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增进老年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从被动接受护理和康复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自我护理和康复治疗,以提高康复依从性。方法将196例老年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分级护理措施基础上运用Orem自护理论制定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护理并发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AD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以自护理论为依据制定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法林(5mg/片)抗凝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最佳初始剂量、治疗剂量调整方法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进一步推广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观察132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初始及治疗期间药物剂量调整方法,INR监测,随访1年,观察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华法林2mg起始剂量组INR多维持在1.5~2.5之间,3mg起始剂量组INR多维持在2.2~3.0之间,起始剂量2mg与3mg比较治疗效果相似,而INR过高发生明显减少;华法林的维持量1.25~3.25mg,平均(2.1±0.6)mg;INR达到1.5~3.0水平需7~14d,平均(11±2)d;INR稳定于1.5~2.5水平需12~30d,平均(19±4)d;随访1年,有l例小脑出血,3例齿龈出血,无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他部位的血栓栓塞发生。结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在合理、有效的INR强度(1.5~2.5)监测下,华法林以2mg剂量起始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华法林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器在乌头碱中毒所致电风暴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总结16例乌头碱中毒所致电风暴的急救,笔者使用临时起搏器并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临时起搏应用的机制,时机,疗效。结果16例乌头碱中毒所致电风暴的急救,使用临时起搏器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作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临床医生应该予以充分重视1.在乌头碱中毒导致的电风暴的急救,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差。2.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存在潜在危险。对乌头碱的负性频率作用应该有充足的认识。3.对于QT综合征合并尖端扭转性室速者,提高心率,缩短QT间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临床方法。结论临时起搏器在乌头碱中毒所致电风暴急救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并且选用起搏治疗应果断,及时。

  • 标签: 临时起搏器 乌头碱中毒 电风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120例在ICU应用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8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循证护理组通过确定需要循证的问题、检索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实用性,进一步分析与评价,最终结合护理理论、实践知识、经验总结,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机械通气3天后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结果常规护理组VAP发生率为21.67%,明显高于循证护理组的11.67%,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具有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红外红外气血循环机对老年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方法把76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的抗生素止咳化痰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行红外气血循环机治疗,对患者治愈出院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缩短了住院天数。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辅以红外气血循环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肺炎 红外气血循环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4,IL-12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作用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IL-4mRNA,IL-12p35以及IL-12p40mRNA在正常宫颈组、CINⅠ、CINII-III和宫颈癌组的表达。结果在宫颈癌组IL-4表达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CINII-III组高于CINⅠ和正常宫颈组(P<0.05),IL-12p35和IL-12p40mRNA表达均低于CIN和正常宫颈组,CIN各组均低于正常宫颈组(P<0.05)。结论体内IL-4,IL-12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体内IL-12降低和(或)IL-4升高可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2 宫颈病变 免疫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常见的问题,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休息。本文通过采用心理护理、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生活护理、用药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使大部分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疗效和营养状况(臂围、白蛋白)的变化。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疗效、臂围、白蛋白明显较常规护理组改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营养状况。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营养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β1整合素在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以β1整合素多克隆抗体为一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颈环上皮细胞呈多角形,克隆状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β1整合素在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中富含干细胞,β1整合素可作为颈环上皮干细胞的标记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16例贲门癌手术联合术化疗残胃排空的状况。方法治疗组行贲门癌根治术联合术中使用5-FU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局部化疗。对照组单纯行贲门癌根治术。结果两组患者胃排空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远期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联合术化疗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且术后胃排空时间未延长。

  • 标签: 贲门癌 胃排空 生存率 术中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铸造牙合支托和传统树脂支托在前牙缺失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前牙缺失符合隐形义齿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树脂牙合支托,观察组采用铸造牙合支托,两组均加弹性义齿联合进行修复,6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两组在外观效果、基牙情况、固位力、粘膜情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在舒适程度、咀嚼功能、食物嵌塞等方面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铸造牙合支托隐形义齿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好于传统的树脂支托隐形义齿。

  • 标签: 牙合支托 隐形义齿 前牙缺失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的重要性。方法对60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排号、等候输液。观察组采用排号、交流、沟通、根据所需提供服务,然后输液。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7.00%,3.00%和96.3%,而对照组分别为87.33%,12.67%和84.67%;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可提高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率,减少患儿的痛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满意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主动性 人性化服务 儿科门诊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对临床27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的实践。结果患者术前心理健康平稳、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且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前瞻性思维。

  • 标签: 循证护理 腹腔镜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重症监护室竞选组长及小组组员构建的实施,更有效的提高重症监护室的管理水平。方法对ICU23名护士,采取小组管理制和竞选小组长上岗制以及小组组员构建的方法来激励护士。结果提升了专业水平,提高了科研意识,优化护理队伍结构。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竞选小组长 组员构建 护理队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改变。方法测定第3孕月至第9孕月的420名正常妊娠妇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妊娠过程血清ALP活性呈不同程度升高,AST、ALT水平较为稳定,γ-GGT、TBil活动较小。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改变,以ALP活性升高最为明显。

  • 标签: 妊娠 肝功能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临床应用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100例使用BD公司7#与5#留置针使用后,在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病人舒适感方面进行比较。结果5#留置针在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病人舒适感明显优于7#,5#留置针不影响输入液体的速度。见表1(p<0.05)。结论5#留置针在临床应用效果方面明显优于7#留置针,深受患者接受。

  • 标签: 留置针 静脉输液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