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循证证据为基础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业人士访谈、头脑风暴形成实践方案初稿,采用Delphi法对本市12名专家进行咨询,明确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的具体内容与条目,运用SPSS21.0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2轮的专家咨询,综合文献查阅、专业人士访谈、头脑风暴,最终形成《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内容包含5个一级项目(气道湿化、气道内吸引、气囊护理、内套管护理、气切切口护理)、12个二级项目、52个三级项目。结论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可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循证证据 儿童患者 气管切开 护理临床实践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学龄期儿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6月普通外科住院的60例学龄期阑尾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变患儿及家长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不合理认知,减轻其对疼痛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能有效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阑尾炎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与CO2激光结合的综合疗法对儿童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医院自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就诊的尖锐湿疣患儿共有100例,全部患儿都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与CO2激光结合的综合疗法,分析患儿在治疗三个月后的效果,随访一年分析患儿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然后研究儿童尖锐湿疣的病因,总结可行的预防治疗措施。结果全部患儿中的治愈率是95.00%(95例),未愈的共有5例(5.00%),经一年随访患儿的复发率是4.00%(4例)。结论儿童尖锐湿疣大部分是经间接传播途径,在预防治疗过程中需开展对该疾病的宣传教育,同时对患儿的外阴与肛周等相关病症进行有效地对症治疗,再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与CO2激光结合的综合疗法,患儿的依从性较高,能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尖锐湿疣 儿童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综合疗法 CO 2 激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方法从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眼科患者当中选择58例患有远视性弱视的患儿为主要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患儿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干预,患儿需要接受对侧眼眼罩遮盖治疗,综合组患儿需要接受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结果综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结论对于临床中患有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让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利用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儿童远视性弱视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加温湿化高流量氧疗(HFNC)应用在儿童重症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8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鼻导管吸氧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HFNC方法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24h后的动脉血气、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过24h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PaCO2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总疗效分别88.24%、91.18%,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使用镇静剂的比例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重症肺炎临床采用HFNC治疗安全有效,可推荐应用。

  • 标签: 经鼻加温湿化高流量氧疗 儿童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中,总结并阐述抗菌素序贯疗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持续足疗程静脉滴注头抱吠辛钠;实验组应用短期静脉用头抱吠辛钠直至病情相对稳定后改用口服头抱吠辛钠。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体温恢复、胸部X线、胸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输液天数、就诊天数、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81.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抗菌素序贯疗法治疗干预路径效果显著,更加快捷、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素序贯疗法 儿童支气管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反复住院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的68例反复住院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途径)与实验组(34例,给予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再住院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再住院率17.65%,有统计学意义(X2=17.562,P=0.032<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14.7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32,P=0.012<0.05)。实验组症状评分、活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住院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可降低再住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肾病综合征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反复住院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对视,听,触等本体觉的信息刺激还没有重视,前庭觉信息的输入还不够.因此在育婴中应加强前庭信息的输入。如果在新生儿期、婴儿期给予适当刺激,使前庭信息输入充分,脑的结合功能就强。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儿童感觉综合能力失调症状的危害,通过早期的训练,降低感觉统和失调儿童发生率。

  • 标签: 视觉听觉触觉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口腔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口腔治疗患儿,随机分组,常规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不同年龄阶段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家长满意率;口腔治疗配合度、口腔治疗全程时间;护理前后紧张情绪评分;口腔治疗的不良事件概率。结果干预组家长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口腔治疗配合度、口腔治疗全程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紧张情绪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紧张情绪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口腔治疗的不良事件概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口腔治疗者实施不同年龄阶段针对性护理效果好,可改善紧张情绪评分,减少口腔治疗的不良事件概率。

  • 标签: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 口腔治疗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屈光状态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差异性,并分析相关指标。方法选取屈光状态弱视儿童4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3年1月10日-2016年5月30日,根据其疾病情况进行分组,即15例混合散光组、15例远视组、15例近视组,同时根据儿童的弱视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轻度弱视儿童24例,中度弱视儿童15例,重度弱视儿童6例。所有屈光弱视儿童均接受相应的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远视组儿童的治疗疗效优于近视组和混合组,近视组儿童的治疗疗效优于混合组(P<0.05);轻度弱视儿童的治疗疗效优于中度弱视儿童和重度弱视儿童中度弱视儿童的治疗疗效优于重度弱视儿童(P<0.05)。结论不同屈光状态弱视儿童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远视性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最好,轻度弱视儿童治疗难度小于中重度弱视儿童

  • 标签: 屈光 弱视 儿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在眼科儿童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的应用。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儿童手术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法表分成实验组41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56%,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75.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045,P<0.05)。结论在眼科儿童手术的护理中,可采取循证护理,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常规护理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计划免疫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其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份-2013年6月份在我社区中心儿童计划免疫室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属15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本研究专门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儿童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计划免疫室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接受调查的儿童家属中,家属的满意度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人员解释问题的能力,排队等候的人数,时间,秩序等因素有关,分别占94.7%,90.0%和85.3%。结论计划免疫室工作人员应重视和加强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儿童家属对计划免疫室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计划免疫工作 满意度 相关因素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童保健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和发育商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受的38例早产儿为本次研究参与者,按照是否给予儿童保健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实验组(19例)与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儿未给予儿童保健干预,实验组患儿给予儿童保健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干预一年后身高、头围、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以及体格发育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产儿应用儿童保健可有效促进其体格以及智能发育。

  • 标签: 儿童保健 早产儿 体格发育 发育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原微生物检测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吴忠市某医院收治的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16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对病原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防治的措施。结果160例患儿当中,病原菌检出158株,志贺氏菌属有80株,弧菌属有40株,气单胞菌有20株,其他菌种有18株。所检出的所有病原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有着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按照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结果与药敏试验的结果,针对性的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儿的预后及发育有改善的作用,促进临床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儿童细菌性腹泻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儿童白血病鞘内注射治疗中运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我院共收取25例儿童白血病患儿,所有病患均实施116次鞘内注射,将所有鞘内注射次数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常规组(12例,56例次)和干预组(13例,60例次);常规组在实施鞘内注射时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实施鞘内注射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干预护理,将对比两组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常规组穿刺成功率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远远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无痛远远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鞘内注射后头疼头晕、恶性呕吐、腰背痛、下肢麻木疼痛远远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儿童白血病鞘内注射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患儿与护理人员的感情、亦能为顺利实施鞘内注射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是降低患儿疼痛感、增强依从性的重要措施,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儿童白血病 鞘内注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远视性弱视儿童于视力正常之后其双眼视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此文加入研究的资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医院收治的50例(共100只患眼)远视性弱视患儿,患儿均已治愈,分析其治愈后双眼视功能状况。结果中度远视患儿、高度远视患儿的远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轻度远视患儿数据,高度远视患儿的远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中度远视患儿数据,P<0.05,出现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轻度远视患儿的近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中度远视患儿、高度远视患儿数据,中度远视患儿的近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高度远视患儿数据,P<0.05,出现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弱视儿童于视力正常之后容易出现近视化情况,需要积极预防干预。

  • 标签: 远视性弱视 儿童 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临床情况。方法将2014年3月份-2017年8月份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9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1.67%(44/48),较比对照组85.42%(41/44)的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10.42%(5/48)的发生率,较比对照组12.50%(6/48)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较比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较比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床旁纤维镜肺泡灌洗在儿童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儿童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06例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06例患儿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有53例患儿;对照组的53例患儿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的53例患儿在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床旁纤维镜肺泡灌洗;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呼吸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1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呼吸、PaCO2以及PaO2/Fi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实施床旁纤维镜肺泡灌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呼吸功能,有效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床旁纤维镜 肺泡灌洗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1月16日至2017年5月20日我院64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4例患儿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丙戊酸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认知功能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半年后癫痫发作频率(1.74±0.56)次/个月相比对照组(2.98±0.72)次/个月明显更少,P<0.05,且治疗半年后认知功能评分(28.74±1.23)分相比对照组(25.45±2.65)分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0.63%)相比对照组(62.5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和对照组(21.8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具有较佳的效果,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次数。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儿童 癫痫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