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稳定型慢阻肺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肺功能与心理状态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稳定型慢阻肺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FVC、FVC以及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心理状况,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稳定型慢阻肺 沙美特罗替卡松 肺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在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分别应用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20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将硝酸异山梨酯应用在对照组中,将曲美他嗪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率明显较高(P<0.05);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分别应用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硝酸异山梨酯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观察组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联合治疗,具有疗效佳,安全的优势。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稳定型心绞痛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用参麦注射液、依那普利共同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76例来我院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西药治疗,之后分组再次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药物联合疗法治疗,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结果经过两种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好转,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参麦注射液和依那普利药物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依那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来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41例进行研究,入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双抗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次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治疗前,患者心绞痛周发作频次为(12.58±2.03)次/周,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周发作频次为(2.47±1.23)次/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钠 联合用药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10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床位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患者曲美他嗪,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减血府逐瘀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减血府逐瘀汤 曲美他嗪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所有入选病例均获得12至18个月以上有效随访,结果显示PFNA组优良率为96.67%(29/30),与DHS组的90.00%(27/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70.73±2.84)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7.56±2.25)min(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81.34±25.68)mL,明显少于DHS组的(332.33±18.8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与DHS相当,但PFNA治疗较DHS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明显较短,而且患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检查确诊并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病例,并采用单盲、随机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经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2.36±0.21)次/d、持续时间(2.76±0.38)min及发作间期(6.37±1.04)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遏制心绞痛的发作,值得推广和借鉴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缓释片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40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38/40)高于常规组77.5%(31/40),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频率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1/40)低于常规组17.5%(7/40),P<0.05。结论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过程中,血府逐瘀汤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心绞痛的发生频率、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持续时间 发生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用美托洛尔、地尔硫卓对不稳定型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绞痛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美托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在心功能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地尔硫卓治疗,疗效确切,能够实现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地尔硫卓 不稳定型绞痛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黑龙江150040)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合并抑郁状态与血小板活化的共同机制与相互影响。方法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7例,分为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非抑郁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患者(抑郁组)57例。其中抑郁组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9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量患者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β-TG浓度。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其中HAMD4因子分析,睡眠障碍、情感淡漠及躯体障碍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情绪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组与非抑郁组β-T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高于非抑郁组。治疗后,试验组β-TG浓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其中HAMD4因子中睡眠障碍、躯体障碍及情感淡漠疗效显著,抑郁情绪两组间差异不明显。2.合并抑郁状态患者β-TG浓度高于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β-TG浓度。

  • 标签: 血小板活化 &beta -血小板球蛋白 不稳定心绞痛 抑郁状态 酸枣仁汤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02-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手术指标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伤椎前缘高度与矢状面Cobb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7d、1个月、3个月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疼痛能够明显降低,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微创 经皮椎弓根置钉 无神经损伤 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6年3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气虚血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共计6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的改变。结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治结果分别为95.65%、82.6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均表现为明显下降迹象(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呈现明显上升迹象(P<0.05)。结论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针刺能够刺激穴位,调理气血,同时配合方剂能够通经活络,良好的针对气虚血瘀证进行治疗,对调节患者血脂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气虚血瘀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针刺 补阳还五汤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取2015年8月份—2016年8月份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试验组联合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LVEF、CI上升程度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推广。

  • 标签: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美托洛尔缓释片 麝香保心丸
  • 简介:摘要目的通心络、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7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科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抽出100例进行用药研究。根据所用治疗药物将患者划分成单一用药组(50例)和联合用药组(50例),其中单一用药组患者采取单一的阿托伐他汀用药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采取阿托伐他汀同时结合通心络用药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用药疗效、血脂情况和hs-CRP指标情况。结果单一用药组患者用药总疗效率74%,联合用药组患者用药总疗效率94%,两组数据比较,P<0.05。在血脂情况和hs-CRP指标方面,联合用药组优于单一用药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采取通心络、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患hs-CRP与血脂指标,效果显著。

  • 标签: 通心络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hs-CRP指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