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衰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4年 5月~ 2015年 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心力衰竭程度分为 II级 26例、 III级 24例、 IV级 20例,同时与健康人员进行对比,分析红细胞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健康人群与心力衰竭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临床上可通过红细胞检查疾病预后情况,利于疾病的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 ]慢性心衰;红细胞分布宽度;早期诊断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est in early diagnosi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heart failure, 26 cases of II, 24 cases of class III, and 20 cases of IV grade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healthy people,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d blood cells and heart failure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between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P<0.05). 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width of red blood cell i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heart failure, and it can be used to check th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by red blood cell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the disease.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MPS)患者病理性滑膜皱襞组织中神经解剖结构的分布规律。方法膝关节镜下采集2007年5月至2008年11月实验组(MPS)20例和对照组11例(无症状滑膜皱襞)患者的髌内侧滑膜皱襞,采用LsAB和免疫荧光法进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P物质(SP)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测量神经分布区域密度,采用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神经分布密度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皱襞游离缘和基底部之间神经密度的差异。结果(1)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中存在神经纤维的分布:神经结构主要呈游离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束、血管周围神经网络三种主要的形态存在,走行与血管相伴,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区域。(2)实验组PGP9.5阳性纤维密度(纤维/cm2):滑膜皱襞游离缘为(190.17±91.66),基底部为(334.39±115.68);SP染色阳性纤维密度在游离缘为(153.63±100.73),基底部为(282.95±126.10)。对照组PGP9.5阳性纤维密度为(37.65±22.91);SP阳性纤维密度为(23.23±18.41)。两种神经染色方法均证实:(1)MPS组患者髌内侧滑膜皱襞中阳性纤维密度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基底部阳性纤维密度明显高于游离缘(P〈0.01)。结论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中存在神经纤维的分布,在引起髌股关节疼痛的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中神经纤维分布明显增多,其分布规律为:皱襞基底部的神经纤维数明显高于游离缘;表达与疼痛的产生和传导密切相关的P物质染色阳性的感觉神经纤维明显增多提示髌内侧滑膜皱襞基底部区域是产生髌股关节疼痛的高危区域。

  • 标签: 髌内侧滑膜皱襞 免疫组织化学 P物质 蛋白质类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对2020年1月~2022年11月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血液、尿液、痰液、腹水标本行病原菌检测,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并进行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性,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 108例重症患者有53例出现医院感染,其比例约49.07%,共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56株革兰阴性菌,占57.14%;38株革兰阳性菌,占38.78%;4株真菌,占4.08%。主要格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普遍耐药,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主要格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糖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两者均对青霉素产生耐药,其耐药率100%,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定耐药率为0。结论 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敏感抗菌药物的选择相对有限,掌握其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可为临床更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重症患者 医院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衰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心力衰竭程度分为II级26例、III级24例、IV级20例,同时与健康人员进行对比,分析红细胞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健康人群与心力衰竭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临床上可通过红细胞检查疾病预后情况,利于疾病的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慢性心衰 红细胞分布宽度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KLF10 在肥大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 。 方法 将培养的原代 心肌 细胞 随机 分为空白对照组( Con 组),血管紧张素模型组( AngⅡ 组) , 通过 Rt -PCR 、 western-blot 等方法 观察 KLF10 在肥大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KLF10在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表达下调,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异常体液分型,探讨高脂血症维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自拟《高脂血症维医证候临床调查表》收集66例高脂血症病例进行了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和辨证分析,对证型特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66例高脂血症患者维医气质辨证以湿热型最为多见(42.4%)。血液质数量过盛而浓稠型所占比例最大43.9%,其它依次为涩味粘液质型(31.8%)、黑胆质数量过盛型(22.7%)、石膏样粘液质型(1.5%)是高脂血症4个维吾尔医辩证分型。对高脂血症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型最多见混合型高脂血症(48.5%),高于总胆固醇(TC)增高型(7.6%)和甘油三酯(TG)增高型(43.9%)。结论血液质数量过盛而浓稠型可能是影响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的核心证型。高脂血症临床以混合型高脂血症多见,临床用药需兼具降TC、TG作用。

  • 标签: 高脂血症 维吾尔医证候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收治患者病种季节分布规律,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急诊科 2014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收治的 769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时间排序,第 4季度收治患者比重最高;按疾病系统排序前三位依次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结论 急诊患者人数和病种季节性分布明显,可根据患者分布规律,合理排班,以期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急诊  病种  季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在评价肥厚心肌内外层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灌注不均一性的价值.方法2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缩窄术得到左心室肥厚模型(AC组),13只大鼠进行假手术(SH组).分别喂养4周和8周,两组在手术前后均进行心肌超声造影.分别对心内膜下层心肌(endo)与心外膜下层心肌(epi)进行分析,得到造影成像的时间-强度曲线,读出血流灌注参数A、β、A·β值.计算每一测值的跨壁梯度,即心肌内、外膜层参数比值(EER).结果AC组心肌造影A、β和A·β较SH组均降低,AC组术后8周心内膜层心肌A、β和A·β均比心外膜层心肌减低.AC组术后8周心内膜下层心肌跨壁梯度(EER)较术后4周和SH组均减小(P<0.05).结论心肌肥厚早期内膜层心肌β-endo降低;心肌肥厚中晚期内膜层心肌灌注量和速度均减少,出现心肌微循环灌注跨壁分布的异常.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造影剂 肥厚性心肌病 血液灌注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直肠癌单个转移淋巴结的病理情况,预测直肠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分布,为下一步行前瞻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4年10月—1999年10月行根治性切除的68例直肠癌患者,其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单个淋巴结转移,分析转移淋巴结的解剖位置,推断直肠癌SLN分布情况。结果:68例患者共计淋巴结720枚,平均每例10.59枚(3~26枚)。单个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肠旁淋巴结转移(肠旁组)52例(76.5%),中间淋巴结转移(中间组)12例(17.6%),中央淋巴结转移(中央组)4例(5.9%)。非肠旁组织转移的"跳跃"转移(SM)共计16例(23.5%)。随着直肠癌组织浸润肠壁深度的增加、肿瘤直径的增大以及分化程度的变差,SM亦呈升高趋势(P〈0.05),SM与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大部分直肠癌SLN分布于肠旁,极少部分可出现"跳跃"转移现象,分布于肠系膜血管周围。

  • 标签: 直肠肿瘤 前哨淋巴结 跳跃性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2018年1月一2019年6月收住的798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抽吸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别采用K-B法和MIC法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24例分离出病原菌,阳性率为65.7%,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84例(73.3%);革兰氏阳性菌116例(22.1%);真菌24例(4.6%);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均未出现耐药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均未出现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均大于9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菌株。结论儿童医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加强微生物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了148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其标本来源、科室分布进行分析。采用Vitek2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作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同时补充米诺环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其对米诺环素等1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及神经外科,痰液为主要标本来源。该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0.7%、0.7%、13.5%、46.6%、64.2%、71.6%、75.7%、70.3%、52.0%、79.1%、79.1%、78.4%、81.8%、87.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可使用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药物来治疗。医院应重视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同时还需加强对ICU、神经外科病房及呼吸内科病房的管理。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铜绿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布状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收集报道我国铜绿假单胞菌耐氨基糖苷类基因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12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省市1144株耐氨基糖苷类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2”)-Ⅰ、ant(3”)-Ⅰ和aph(3’)-Ⅵ在淮河以北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3.3%、40.1%、21.6%、40.3%、38.1%、23.7%和2.9%,而淮河以南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3.2%、20.2%、15.9%、37.6%、28.3%、28.5%和9.1%。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B和armA检出率分别为20.4%、19.4%和0.7%,而其余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均未检出。结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是我国铜绿假单胞菌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主要机制,而16SrRNA甲基化酶是其次要机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RNA甲基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8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结果中医体质分布以痰湿质最多(28.3%),其次为血瘀质(25%),湿热质(12.8%),气虚质(10%),气郁质(7.8%),阳虚质(7.2%),阴虚质(6.1%),平和质(1.7%)及特禀质(1.1%);结论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是准尔旗地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中医体质防治重点。

  • 标签: 高血压 脑梗死 中医体质 准格尔旗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中医肺病门诊胸痛患者病因,以及其症候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中医肺病门诊收治的胸痛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胸痛产生的原因,以及症候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经分析得知,中医肺病门诊胸痛患者的主要病因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其主要涉及心血管、呼吸、消化、风湿关节等多科。其中医症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病因与症候分布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其病症确诊有着显著作用。结论胸痛患者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其原因多为综合性的原因导致的,因此需要与其中医症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患者胸痛的原因,确定其具体的病症,以此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诊疗依据。

  • 标签: 中医肺病 胸痛 病因 症候分布特点
  • 简介: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前体液分布情况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发生的关系,为透析超滤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生物电阻抗测量42例符合研究条件患者620次血液透析过程体液分布情况以及记录血压变化、低血压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比较2组透析前体液分布、血压变化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液分布指标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620次血液透析过程共出现143次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前细胞外液、透析前收缩压、总体水/体质量、千克体质量总体液超滤速度与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相关(P<0.05).进一步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发现,千克体质量总体液超滤速度判断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0(95%CI:0.632-0.727,P=0,000),以界值0.198ml/kg.min预测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60.5%.结论高超滤速度、透析前高收缩压、低细胞外液、低总体水/体质量比值是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体液相关的危险因素,千克体质量总体液超滤速度可作为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体液分布 生物电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