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扶阳理论指导,探讨扶阳理论在临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辩证论治临证实践。结论扶正与祛邪要动态平衡,在疾病变化过程中矛盾多以阳气为主,“阳主阴从”关系遭到破坏,故是疾病发生关键,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学术理念,提倡临证不离扶阳原则。在辩证论治的原则下推广四逆汤类之应用。

  • 标签: 扶阳理论 四逆汤 临证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蜈蝎止痛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β-阻断剂、阿司匹林、发作期含服硝酸甘油),治疗组加服蜈蝎止痛,对照组加用愈心痛胶囊,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为4.0%,对照组为13.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蜈蝎止痛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 标签: 蜈蝎止痛方 稳定型心绞痛 气虚血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康舒宁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中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0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而对于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胃康舒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人数。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有78%,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胃康舒宁联合西药治疗,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胃康舒宁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术后首次排便后分别予自拟中药方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1000mL熏洗肛门,观察肛缘水肿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肛缘水肿轻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第2,3天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能有效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减轻肛门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切口愈合。

  • 标签: 混合痔 肛缘水肿 中药熏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畅膏治疗COPD稳定期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1月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入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给予肺畅膏治疗。结果肺畅膏治疗COPD稳定期合并抑郁症疗效好,抑郁指数下降。观察组抑郁症状、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肺畅膏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不但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还能减轻患者抑郁症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症 肺畅膏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西药与活血化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TNF-α以及CRP等指标均有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活血化瘀与西药联合的方式有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活血化瘀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活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主症体倦乏力、胃脘疼痛、食少纳差、胃脘痞满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9.16%),组间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应用益气活血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胃黏膜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体征效果较为理想,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虚血瘀证 益气活血 胃脘疼痛
  • 简介: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西医确切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其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多以ESR、CRP、RF等炎性指标监测病情活动,治疗常用NSAIDs及DMARDS,甚至应用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而在传统医学中,RA属痹证的范畴。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腠理空疏,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而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本病多呈慢性、反复性的过程,其本质为本虚标实,肝肾脾虚为本,外邪为标。久病必瘀,久病之人多营卫气血不和,气虚不能化血,血虚不能济气,易成血瘀,形成久病入络。在痹证过程中,由于经脉气血长期不得通畅,在病因作用下,往往产生瘀血,阻于脉络,更加重了痹阻,使气血失荣,而见疼痛麻木肿胀,甚至骨节变形、活动受限。而RA活动期以关节红、肿、热、痛、晨僵为主,与中医热毒致病特点相符,早在唐代,孙思邈就提出“风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热毒流入肢节,深入营血,血脉瘀滞不通”,故现代有中医认为活动期RA病机关键在于湿热毒瘀虚,此五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互为因果1并提出“热毒致痹”的理论2。笔者为山东省五级师承教育,从2013~2015年跟随李有忠老师学习,而李有忠老师从西医免疫学、病理学出发,结合传统医学对痹证的认识,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气虚是发病基础,热毒贯穿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后期毒邪深入经隧骨骼,气血凝涩,痰湿浊瘀胶固而出现关节畸形、废用。治疗上以治以益气清热解毒为主,祛风除湿活血为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益气温经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实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组患者术后予中药益气温经及钙尔奇D口服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钙尔奇D治疗,疗程为3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骨折愈合率及骨密度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温经方能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密度,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益气温经方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切开引流加托毒排脓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88位患有肛周脓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人,研究组为切开引流加托毒排脓治疗肛周脓肿,对照组为单纯切开引流组。结果研究组44例患者全部治愈,首次治愈率达到100%,没有肛瘘形成,治愈时间在6至12天以内。对所有患者治愈后的6个月、1年、2年给予随访,发现没有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首次治愈率达到97.7%,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肛瘘的情况,并给予第二次治疗,治疗后痊愈,对所有患者手术后的1至3年每年随访一次,均没有发现复发情况。结论切开引流加托毒排脓治疗肛周脓肿不仅治疗效果很好,并且有效的结合手术与中医理论,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切开引流 托毒排脓方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清肝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对照组)和益气清肝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复常率以及HBeAg、HBsAg、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ALT复常率以及HBeAg、HBs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9.1%,78.3%,80.4%,7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联合益气清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益气清肝方 拉米夫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射麻止喘治疗轻中度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160例分组,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射麻止喘治疗。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变化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9.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呼气高峰流速(PEF)以及PEF波动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EV1、PEF以及PEF波动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射麻止喘治疗轻中度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性西药,安全性高。

  • 标签: 射麻止喘方 支气管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胃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中医科门诊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兼扶正的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胃苏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胃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胃萎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4—6岁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知识健康教育前的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评价,评估地方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重点乡镇,对4-6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知晓率调查,效果评估;结果学生通过健康教育项目实施,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基线调查比较均显著提高,家庭主妇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不认为有显著性差别。

  • 标签: 地方病 健康教育项目 知识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并探讨其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干预前我院门诊西药房4000份处方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干预后门诊西药房4000份处方为观察组,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原因,并行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处方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结果观察组溶媒不合理,选药不合理、重复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用药方法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用不合理、用药方法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是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主要类型,行干预对策后其不合理用药处方减少,可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不合理用药处方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结合温针灸治疗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腺肌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丸,观察组应用自拟暖宫化瘀结合温针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6个疗程(60天),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自拟暖宫化瘀结合温针灸治疗腺肌症,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暖宫化瘀 温针灸 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0.022×0.028"直丝弓托槽上先后使用0.0l9×0.025"和0.02l×0.025"的方形弓丝对于前牙的唇舌向倾斜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例非拔牙矫治患者中选出10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欠满意的患者,对其使用0.0l9×0.025"和0.02l×0.025"两种丝时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对0.021×0.025"的丝引起的前牙唇舌向倾斜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将0.0l9×0.025"不锈钢丝更换为0.02l×0.025"钛丝2个月后,其引起的代表前牙唇舌向倾斜度的测量指标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使用0.019×0.025"不锈钢丝后,换用0.02l×0.025"的钛丝并使其有一定的作用时间,可以引起前牙唇舌向倾斜度的明显变化。

  • 标签: 托槽 弓丝 头影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研护师健康指导在患者服用膏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膏服用患者数据库,护师经过专业培训后对患者进行服用膏专业健康指导,统计专业健康指导后的服用效果。结果经过膏健康指导的患者人群膏服用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有效情况明显提高。结论在开展膏工作中,除了辩证施治及针对体质开具个性化处方,护师对于服用膏患者的健康指导也非常重要。

  • 标签: 膏方 健康指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治疗细胞性乳腺炎的同时配合使用浆乳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3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分为A、B两组各18例,其中A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使用浆乳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血清激素。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B组总治愈率94.44%高于A组72.22%,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治疗后B组上述数据为(4.59±2.91)mIU/ml、(8.16±6.34)mIU/ml、(18.24±9.04)mg/ml,B组三组数据均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使用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同时,使用浆乳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且较好平稳患者体内激素。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乳方 手术 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