1年后.取出膜.植入64枚种植体(基线水平).30d后负重。基线水平及1年后摄标准根尖片。由1名独立的观测者对X线片上组织再生量及种植体周围骨水平进行临床评估。检测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情况、垂直骨再生量、种植体周围骨量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无患者失访.25个部位中23处愈合良好,有2处显示早期膜暴露.再次进行外科手术,2个月后也获得良好愈合。临床检测显示:平均垂直骨丧失5.6mm(s=1.7mm),行GBR术后,垂直骨量平均增加了5.2mm(s=1.5mm)。来自4名患者的5个组织学样本显示.异体骨及新生骨占骨总量的52.6%.散在的移植物颗粒被层状骨包绕。1年的功能负重后所有的种植体均处于稳定状态.种植体存留率为100%。在1年的随访期中,从X线片观察到种植体周骨丧失与基线水平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95mm;S=0.21mm;95%可信区间0.85~1.05:P〈0.001)。结论: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通过使用去蛋白化无机牛骨及不可吸收加强钛膜.可获得满意的垂直骨量增加.种植体植入30d后即可负载,种植体功能负重1年后.再生的垂直骨组织显示良好的稳定性。

  • 标签: 骨再生 骨替代品 种植体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时间对钛酸钾晶须增强的复合树脂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硅烷偶联处理过的钛酸钾晶须按照60%质量分数的填充量与树脂基质手工搅拌混合后制备复合树脂三点弯曲测试标准试件四组,每组6个。四组标准试件分别经120℃热处理30min、45min、1h、2h后按照ISO-10477的标准进行三点弯曲测试。结果:热处理时间1h的复合树脂抗弯强度(123.90±15.90)MPa明显高于热处理时间为30min时的抗弯强度(98.82±15.84)MPa。结论:钛酸钾晶须增强复合树脂经120℃热处理30min-1h时,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抗弯强度逐渐增大。

  • 标签: 钛酸钾晶须 热处理时间 抗弯强度
  • 简介:目的:颈动脉三角区肿瘤的准确诊断及明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MSCTA)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体瘤及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以及明确肿瘤与颈动脉关系的价值。方法:分析收治的19例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和4例颈动脉体瘤的MSCTA影像学资料,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均能提供高分辨率、立体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准确显示肿瘤实质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的位置关系。MPR能提供神经鞘瘤瘤体精确的影像,但与血管的关系显示较差;MIP和VR则能直观地显示颈动脉影像及其移位情况。MPR和MIP能从不同观察面显示颈动脉体瘤的实质情况,同时显示血管与肿瘤的关系;VR是颈动脉体瘤最佳的成像方式,能提供精确的瘤体与动脉的关系,如瘤体包膜与血管外膜的关系等。联合应用MPR、MIP和VR技术,能提供敏感精确的影像。结论:MSCTA后处理技术能为神经鞘瘤及颈动脉体瘤提供高质量的诊断信息,有效鉴别肿瘤;同时其能显示肿瘤与颈动脉的三维关系,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颈动脉 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 简介:由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主办,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承办的不同修复方法的咬合重建问题与处理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将于2019年4月15日-18日在北京举办。本学习班由口腔医学专家刘洪臣教授和王燕一教授主持,由著名的口腔修复及咬合专家授课,进行口腔修复及咬合的设计、重建及临床常见问题的规范化诊治与处理培训,并就口腔修复及临床咬合常见问题的最新进展进行交流。学习班以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术为重点,由理论授课、临床实践操作及病例会诊三部分组成,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学术论坛 咬合重建
  • 简介:由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主办,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颞下颌关节病与咬合病的规范化诊治与处理学习班[项目编号:2016-08-04-018(国)],将于2017年5月11日-14日在北京举办。本项目由国内外著名颞下颌关节及咬合病专家授课,进行颞下颌关节病与咬合病的规范化诊治与处理培训,并就颞下颌关节病与咬合病的最新进展进行交流。学习班以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术为重点,由理论授课、临床示教及实践操作三部分组成,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8分。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病 咬合病 规范化诊治 老年口腔医学 颌面修复学 医学教育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二极管激光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同时评估临床指标(例如有牙周袋的牙齿的临床附着水平)以及血液中活性氧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和材料:本研究选取3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82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人。对照组仅接受传统SRP,而试验组接受传统SRP并辅助使用二极管激光(GaAIAs)做牙周袋清创。基线时、治疗后60d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水平(CAL)】.同时在基线时、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时.检测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各组组内比较,两组从基线到治疗后60d的PLI、BOP、PPD和CAL均显著改善(P〈0001):两组从基线到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显著降低(P〈0001)。但组问比较时,从基线到治疗后60d的临床指标和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的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就临床牙周指标和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指标的改善方面.使用二极管激光辅助SRP和传统SRP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 标签: 牙周病 活性氧代谢产物 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