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可吸收材料聚-D,L-乳酸﹙PDLLA﹚腰椎间融合器植入椎体后,在降解过程中的变生物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将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通过手术植入到犬椎体,经过12、24和36周后分别取材,测定不同时间椎体的轴向抗压强度和抗扭转强度。结果轴向压缩载荷实验显示术后12周,实验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术后24周显示,实验组的抗压强度显著下降﹙〈0.05﹚,对照组的抗压强度有所上升,但不显著﹙〉0.05﹚,实验组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术后36周显示实验组抗压强度无显著性下降﹙〉0.05﹚,实验组的抗压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05﹚。抗扭转实验显示,术后12周,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术后24周显示,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显著下降﹙〈0.01﹚,对照组的抗扭转强度有所上升,但不显著﹙〉0.05﹚,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术后36周显示实验组抗扭转强度无显著性下降﹙〉0.05﹚,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高分子材料PDLLA的椎间融合器在植骨融合过程中,其力学强度逐渐下降,但在植骨融合部位获得牢固融合前,能维持较高的力学强度,保证了植骨融合的顺利实现,同时由于其最终降解吸收,不会对骨的生长产生应力遮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标签: 腰椎间融合器 可吸收材料 生物力学
  • 简介:光流法是一种可变形图像配准方法,已用来配准CT图像、四维CT(4D-CT)图像、锥形束CT(CBCT)图像、磁共振成像(MRI)图像、MRI/CT图像、PET/CT图像、SPECT图像。文章描述了光流法在放射治疗图像配准中的应用。这种技术可以使放射治疗更加有效地杀死癌细胞,同时使正常组织毒性反应更少,提高肿瘤靶区勾画的精确性,进而使肿瘤放射治疗更精确。

  • 标签: 光流法 图像配准 放射治疗
  • 简介:本文回顾了50年来有关QRS波群的时域分析中高频成份数量、分布部位和形态的研究概况之后,指出高频切迹数量的多少,可灵敏地反映心肌电活动的异常与否,可用于临床,作为一项诊断心脏疾患的辅助检查手段。若将QRS波群上高频成份出现的部位、形态与数量结合分析,可提高对心肌梗塞、高血压心脏病和心肌炎的识别率。另外,高频切迹数量的变化还不失为临床治疗中,疗效评估和病情转归的一项检测指标。

  • 标签: 高频切迹 冠心病 冠脉造影 连续高频段 心肌炎
  • 简介:研究了5-AZA、AngII及其联合诱导人心脏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和提高分化率的方法。经患者或家属同意,从心外科手术中获取人心脏右心耳组织,Ⅱ型胶原酶消化、培养、传代,选用P2-P8细胞与心脏干细胞抗体CD117(c-kit)结合后,经流式细胞仪无菌分选纯化心脏干细胞,对分选纯化后的c-kit+CSCs进行培养(见前期试验)。选取无菌分选纯化后c-kit+CSCs进行诱导、分化实验。实验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普通心脏干细胞培养液)、5-AZA诱导组、AngII诱导组、5-AZA和AngII联合诱导组。4周后用WesternBlotting测定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cTnI、Cx43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分化率。人心脏干细胞诱导4周后,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四组均有cTnI、Cx43表达,对照组表达最弱,5-AZA和AngII联合组表达最强。人心脏干细胞诱导4周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分化率,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27.86±4.52)%、5-AZA组(52.71±7.40)%、AngII组(40.48±7.02)%、5-AZA和AngII联合组(64.74±6.11)%;四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AZA、AngII均能诱导人c-kit+CSCs分化为心肌细胞,5-AZA和AngII联合诱导的心肌细胞分化率高于5-AZA、AngII单独诱导方案。

  • 标签: 人心脏干细胞 分化 心肌细胞 5-氮杂胞苷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8年11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31例(33侧)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10月-4岁,平均1.8岁。左侧10例,右侧23例,双侧2例。按照Wassel分型,其中Ⅰ型1侧,Ⅱ型7侧,Ⅲ型1侧,Ⅳ型20侧,Ⅴ型1侧,Ⅶ型3侧,双侧拇指多指畸形中,一侧Ⅱ型,一侧Ⅳ型2例。有一例患者一侧Ⅶ型,对侧是单纯三节拇畸形。入院后行个性化手术治疗,针对不同的分型采用相应的方法切除异常的骨和软组织,进行拇指外展功能重建。结果所有的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平均术后3-7天出院,没有出现伤口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6月-4年)。X线片复查,对于有截骨矫形的患者,平均术后6周骨性愈合。患者拇指外形比健侧略小,外展功能,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Tad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6侧,良6侧,差1侧,优良率96.9%。结论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者应根据具体的病理情况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式,在矫正外形的同时,重建拇指的功能,手术时机在1岁左右为宜,在患儿开始发展拇示指捏持功能前进行,有利于拇指功能恢复。

  • 标签: 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 个性化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手功能
  • 简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疾病和老年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有效手段,在临床研究中,无菌性松动和假体周围感染是造成假体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良好的骨整合性是使假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骨整合能力是骨组织工程研究关注的热点。纳米银粒子(silvernanoparticles)的抗菌能力备受推崇,它可以有效减少假体周围感染;同时有研究指出它还具备一定的促成骨能力,这将对无菌性松动有改善作用。以上优点使纳米银改性种植体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纳米银改性种植体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环境监测 数据 可靠性
  • 简介:采用高压静电法制备磁性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Minitab全因子实验考察不同制备条件对微胶囊形貌、粒径分布及破损率的影响。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模型药物,考察磁性微胶囊的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性能,并初步研究磁性微胶囊的靶向性。

  • 标签: 磁性微胶囊 高压静电法 壳聚糖 包封率 载药量 靶向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静力位正常骨盆在垂直载荷下的生物力学情况,为骨盆骨折各种生物力学测试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5具骨盆标本应用应变电测法,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对正常国人骨盆应变分布、刚度及位移进行测定,采集8个反复1500N载荷情况下骨盆的各个部位的应变值进行比较。结果骶髂关节处应变最大,骨盆能承受2000N以上的载荷,在8次1500N的反复载荷下,骨盆的刚度和应变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垂直载荷下,骶髂关节处应变最大,为骨折的好发部位,正常骨盆的极限失效点在2000N以上,1500N的垂直载荷位于骨盆的弹性区间之内。

  • 标签: 骨盆 生物力学 静力位 应变
  • 简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在脑组织形态学改变、血液流变学、脑微循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针刺 实验性脑缺血
  • 简介:探索烟酒成瘾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及成瘾机理。基于烟酒成瘾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分别提取吸烟成瘾与饮酒成瘾样本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根据其对应的生物过程对成瘾机理展开研究。吸烟成瘾的特征基因数量为197,饮酒成瘾的特征基因数量为77,七条基因在吸烟和饮酒特征基因中均有出现。TMEM53基因和TLN2基因的表达量对吸烟与饮酒均成明显的负相关;IGFBP7、FN1、HNRNPA2B1、FLJ59422、SYNJ1基因对吸烟与饮酒均成明显的正相关。其中TLN2、FN1、IGFBP7、HNRNPA2B1均与癌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故烟酒成瘾可能对癌症的发病和治疗产生影响。

  • 标签: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表达数据 方差分析 吸烟成瘾 饮酒成瘾 生物过程
  • 简介:本文介绍了羟基磷灰石的组成、性质、结构,讨论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及陶瓷的主要几种制备方法,对各种方法和制备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制备 陶瓷 纳米粉体
  • 简介:人工髋关节假体的磨损不仅能造成关节假体本身的破坏而引起机械性失败,还能产生大量磨损颗粒(weardebris)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osteolysis).无菌性松动的病例行翻修手术时,在骨与假体之间可见一层纤维结缔组织-界膜(interfacemembrane).1983年Goldring等[1]首先对其进行了描述,并证实该界膜组织具有产生骨吸收因子PGE2和胶原酶的能力.通过对界膜组织的大量研究发现,界膜组织中存在大量假体磨损颗粒.目前认为,这些磨损颗粒是引起局部骨溶解,继而导致假体松动的重要原因.任何人工髋关节的制造材料经磨损后都能产生磨损颗粒并出现在界膜组织中,而其中以高分子聚乙烯的磨损颗粒数目最多且生物活性最强,成为假体无菌性松动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髋假体高分子聚乙烯磨损 研究进展 人工髋关节 无菌性松动
  • 简介: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90例肝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63例,女性27例;年龄13-81岁,平均年龄47.7岁。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5组,即1-7d组、8-14d组、15-21d组、22-28d组、大于28d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留置1-7d组46例患者,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率为23.9%;8-14d组56例患者,不良反应19例,不良反应率为33.9%;15-21d组25例患者,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率为44.0%;22-28d组41例患者,不良反应18例,不良反应率为43.9%;大于28d组22例患者,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率为54.5%。渗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各组间无差异。结论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留置时间相关,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并发症呈增加趋势,留管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4d,是否延长留置时间取决于临床工作中患者实际情况。渗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留置时间无关。

  • 标签: 人工肝 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时间 血液净化
  • 简介:目的利用壳聚糖固化液和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头孢曲松钠,研制一种新型的抗菌生物陶瓷。方法使用壳聚糖固化液将磷酸钙骨水泥与头孢曲松钠共混制备抗菌生物陶瓷,根据头孢曲松钠的紫外吸光度-浓度标准直线研究生物陶瓷中头孢曲松钠的体外释放。微生物法测定生物陶瓷体外抑菌效果。利用大鼠污染骨缺损模型,研究其体内抗感染作用。结果2.4ml壳聚糖固化液与0.1g磷酸钙骨水泥固体及10.4mg头孢曲松钠混合,在60摄氏度100%湿度下固化24h得到的抗菌生物陶瓷体外头孢曲松钠体外持续释放1W均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大鼠白细胞计数和组织切片证实污染缺损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炎症反应轻微。结论复合头孢曲松钠和壳聚糖的磷酸钙骨水泥陶瓷具有良好的抑菌抗感染作用。

  • 标签: 壳聚糖 头孢曲松钠 生物陶瓷 抑菌
  • 简介:探讨各种生理指标与不同眩晕证型之间的关系.观测年龄和血压、生化等指标的变化.不同眩晕证型与年龄的关系密切,肝阳上亢主要发生在年龄偏小的患者,而痰浊内阻发生在年龄偏大组,肝阳上亢患者常见血压升高,肾精不足则主要是血压降低,观察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有助于不同眩晕证型的临床诊断.为了观察不同眩晕证型与生理指标的变化,本研究对199例不同眩晕证型患者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了组间分析.

  • 标签: 生理指标 证型 指标变化 临床诊断 年龄 血压
  • 简介:据AmpsK2011年11月27日(NatBiotechnol,2011Nov27.doi:10.1038/nbt.2051.)报道,在国际干细胞研究组织倡导下,来自中国、英国、新加坡、伊朗、美国、以色列、瑞士、瑞典、韩国、澳大利亚、捷克、巴西、印度、日本、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荷兰和芬兰等19个国家的人胚胎干细胞科学家携手合作,开展了一项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胚胎干细胞遗传变异研究

  • 标签: 人胚胎干细胞 遗传变异 澳大利亚 NOV 新加坡 以色列
  • 简介:近年来,以钛合金为主的骨骼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中,植入体的腐蚀磨损和骨整合能力不足是造成其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最终可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植入体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多孔钽拥有良好的理化性质,耐腐蚀和抗磨损性能出色,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孔结构可以促进新骨的长入和成骨细胞的增殖,从而提高骨整合能力。并且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多孔钽更加优良的性能和功能,扩展了其临床应用。本文将针对多孔钽的理化/生物特性及其骨整合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多孔钽 生物相容性 骨长入 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