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应用Disector方法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选择性易损区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形态计量学改变。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缺血后三周新生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数密度减少38%,体密度减少47%,表面积密度减少33%,比表面增加25%,圆球度减少16%,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而细胞核平均体积及平均表面积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Disector为三维测试系统,可直接在三维空是计数粒子,不受粒子大小,形状,取向的影响。适当选择切片厚度及相邻两切片间的距离,可无偏地估计神经数目及其大小。

  • 标签: Disector方法 体视学 脑缺氧 脑缺血 海马 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行Ivor-Lewis术的患者为Ⅰ组,26例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经左胸食管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为Ⅱ组,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30.65%)与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26.9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术后5年生存率(35.48%)、肿瘤复发概率(70.97%)与Ⅱ组术后5年生存率(34.62%)、肿瘤复发概率(76.9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预后与患者年龄、术后并发症、手术方法之间无明显联系,但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结论Ivor-Lewis术与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经左胸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并非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确定。

  • 标签: Ivor-Lewis术 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 经左胸食管大部分切除术 胸中段食管癌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抽血与离心间隔时间对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抽血,并分别在抽血离体后10分钟,30分钟,60分钟进行离心。随后,使用双位点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的NSE和Cyfra21-1水平,并比较不同抽血与离心间隔时间下的结果差异。结果:结果显示,抽血与离心间隔时间对NSE和Cyfra21-1的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抽血与离心间隔时间延长导致NSE和Cyfra21-1浓度显著增加。结论:抽血与离心间隔时间对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进行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测定时,样本不能长时间放置后再离心,时间越长结果偏差越大。

  • 标签: 抽血与离心间隔时间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测定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