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腹部轮换注射不同按压时间对ACS患者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ACS患者153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进行腹壁低分子肝素钙轮换部位注射,注射后分别进行0分钟(不按压)、3分钟及15分钟的棉球按压。注射后每12小时,观察皮下出血的情况,测量皮下出血面积。结果三组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出血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轮换注射后不同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 标签: ACS 低分子肝素钙 腹壁轮换注射 不同按压时间 皮下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与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注射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与止血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5.91,P<0.05);对照组止血所需时间长于研究组止血所需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6.07,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止血。

  • 标签: 奥曲肽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时间的长度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62例,A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长小于5天,B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长为6天,C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长为7天。观察A、B、C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住院时间为12.32±5.94,退热时间为3.10±2.57,咳嗽消失时间为9.88±5.41,啰音消失时间为6.68±4.33;B组住院时间为10.12±6.26,退热时间为2.59±2.20,咳嗽消失时间为10.03±7.61,啰音消失时间为7.19±8.87;C组住院时间为9.03±3.35退热时间为2.65±2.64,咳嗽消失时间为8.08±2.12,啰音消失时间为4.29±3.34。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天后患者用药安全,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咳嗽时长,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治疗时间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对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29例,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手术时间在发病后6小时以内,B组在6~24小时之间,C组在24小时以后。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治疗时间为发病后6个小时之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 治疗时间 患者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本文对象,按照住院号排序后,前31例为观察组,后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35.03±3.57(月),对照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22.24±2.02(月);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地区对动静脉内瘘使用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并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高原地区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米沙坦给药时间的不同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近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服用药物的时间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在晚间给予用药,对照组在早晨给予用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当(P>0.05),但治疗组中杓型血压患者比例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果临床治疗高血压替米沙坦给药时间不同其效果的程度亦不同,晚间给药比早晨给药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替米沙坦 给药时间 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分析的手段筛选乳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乳腺癌特异分子标志物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获取乳腺癌患者的芯片数据,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及相关分析。结果共得到212个差异基因,分别富集在细胞周期调控、激素刺激反应、代谢和碱基切除修复等功能簇中。筛选出的关键基因(FOS、H2AFV、HDAC3、OAS1、PCNA和RB1基)能够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结论筛选获得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差异表达基因 高通量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入手,在若干跨文化案例的分析中,轻化了传统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的理论模式,而强调了文化层面上,东西方差异对来访者、咨询师和心理咨询过程的影响的分析。这几例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从不同方面展示了这些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认知或行为方式在咨询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最后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总结,简单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若干差异敏感点及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跨文化咨询的指导方针与技巧。

  • 标签: 多元文化论 东西方文化差异 心理咨询 跨文化咨询指导方针与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合作学习”在扬州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不同教学阶段学生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扬州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14级全日制本科生和15、16级全日制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扬州大学医学院学生学习性投入量表》作为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学生在此量表20项内容参与度的差异性。结果在有统计学意义的12项内容中,研究生表现一般都优于本科生。结论本科生在“主动合作学习”上的参与度较之研究生要差,部分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进。

  • 标签: 主动合作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投入性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癌患者术后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疼痛、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试验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睡眠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程度,改善睡眠状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心理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疼痛 睡眠时间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拖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一般拖延量表和国际大学调查(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与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拖延、主观幸福感并无显著相关关系;(2)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学业拖延与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学业拖延均呈显著负相关。(3)TMD总分对SWB总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业拖延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TMD总分、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对学业拖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学业拖延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 标签: 时间管理倾向 学业拖延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快速通道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和治疗结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提示,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系统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致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急诊快速通道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值得引入于临床实践。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手术进行对症治疗。术后于不同时间段内采用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记录疼痛持续时间。在患者中重度疼痛状态下和疼痛持续30min以上时,予以其针对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前后患者VAS评分变化。结果本组患者0时~4时疼痛感最小,疼痛持续时间最短,20时~24时疼痛感最强,疼痛持续时间最久,12时~16时次之。针对护理前,患者VAS评分6.35±2.02,针对护理后,患者VAS评分3.70±0.8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规律,强烈痛感多集中于每天的12时~16时和20时~24时,把握好时机予以患者针对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 术后疼痛 疼痛强度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则进行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的接种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道菌失调率、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时间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救治时间和治疗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2015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急性脑卒中病患60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0)。甲组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乙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救治情况,比较确诊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致残率为6.67%、死亡率为3.33%,比乙组的30.0%、2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确诊时间为(17.23±3.85)min、转科时间为(26.13±6.25)min,比乙组的(28.37±5.62)min、(37.61±7.42)min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急性脑卒中病患中积极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显著降低致残与死亡率,缩短确诊以及转科时间,建议采纳。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治疗效果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实验1组发病6小时以内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实验2组发病6小时以后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1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VI、LVEF、LVESVI等左心功能指标与实验2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1组患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3.33%)与实验2组患者(10.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早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越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及预后情况。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探析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32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共计存在乳腺肿块44个,给予44个乳腺肿块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恶性乳腺肿块的增强模式具有特异性,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形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良性乳腺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相似于周围正常组织形态。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可以有效鉴别和诊断患者病情。

  • 标签: 乳腺良恶性肿块 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胃肠损伤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的不同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例数对其均匀分组,一号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二号组患者使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结果一号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恢复半流质两个过程消耗时间较短,手术之后患者发生腹泻情况、喂养不耐受情况的患者例数较少,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胃肠减压引流量以及呕吐情况更加优良,但与2号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进行胃肠损伤,能够获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更优良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 急性胃肠损伤
  • 简介:摘要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疾病诊断、药物代谢及预防策略与男性有所不同。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男性和女性传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和预后有明显的差异。因此,预防和治疗女性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严格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是多因素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心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疾病 心脏结构 功能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与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结构有无差异性。方法对33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组(A组)与23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组(B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并比较。结果在非快速动眼时相睡眠(NREM)、N2、N3、觉醒时间、觉醒次数、低通气指数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与HAMD值成负相关,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与HAMD值成正相关。结论A组与B组在睡眠结构上存在差异,呼吸暂停综合症更易发生在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且抑郁症状越严重,慢波睡眠越少,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越长。

  • 标签: 抑郁症 焦虑 多导睡眠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