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细胞组织工程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干细胞在体内机制的不断了解研究, 21 世纪在全球多个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了干细胞制剂进入临床运用,为传统医药无法治疗和控制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本文主要介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间质干细胞制剂的作用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作用机制
  • 简介:1《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的创刊与现状1.1创刊《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2003年3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由中国科协管理的唯一的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期刊。回顾创刊要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本刊的创始人——已故总编辑李晋波教授生前所付出的心血和辛勤劳动;不能忘记当年以李晋波教授为首的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要学习他们为筹建本刊曾坚持长达8年之久的顽强创业精神(1995年周村会开始酝酿,1997年济南会正式成立筹备小组);不能忘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本刊的创建、主办和运作所给予的关怀和鼎立支持。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影像学 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DR全自动拼接技术在青少年脊柱和双下肢全长摄片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患儿的脊柱及双下肢全长手动拼接摄片和全自动拼接摄片图像各25例,分别从图像质量、接缝有无误差及相接图像对比度是否一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全自动拼接技术摄片:图像质量较好,图像接缝无误差以及相接图像对比度一致,拼接甲等片率为100%(25/25)。手动拼接摄片:图像甲等片率为48%(12/25),乙等片率为44%(11/25),丙等片率为8%(2/25)。手动拼接摄片主要问题为拼接处存在一定误差及错位,曝光相邻区域对比度不一致,图像质量欠佳。结论:DR全自动拼接技术是数字化拼接技术的新纪元,它比传统手动拼接更准确,更清晰,可为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儿童 自动拼接成像技术 全脊柱 全双下肢
  • 简介: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采用固定管电流和固定噪声指数(NI)的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对下肢血管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固定管电流250mA)、B组(ATCM技术,50~380mA,NI12)各30例.其余扫描参数均一致.检查结束后分别对2组相同横断层面图像的股主动脉、腘动脉和胫后动脉图像噪声(SD)进行测量,并对重组后的三维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同时记录机器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CTDIvol)、相应剂量长度乘积(DLP),对比2组数据之间差异.结果:2组的血管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后的三维图像均能完整显示下肢动脉及其各级主要分支,满足诊断需要.B组的辐射剂量与A组比较,CTDIvol降低了51.72%(P=0.000,P<0.05)、DLP降低了47.87%(P=0.000,P<0.05)、有效辐射剂量(ED)下降了43.90%.结论:下肢血管CTA采用ATCM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动调节管电流技术 图像噪声 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