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眩晕程度评分及两组患者手术后空腹血糖含量、用餐后2小时左右的血糖含量、低血糖和感染发生的比例,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临床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常规护理。因此在今后的临床中可以对这种护理干预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合并 高血压 综合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黄巷街道潭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儿童计免接种及时率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2011年北塘区黄巷街道潭社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率进行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对率值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发现0~7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Logistic因素分析显示,接种点距离、接种次多、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5项因素是影响“五苗”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努力提高接种及时率,才能降低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 标签: 计划免疫 儿童 及时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钙药物治疗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7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体征参数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参照组(53.85%),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钙予以治疗,其临床效果较好,患者血脂得以有效控制,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瑞舒伐他汀钙 老年 冠心病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早期肾损害情况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45例,A组为早期肾脏损害患者,B组为无早期肾脏损害患者,选取同期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组进行肾脏功能指标检测和ABPM,分析比较三组临床指标、动态血压情况、ABPM参数与肾功能指标相关性情况。结果A组BUN、Scr、血β2-MG、尿β2-MG、UAER等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动态血压情况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β2-MG、尿β2-MG、lgUAER与动态血压是呈正相关关系。结论ABPM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诊断患者早期肾脏损害情况的重要诊断依据,早期对患者的确诊能够得到及时、合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原发性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诊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使用,减少院感发生,减轻患者负担,特对2013年某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找出问题,寻求对策。方法对某院2013年度抗菌药物消耗总额、品种及所占比例、临床科室使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仍然偏高,一线用药偏少,患者费用居高不下。结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了耐药菌株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160例患者中的实施方式。方法对我院1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并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问题的改善,术后并发症有无来评价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并有较好的心理、生理等方面问题的改善,术中麻醉效果好,术后疼痛减轻,术后并发症减少等良好的实施效果。结论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中的运用,显著增加了患者的安全、舒适感,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关系,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的实施及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舒适护理 妇产科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根据卫生部2005年6月1日实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查验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儿童入托和入学时,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及时对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进行补种。由于大部分教师不是专业人员,不能准确判断儿童是否漏种,学生开学后也不愿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导致查验及补种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和教育部门制定新的工作方法,由接种医生提前查验审核,学生在假期补种疫苗。该方法在基层付诸实施以来,操作简单易行,特别得到当地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接种单位 接种证 暑假 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73例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以不同麻醉方法为依据分组研究组(37例,给予舒芬太尼药物麻醉),参照组(36例,给予瑞芬太尼药物麻醉),对两组麻醉应用效果展开对照。结果给予不同麻醉药物后,研究组37例2例(5.41%)发生不良反应,参照组36例,8例(22.22%)发生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比对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清醒时间等指标,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做麻醉处理时,选取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瑞芬太尼,可在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基础上,确保手术操作流程安全性。

  • 标签: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急诊脑外伤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患有口腔正畸的118例患者,观察所有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前后牙釉质脱矿的情况。结果牙齿矫治前后以及上下颌牙齿的脱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正畸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固定矫治器可以增加牙釉质脱矿的机率。

  • 标签: 牙釉质脱矿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防治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进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孕妇进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心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手术状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出现低血压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积极做好防治护理措施,及时观察产妇的血压、面色、脉搏等变化,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保证母子平安,帮助产妇早日康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常见的感染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因此IFD的治疗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随着诊断标准的更新和新的抗真菌药物的出现,IFD的治疗也在不断进展,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 标签: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侵袭性真菌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提高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为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结果32例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6例症状减轻,2例未见明显效果。结论HD联合HP治疗皮肤瘙痒是目前临床较佳疗效。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112例进行阴道细菌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分别使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阴道细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PCR检验法,阳性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的细菌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各项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使用PCR检验法检测女性患者阴道细菌感染情况的检验效果要比细菌培养法的检验效果要好的多。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检验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前急救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中心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20例,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自行来院进行就诊,而观察组中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为(40.18±6.31)min,治疗有效率为81.67%;而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为(13.59±2.34)min,治疗有效率为98.33%,即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更短,且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时,采取院前急救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疾病死亡率,且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6例心律失常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有34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出院起关键作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护患关系是护理职业中特有的人际关系,它是护士与患者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护理与被护理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是相容双向的人际关系。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护士只有掌握娴熟的沟通技巧,才能正确分析和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良好的护患沟通可增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同时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有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

  • 标签: 护士 患者 沟通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施术后护理措施42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选取的患者通过LC治疗,痊愈的患者有84例,另外有12例患者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成功率为87.5%,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发生率为6.25%,给予其积极的对症治疗,均好转,无1例发生死亡。结论LC具有创伤小、视野广、对患者造成的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金标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胎妊娠对母婴健康状况和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多胎妊娠和52例单胎妊娠孕产妇的并发症、分娩方式、围产儿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胎妊娠者出现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症、中重度贫血和产后出血的情况明显多于单胎妊娠;剖宫产率和围产儿出现早产儿、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和新生儿窒息的情况明显多于单胎妊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和新生儿窒息)。结论多胎妊娠对孕妇和胎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和时机,做好抢救准备,以保证母婴的安全。

  • 标签: 多胎妊娠 分娩结果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诊治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方法住院患者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诊断肺炎,根据卫生部制定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路径疗程进入路径,并将临床路径表,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临床路径评分表,临床路径满意度调查表附在病例中,定期进行评估及数据分析,不断改进,以我院呼吸内科住院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路经应用前,收集住院CAP患者100例,平均年龄60+-1岁,应用临床路径后连续收集住院CAP患者100例,平均年龄60+-1岁。结果临床路径应用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路径应用组初始治疗72小时有效率,24小时病原学采集率(90%)较对照组采集率(40%)等有显著提高,临床路径应用组病死率,30日再住院率(0%),平均住院费用等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AP药物规范化治疗明显提高。结论在CAP住院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进行诊疗活动可显著改善医疗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路径 平均住院日 病原学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