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成人腹股沟疝行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的不同分成A、B两组,A组30例为治疗组行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30例为对照组行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以及术后恢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阴囊水肿及切口异物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无疝气复发。结论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前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后者,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编网 补片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成形术(PVP)与椎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94例老年OVCF患者随机分为PVP组与PKP组,PVP组47例患者行PVP术,PKP组47例患者行PKP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PKP组的手术时间长于PVP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PVP组,术后伤椎高度增加多于PVP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采用PVP及PKP术效果均比较理想,但是PKP术的伤椎恢复高度更为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与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多次法根管治疗,实验组采取次性根管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状况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牙髓病患者采取次性根管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根管术治疗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床位单双号将88例牙牙髓病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次性根管术,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多次法根管治疗方式,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并缩短治疗时间,临床价值高。

  • 标签: 根管术 多次法 一次性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次法根管治疗与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牙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多次法根管治疗组和次性根管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次性根管治疗组的显效人数25例,总有效率为83.3%,多次法根管治疗组中显效例数20例,总有效率为66.7%,次性根管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多次法根管治疗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性根管治疗形式在牙牙髓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具有并发症少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鼾症经扁桃和腺样切除术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小儿鼾症患儿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及扁桃和腺样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手术时间明显较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P<0.05)。结论近期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接近,而相比传统方法,扁桃摘除+鼻内镜下腺样刮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

  • 标签: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 小儿鼾症 听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皮椎成形术后手术椎再发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发生由于骨质疏松性的椎压缩骨折的病人156例,实行经皮椎成形术后,有10例病人再次发生骨折,分析病人再次发生骨折的原因。结果有10例病人出现实行经皮椎成形术后再次骨折,其中有4例病人在经皮椎成形术后3个月内出现骨折。病人在手术前出现椎存在裂隙样的出现术后再次骨折的概率增加。病人的骨水泥是否接触上下终板,骨水泥中是否出现椎间盘的渗漏没有增加病人出现手术后再次骨折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前存在裂隙椎是出现经皮椎成形术后出现再次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骨折 再发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扁桃摘除术后扁桃窝血肿的发生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统计2011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扁桃摘除术的90例患者在术后形成扁桃窝血肿的发生率,随后分析发生扁桃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进而总结此类患者的致病因素并探讨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90例行扁桃摘除术的患者在术后有19例发生扁桃窝血肿,因此发生率为21.11%;总结其致病因素主要是手术过程中止血不彻底、手术结束后患者因咽部强烈活动或剧烈咳嗽而导致手术缝合部位撕裂、创面感染等;针对发生扁桃窝血肿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按压止血操作,与此同时给予止血药并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结论扁桃窝出血形成血肿在扁桃摘除术后的发生率较高,影响病情,因此在扁桃摘除术中应止血彻底、操作得当,以降低扁桃窝血肿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扁桃体摘除术 扁桃体窝血肿 致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经验。方法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12例,其中男2例,女10例。通过临床回顾的方法,对单侧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胸腰背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评分术前8.58±0.67,术后1.9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入路PVP是治疗OVCF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患者通过经皮椎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患者通过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椎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20/30),两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26±0.23)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02±1.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椎成形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VA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日病房规范干预在流产后服务(PAC)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21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者实施日病房规范干预,自行设计如何避孕相关知识调查表,并评价病人入住日病房前、后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评价病人满意度。结果开展人群避孕知识得分显著提高,满意度100%,降低非意愿妊娠率。结论流产后服务日病房规范干预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 PAC 规范化 避孕 干预
  • 简介:摘要扁桃切除术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手术,其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出血。本文旨在总结其术后护理体会。

  • 标签: 扁桃体 手术切除 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法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4年,法国出现了一种与人工乳房假体植入相关的罕见癌症,患者均为曾接受隆胸手术的女性。不过,法国专家和官员表示,这种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很低,预后也较好,已经接受假体隆胸手术的女性不必过分担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30例38个椎临床资料,讨论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结果术后未出现伤椎椎体高度下降以及椎再骨折的情况,术后24h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视觉类比评分术后有明显下降,病椎中部、前缘在术后X线检查中,其高度变化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椎后凸成形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临床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 后凸成形术 临床价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62例诊断为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住院接受经皮椎成形术治疗。在其术前和术后1天、1月、6月分别了解患者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评分,并了解患者术后12月内椎再发骨折的发生率。结果62例患者经皮椎成形术均成功完成。术前VAS疼痛评分为8.2±2.3,术后VAS疼痛评分逐渐下降,疼痛逐渐缓解;术前ODI功能评分为78.2±7.3,术后ODI功能评分逐渐减小,日常功能活动逐渐改善;术后共有8例患者出现椎再发骨折,发生率为12.9%。结论经皮椎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VAS疼痛评分 ODI功能评分 再发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在扁桃腺样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80例慢性扁桃炎并腺样肥大患儿,结合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低温等离子刀扁桃腺样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几率为4.2%,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为1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下扁桃腺样切除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老年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42例老年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均自愿接受经皮椎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程度、Cobb角的变化。结果手术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Cobb角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老年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疼痛感,纠正脊柱后凸畸形。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强化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3月,对21例跳跃型3节段以上椎压缩骨折患者行椎强化术治疗。统计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投照次数、并发症、术后复查CT评价骨水泥分布情况、记录术前及术后VAS评分,Oswestry残障指数(ODI)改善程度。结果4例患者7节椎发生骨水泥外漏,渗漏率10.3%;手术时间平均57分钟、单个椎骨水泥注入量平均5.2ml。X线投照次数28.37±6.79次。2例出现穿刺侧神经根刺激症状;随访6月内临椎再发骨折1例;术后CT评估伤椎内骨水泥充盈分布良好。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节点VAS评分、ODI残障指数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强化术治疗跳跃性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影像学效果良好。

  • 标签: 椎体强化 后凸成形术 跳跃型 多节段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后凸成形术并中药辨证治疗高龄胸腰椎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4月以来通过责任病椎椎弓根穿刺、球囊撑开复位,并灌注3~6ml的骨水泥成形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结果13例患者术后2小时后能下床站立行走,缓解责任椎引起的腰背部疼痛,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远期未见骨折椎体高度丢失及上下椎再骨折。结论椎后凸成形术并中药辨证治疗高龄胸腰椎椎骨折,局麻、微创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可靠,避免了卧床并发症,提高了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体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辨证施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8例进行分组研究,采用经皮椎成形术(PVP)治疗的为PVP组,采用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为PKP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PVP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治疗费用均比PKP组少,数据比较,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比PKP大,P<0.05;两组患者术前椎骨压缩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所改善,与术前比较P<0.05;但是术后1个月、5个月、10个月PKP组椎压缩率均比PVP组低,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可观,但是PKP治疗综合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