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放散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和棍子操治疗冻结肩的近期疗效观察。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 2020年6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康复医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80例冻结肩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肌肉能量技术和棍子操治疗冻结肩,观察组采用放散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和棍子操治疗冻结肩。对照组每周治疗3次,3周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每周1次放散体外冲击波治疗,3周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于第3周(第一疗程结束),第6周(第二个疗程结束)采用视觉模糊评分(VAS)法对疼痛评分,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VAS评分分别在第一疗程、第二疗程结束后比治疗前评分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疼痛缓解更明显(P

  • 标签: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 肌肉能量技术 冻结肩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军梦战略目标的完成,本着更好的修理好飞机,保障飞行安全,来实现航修报国,建立强大的人民空军的愿望,本文关于设计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的发动机加力扩散器安装车架,以此来减少人为的因素差错的可能性,提高生产效率。  

  • 标签: 航修报国 加力扩散器 生产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室内17名护士以及3名进修护士共计20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的分组措施将所有护士分为了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对照组中护士采取常规化的带教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中护士采取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当中护士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技能成绩。结果 对照组护士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期间采取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可显著提升所带教护士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阑尾炎经腹腔镜手术与以往的开腹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 106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 n=53 例)和常规组( n=53 例),实验组患者给予 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常规组患者给予 开腹手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相比较与常规组患者来说优势显著 , P< 0.05;实验组 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66%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 28.30% , P< 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采用 经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更好,手术创口较小,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 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不同的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 6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后正常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半年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 6.67%,明显低于对照组 26.67%的复发率( P< 0.05)。结论:对于成人腹股沟疝疾病,临床治疗中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疝修补术 无张力 成人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康复阶段患者采用引导放松疗法+心理疏导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5月收治的88例脊髓损伤康复阶段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联合护理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引导放松疗法+心理疏导方法完成疾病护理;常规护理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完成疾病护理;就组间应对方式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展开对比。结果:护理前,联合护理组脊髓损伤康复阶段患者消极应对评分以及积极应对评分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联合护理组脊髓损伤康复阶段患者消极应对评分以及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明显(P0.05);护理后,联合护理组脊髓损伤康复阶段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明显(P

  • 标签: 引导式放松疗法 心理疏导 脊髓损伤康复阶段 应对方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探究其管理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8年 9月我院传染科发生的 50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感染发生的原因。结果: 50例中,有 21例为交叉感染患者、占 42%,11例为消毒液处理不当、占 22%;10例为针刺伤、占 20%;8例为肺部感染、占 16%,在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其危险事件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对于传染科的护理人员而言,面对危险感染的情况在所难免,且危险感染会对患者的治疗以及生命效果均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这也就要求护理科应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从而起到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情况。

  • 标签: 传染科护理行为 感染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纳入研究时间与研究范围为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纳入的 9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治疗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冠心病患者,分析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性药物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 94例患者当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 10例,结果显示疾病史、吸烟史、药物使用时间、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肌酐表达水平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患者在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之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而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因素比较多,必须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帮助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有效降低。

  • 标签: 抗血小板聚集 上消化道出血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究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在输血后 1d和 5d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 5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90例急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并根据 24h内输血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大量输血,对照组患者仅少量输血。观察组包含大量输血患者 51例,对照组少量输血 39例。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不同时间凝血四项功能和血小板计数水平。 结果:两组创伤性患者输血前,其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输血1d后,较之输血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输血 5d后,较之输血前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较之输血后 1d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探究表明,急性创伤患者在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短期内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大量输血患者短期内的凝血状态进行监测,降低各种凝血功能障碍及纤溶亢进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稳定提升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方案实施的成功率。大量输血作为一种抢救性被动性支持治疗手段,存在多方面风险,但又必须实施,短期内的凝血功能障碍在有效的监控处置下,对病人的救治是有积极的支持意义,因此需要临床引起重视。

  • 标签: 急性创伤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纤溶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使用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 7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需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 .1 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75.67%,两组经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4.459, 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 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治疗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机械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方位施护组与常规施护组 ,各 30例。常规施护组接受常规护理 ,全方位施护组接受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 7d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全方位施护组患者干预 7d后的 APACHEⅡ评分 (12.07±1.23)分显著低于常规施护组的 (14.97±1.45)分、住院时间 (12.63±1.69)d显著短于常规施护组的 (15.43±1.3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全方位施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93.33%显著高于常规施护组的 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 ,可起到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的优质护理效果 ,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 老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面部皮肤注射泵在注射美容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 100例要求进行面部皮肤美容的女性就医者应用面部皮肤注射泵注射技术进行面部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观察其治疗效果,调查满意度。结果:手术方便且快捷,易于操作且注射均匀,剂量准确,出血较少,减少感染风险。术后创面淤血轻,恢复快,面部皮肤肤质能够能够明显改善,皮肤细纹消失。治疗效果明显,随访 2~ 3个月患者满意。结论:该注射技术适宜在面部年轻化当中应用,是非常安全可靠的高科技美容项目,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部皮肤注射泵 透明质酸 安全可靠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使用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需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7%,两组经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9,P

  • 标签: 重症肺炎 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机械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我院西药房妇产科外用药在2018年至2020年的用药使用频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自身所拥有的金额及费用进行综合性的探究,进而为临床的应用及相应的管理提供具体的参考依据。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 18年至2020年需要妇产科外用药物的处方进行详细的探究,并且对整体妇产外用药所拥有的金额及不同药理作用之下,药物金额及数量进行综合性的计算。结果:在此次研究中与2018年相比,2019年所拥有的药物金额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而2019年与2020年相比,相应的药物金额同样相对较高。用药频率较高的药物主要为抗真菌类药物以及相应的抗菌类药物。结论:在西药房妇女外用药的应用过程中,抗真菌以及抗菌类药物是较为常用的药物,需要提高相应的用药合理性,避免出现药物滥用的实际情况。

  • 标签: 西药房 外用药 妇产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使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收治的 147例疑是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检验方法,即尿液葡萄糖检验;采用生化检验法,即诊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两者联合检验。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独检验和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并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患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葡萄糖阳性率。 结果:147例检验者中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的共有 101例,常规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64.4%、 58.7%;生化检验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81.2%、 69.6%;两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93.1%、 73.9%。患病组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葡萄糖阳性率均高于 正常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对于糖尿病的检验效果相较于常规检验更好,但两者结合的检验的诊断灵敏度更高。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葡萄糖阳性率均高于正常水平,能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的 6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心理 +宣教组进行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满意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知识掌握度;护理前后爱丁堡抑郁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积分;投诉发生率。 结果:心理+宣教组满意情况、爱丁堡抑郁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积分、平均住院时间、知识掌握度、投诉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 P< 0.05。 结论: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确切。

  • 标签: 产后抑郁症患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癌患者介入护理中人文关怀思想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研究入院肝癌患者基本资料,将其中的82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分组护理,对比护理相关数据。结果:经过干预,研究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态度、护理效果、护理专业度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护理质量,应用效果显著,可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肝癌 介入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我科治疗的老年患者76例纳入研究。全面评估、综合分析其临床资料,找出护理安全隐患并调整相应护理措施,观察调整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以往护理干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58%,根据安全隐患将护理措施调整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10.53%,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找出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老年患者 护理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所抽取的病例对象均是脑梗死患者,共计有70例,入选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随机划分成康复组、常规组,常规组35例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模式,康复组35例患者基于此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比常规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脑梗死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58例眼化学烧伤患者的急救处理及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2018年2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58例眼化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救治与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痊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眼化学烧伤 急救护理 处理方法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