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107例,其中糖尿病高HbA1c组53例(HbA1c≥7%),糖尿病低HbA1c组54例(HbA1c<7%)。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糖、血脂、肌酐、尿酸、尿素氮水平。结果(1)糖尿病高HbA1c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糖尿病低HbA1c(P<0.05)(2)糖尿病高HbA1c组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低HbA1c组。结论糖尿病高HbA1c患者肾功能损伤更明显。控制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对改善糖尿病的预后和减少不良结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微量白蛋白尿
  • 简介:摘要新生儿胆汁淤积症是目前儿童肝病就诊及住院的首位原因,延误治疗会引起不可逆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意义重大,脐血胆汁酸有望成为早期预测胆汁淤积症的指标,针对脐血高胆汁酸者进行干预,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减轻其病情。

  • 标签: 胆汁酸 胆汁淤积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产前预测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做好孕妇的孕期保健,降低新生儿和孕产妇的早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分娩的巨大儿8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足月儿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宫高、孕周、腹围、体重增加和B超显示胎儿的双顶径、腹围,以及孕妇孕前的BMI、是否有GDM合并等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中,BMI>24、孕妇GDM、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8kg和孕周超过40周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研究组双顶径>9.6cm、股骨长>7.5cm、胎儿腹围>35cm、宫高+腹围>140cm的例数远远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加强对孕妇的孕前和孕期指导,并严格要求孕妇控制体重和血糖,从而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同时医院需加强对孕前胎儿体重的综合评估工作力度,从而预测出巨大儿的发生机率,进而做好应对措施。

  • 标签: 巨大儿 危险因素 产前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髋关节X线摄片检查,测定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参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比较不同时间顺序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数据的差异。结果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由于股骨头塌陷导致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均明显缩小,并随着病程的延长呈降低倾向,不同时间AB、BC数值,AB/BC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均明显小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发生与发展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具有紧密的关系。结论髋关节X线摄片检查有助于早期预测股骨头坏死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 预测
  • 简介:摘要探讨粪乳铁蛋白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测定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和正常健康体检者中粪乳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活动期UC组中粪乳铁蛋白测定值为(730.53±50.28)ug/g,CRP测定值为(35.67±9.87)mg/L。缓解期UC组中粪乳铁蛋白测定值为(89.37±12.43)ug/g,CRP测定值为(8.75±2.82)mg/L。对照组粪乳铁蛋白测定值为(7.25±3.60)ug/g,CRP测定值为(3.96±1.07)mg/L。粪乳铁蛋白,CRP在活动期UC中明显升高,与缓解期UC,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粪乳铁蛋白诊断活动性UC的符合率为85.71%,CRP符合率为87.87%,两者结合检测诊断符合率为96%。结论粪便乳铁蛋白联合CRP检测可作为活动期UC诊断的指标,检查方便,无痛苦。

  • 标签: 粪乳铁蛋白 活动性UC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人巨细胞病毒(HCMV)包膜糖蛋白是病毒进入细胞及在细胞间传播的关键蛋白。近几年来,人们对糖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及HCMV对感染细胞类型、组织的趋向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HCMV糖蛋白复合物主要有糖蛋白B(gB)三聚体、gM/gN二聚体、gH/gL/GO三聚体复合物、gH/gL/UL128/UL130/UL131五聚体复合物,最近又发现了一种新的gH/UL116二聚体。部分糖蛋白基因的多态性与疾病分布、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不同病毒株包膜糖蛋白复合物的分布不同。本文将回顾相关研究进展及进一步了解HCMV入胞机制和细胞嗜性的调节。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入胞机制 三聚体复合物 五聚体复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TPA)、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在评价肝功能损害程度上变化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6例肝硬化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PA、ALB、TBA和CHE水平。结果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逐级递增,TPA、ALB和CHE水平逐级明显降低,TBA逐级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TPA、ALB、TBA和CHE变化水平对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前白蛋白 白蛋白 总胆汁酸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对Ⅱ型糖尿病病人的重要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2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组成实验组,均为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患者,选择另外36例健康的正常体检人员组成对照组,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尿微量蛋白的含量较正常人有明显偏高。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尿微量蛋白的含量测定对Ⅱ型糖尿病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可以借助对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辅助Ⅱ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本院1例产前子痫致非典型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表现为癫痫发作、一侧肢体无力,头颅磁共振提示右侧额顶颞枕叶、左侧额顶叶异常信号,给予稳定血压、解痉、脱水降颅压等治疗,临床预后良好。结论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病因复杂,头颅MRI有特征性表现,主要累及大脑半球顶枕区,表现为以皮质下白质为主的弥漫性对称性大片脑水肿,给予稳定血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后临床预后较好。

  • 标签: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 子痫 白质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急性白血病并RPLS的认识,特别是RPLS的早期诊断。方法报道2例急性白血病并RPLS的诊断过程及其治疗,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经过CT和MRI检查并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细胞毒药物可引起RPLS,但其预后好。

  • 标签: 白血病 可逆性 脑病 细胞毒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功能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促进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在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治疗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功能锻炼恢复方法,观察组患者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对比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吞咽指数、摄食指数、配合指数及整体指数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P<0.05.结论功能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训练 脑梗死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应用补肺健脾汤治疗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9例为对照组,采用补肺健脾汤治疗的39例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IgE水平、FEV1、FEV1/FVC、PEF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应用补肺健脾汤治疗,不仅能够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水平,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 补肺健脾汤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单链抗体具有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组织穿透力强,特异性强等优点,通过重组DNA技术将单链抗体(singlechainantibodyfragment,scFv)基因与其他效应蛋白基因融合在一起,经表达后可以得到具有scFv特性和所融合的效应蛋白活性的scFv融合蛋白。这种融合蛋白已应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中,并已显示出较高的价值。本文就scFv融合蛋白的研究和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单链抗体 融合蛋白 表达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P检测对发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520例发热病人分成3组。细菌感染患者221例,病毒感染患者194例,其他(非细菌非病毒感染)105例。所有患者都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观察各组阳性率的变化。结果各组急性期阳性率分别为89.1%(197例),11.3%(22例),42.8%(45例),与急性期相比,细菌感染组与其他组在恢复期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病毒感染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RP随病情的恢复而明显下降,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有助于早期的诊治。

  • 标签: C-反应蛋白 发热 诊断
  • 简介:摘要hs-CRP是血浆中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后感染检测、内分泌疾病等方面。

  • 标签: hs-CRP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鹿茸水溶性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马鹿茸为原料,采用组织匀浆结合浸提的方法提取可溶性蛋白,以鹿茸可溶性蛋白得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匀浆方法、匀浆次数、提取溶液浓度和pH对鹿茸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鹿茸可溶性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pH为7,50mmol•L-1的Tris-HCl缓冲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电动匀浆机,匀浆次数为3次。结论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鹿茸蛋白的药理药效提供参考。

  • 标签: 鹿茸 水溶性蛋白 提取工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平衡透析法对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以及α1-酸性糖蛋白分别进行共孵育,并利用高效液质联用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在考察浓度范围内(0.2~15μM)结合率高于99%。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α1-酸性糖蛋白(AGP)结合常数分别为3.5×107M-1和1.5×107M-1。高血浆结合率主要来源于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 标签: 葛根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