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产前漏诊47例及产前确诊17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36.17%,漏诊率为73.44%,胎膜早破及催产素使用不当是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主要发病诱因,胎心异常、早产及阴道流血是常见临床表现,胎盘早剥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窘率明显升高。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生率较高,病情隐匿,发病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轻型胎盘早剥及后壁胎盘早剥B超检出率低是漏诊的主要原因,应提高警惕,反复检查,动态观察,才能降低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母婴病死率,减少孕产妇死亡。

  • 标签: 胎盘早剥 早期观察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持续改进,对比在实施前后不合理用药类型以及用药合理性差异。结果实施前后均抽查200份处方,实施前不合理情况为64次,实施后降低至12次。用药不合理类型大多为剂量偏高、用药间隔不当。结论加强持续改进有利于提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运用。

  • 标签: 持续改进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和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CT法诊断,观察组给予MRI法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检出时间和病灶大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要优于CT,能大大提高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T MRI 脑梗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并研究其控制策略。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药房内部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中的120例差错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出错类型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药品品种出错23例,占比19.17%;剂量剂型出错20例,占比16.67%;药品数量出错8例,占比6.66%;退药出错9例,占比7.5%;用法用量出错11例,占比9.16%;生产厂家出错11例,占比9.17%;包装相似混淆13例,占比10.83%;医师医嘱15例,占比12.50%;发错科室10例,占比8.33%。结论我院对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产生的原因展开了调查分析后,根据结果制定了控制方法进行预防。并在日后工作中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改善我院的药品使用流程和制度,调整工作人员工作心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调配 差错原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风病脑CT征象表现,分析中风病各证在脑内的病变特性。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一共收治中风患者66名,我们对这部分患者的脑CT进行检测,并且对脑CT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结果中风病病变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中脏腑证在病变部位上不同,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中经络证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上亦有差异。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结论中风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脑CT检测出来,二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 标签: 中风病 脑CT 征象表现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具体风险因素和相应防范措施,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手术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0例手术室患者。对照组手术室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试验组手术室患者采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总掌握率为92.5%,对照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总掌握率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5.0%,对照组手术室患者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为17.5%和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手术室患者护理过程中针对护理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标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应急能力增加,而耐挫力相对不足,由此引发的心理危机加剧,进而出现违法犯罪现象。培养其经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其自我调节水平,以适应客观之环境。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挫折 调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共7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引发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并拟定之相适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几率,提升产科护理质量。结果本次78例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发生的原因中,脐带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占35.90%,其次是羊水因素、胎盘因素等;护理后产妇胎盘、胎心指标护理前对比(P<0.05),护理后胎儿宫内窘迫产妇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胎儿宫内窘迫产妇总满意度96.15%。结论引发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较多,而根据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因素拟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产妇 胎儿宫内窘迫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静脉采血误伤神经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保证采血工作的有效开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血室发生的采血误伤神经资料,病例选择时间为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总计5例。结果发生静脉采血误伤的原因包括被采血人员的恐惧心理、反复抽血情况、患者血管条件较差以及血液粘稠度较高等。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才能降低采血风险,保证采血的安全性。结论做好采血工作的细节管理,规范采血工作,才能降低静脉采血误伤神经事件,保证被采血人员的满意度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采血 神经误伤 问题原因 应对策略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通过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使护理人员的福利工资工作完成质量挂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护理团队注入活力。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对护理人员照顾患者的难度,患者数量,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研究等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分数。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将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和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知识培训和护理工作、护理研究相结合,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优质服务的发展。结论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护理安全,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并分析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焦虑、抑郁的相关关系,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PEG-IFN治疗的84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调查该群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的症状困扰和焦虑、抑郁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症状困扰及生活受干扰评分为2.27和2.67,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症状困扰和生活受干扰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症状困扰在应用PEG-IFN的慢乙肝患者中较为普遍,且症状困扰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症状困扰,同时应关注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指导合理的宣泄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乙肝 抗病毒 症状困扰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当面对这一系列的由于道德沦陷或是人性扭曲所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老百姓的态度已变得麻木。当前中国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离不开监督管理部门的严守,食品安全问题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只增不减,成为人们越发重视的问题。

  • 标签: 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机制 防患未然
  • 简介:随着我国一系列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贫困生已成为高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如何关爱和管理这一特殊群体,使其健康成长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缺陷,建议进一步完善贫困生救助工作管理体制,使其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得到双重保障。

  • 标签: 高校贫困生 关爱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循证护理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160例接受循证护理的甲状腺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各项并发症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同时评估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数据分析,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比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将延续性护理在临床诊疗中推广。

  • 标签: 甲状腺术后 循证护理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教学新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两个班级护生为研究对象,每个班级40名,其中对照班级护生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讲解-模拟-交流-评价新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调查两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班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实验班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班的8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讲解-模拟-交流-评价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手术室护理教学新方法,可明显提高护生考核成绩及实践能力,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教学 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7至2017-7共56例CCU患者。根据入院评估表以及自制调查问卷,对CCU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影响其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开展综合性分析,制定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结果对患者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后,心理因素护理有效率为87.88%,舒适变化护理有效率为83.33%,年龄因素的护理有效率为85.71%,环节因素的护理有效率为76.67%,结论睡眠护理是护理人员工作的基础,而且对于CCU患者而言,充分、良好的睡眠质量利于提高病情康复,提升自身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护理人员对影响CCU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进行预防,充分保住其睡觉质量。

  • 标签: 睡眠障碍原因 CCU患者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恶性肠梗阻(MBO)是一种多出现于癌症晚期的并发症,而通过开展合理、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MBO研究概况,就MBO治疗现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恶性肠梗阻 自扩张金属支架 全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x选择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234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后排尿时间<3h的比例为57.69%,对照组为47.01%(P<0.05),观察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0.85%,对照组为4.70%(P<0.05)。观察组导尿的发生率为0.43%,对照组为2.99%,观察组对尿潴留患者实施药物干预的比例为0.43%,对照组为3.42%。结论产妇产后给予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产后 尿潴留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风险管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临床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率,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监护病房(CCU)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目的:设计制作临床基础检验学CAI大课课件,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素材。方法:应用Powerpoint、Flash、PhotoshopPremiere等软件进行课件制作,并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结果:共制作了27个大课课件,CAI课件将用于医学检验本科教学。结论:CAI的使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基础检验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件制作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