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提高外科护理管理中信息传导效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外科护理工作情况,其中15名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口头传递信息,作为对照组,15名护理人员采用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工作中信息传导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通知收到时间、接受反馈时间和晨间学习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每周重点工作完成评分、防范及改进措施执行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管理中信息传导的效率,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信平台 外科护理 信息传导
  • 简介:【摘要 】 目的 气管切开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所收治的 重症脑外伤患者 60 例开展相关研究,并依托于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 2 组,各 30 例。其中,参照组采取气管插管术,实验组则采用气管切开术,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重症脑外伤患者,行 气管切开治疗术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临床恢复,因而,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气管切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探究结肠透析直肠插管深度对结肠透析有效率所产生的相关影响,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9年1月到2020年4月这个阶段内到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结肠透析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研究的需要,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有针对性的结合治疗过程中直肠插管深度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针对对照组的插管深度是55~60cm ,观察组的插管深度为45~50cm ,然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结肠透析有效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肠道清洁效果、血清肌酐、尿素氮下降程度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程度等相关方面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透析管堵管发生几率有明显的下降,(P

  • 标签: 结肠透析 直肠插管深度 透析有效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青春痘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青春痘患者140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81.43%,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春痘患者采取中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使皮损消退,避免出现新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青春痘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微创手术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在我院接受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共 86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两组,微创组和传统组,传统组实施传统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实施脊柱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临床总有效率( 97.67%)明显高于传统组( 79.06%)( X2=7.2421, P=0.0071);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指数以及 Cobb角均好于传统组( P< 0.05)。结论:为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期间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资料,回顾性分析静配中心规范药物配置工作前后的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工作人员素质缺乏、配置技巧欠缺、操作流程混乱,静配中心的布局,静配中心的制度管理缺陷等都是影响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因素;规范药物调配工作后的药物调配量、调配失误率、运送耗费时间等都明显优于规范药物调配工作前(P<0.05)结论多因素影响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技巧的加强,进一步完善静配中心的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药物配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静配中心 药物配置 质量 效率,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CTO患者术后健康宣教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验证可行性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O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临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成功率比较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再梗死、心力衰竭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TO患者术后积极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改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优化术后预后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健康宣教 左室功能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的病情掌握率和抢救成功率,并对两组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病情掌握率和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抢救过程中接诊用时、分诊用时、静脉用药时间和治疗用时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病情掌握率和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流程优化 急诊抢救 效率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者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者被筛选后,有30例成为研究样本,急诊护理流程者15例,常规急性脑梗死护理者15例,组别名称于前者是急诊组,于后者是一般组,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护理实施后观察急性脑梗死者预后。结果:对比一般组,急性脑梗死者急救时间在急诊组较短,急救效率高,P

  • 标签: 急救效率 临床分析 急诊护理流程 并发症 抢救时间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救效率的影响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2月份到2020年2月份期间由急诊科接收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视为本文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每组各38例研究对象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急诊护理流程,针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和记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下,在急救效率方面的护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脑神经功能、并发症等等数据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急救效率至关重要,影响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预后。而影响急救效率的因素中,急救护理就是其中之一,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升急救效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急诊护理 护理流程 急救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急诊护理流程的指导下展开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结果:研究组的两项时间均要比常规护理组短,而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差异对比度小,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能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 急救效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干预价值。方法:从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抽选54例患者,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急诊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情况与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接收时间更早、分诊评估及静脉给药更快,且患者生命体征更早稳定、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有效缩短了患者抢救所需时间、提升了抢救效率,从而有效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改善后期治疗效果,且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急诊科室抢救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诊抢救 流程优化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 通过优化首台择期手术开台流程,利用PDCA循环法进行优化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整个手术前期流程,不断完善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泰旅,提升手术室效率,提高医护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调研2021年上半年度择期手术开展情况,分析导致择期手术开展不顺畅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分析2021年上半年手麻系统手术记录数据,并与手术室沟通,从数据显示,首台择期手术开台时间平均为09:04,准时率为53.33%,整体手术室效率为21.31%。从术前准备重要时间节点和时间段分析,手术医生入间时间晚,患者入间时间晚,患者入间后至麻醉开始时间时间段长。延迟原因主要为手术医生晨交班及查房;术前准备不充分;患者转运动线长。2021年7月医院根据调查及分析发现问题,展开优化整改。对比实施优化方案前后,首台择期手术开台时间在9:00前比例逐步提高,2021年8月较2021年上半年情况手术室效率有较大提升。结论 医院成立专项质控专员,根据实际情况,修订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建立持续改进管理指标,形成标准化SOP;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术前、术中、术后动态监管;制定配套的奖惩制度,加强临床医生及手术室医护人员运行效率的认知及自身责任感的提升;采用PDCA循环法,精细化管理,利用管理工具鱼骨图进行根因分析,发现问题根本,有效进行干预措施,医院对首台择期手术准时开台实施管理是有效的。

  • 标签: 首台择期手术 PDCA循环法 鱼骨图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高脂血症后选取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对疗效水平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采取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医院科室的分组标准,将80例划分为每组40例的小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20mg的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40mg的辛伐他汀药物治疗,2组共治疗8周,对治疗期间的疗效水平、血脂数值、用药后不良反应、肝功能等指标值展开统计学数值计算。结果: 观察组在高剂量辛伐他汀药物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水平占比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开展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后,再测结果得出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分别在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含量比值差异并不显著(P>0.05);分别在治疗后,组间肝功能测得结果均有所改变,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于科室采取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前,测得炎症因子水平值较高,且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均采取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有所降低,观察组呈更低水平(P

  • 标签: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不同剂量 治疗效果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外科手术 患者恢复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高脂血症后选取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对疗效水平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采取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医院科室的分组标准,将80例划分为每组40例的小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20mg的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40mg的辛伐他汀药物治疗,2组共治疗8周,对治疗期间的疗效水平、血脂数值、用药后不良反应、肝功能等指标值展开统计学数值计算。结果: 观察组在高剂量辛伐他汀药物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水平占比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开展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后,再测结果得出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分别在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含量比值差异并不显著(P>0.05);分别在治疗后,组间肝功能测得结果均有所改变,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于科室采取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前,测得炎症因子水平值较高,且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均采取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有所降低,观察组呈更低水平(P

  • 标签: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不同剂量 治疗效果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ICU患者进行效率沟通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效率沟通与心理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ICU患者进行效率沟通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效率沟通和心理护理 心理状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问题导向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体检,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率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 随机的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进入我们医院有体检需求的75例的检查者(未对体检进行问题导向护理)来作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进入我们医院有体检需求的75例的检查者(对体检进行问题导向护理)来作为观察组,对体检实施了问题导向护理之后体检的护理效率和影响进行评估。  结果 在对体检实施了问题导向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的综合评分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问题导向护理 体检护理质量 体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