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研究情况,就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对比结果没有统计蹙额参考价值(P>0.05),治疗后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参考价值(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数据对比结果也具有统计学参考价值(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为患者病情干预提供帮助,所以能够将其应用到临床。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胸腰椎压缩性骨 经皮椎体成形术 抗骨质疏松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应用中医体疗与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90例胸腰椎OVCF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增用中医体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体疗与PVP术式联合对胸腰椎OVCF患者的疗效良好,可改善其功能障碍与疼痛水平,提升整体疗效。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医体疗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18年6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n=80)。试验组采取改良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取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ODI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射线暴露量和手术耗时与VAS评分改善情况: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关于骨水泥注入量:2组数据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ODI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低至(24.16±2.08)分,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27.83±3.01)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的腰椎功能更好(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用改良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的手术耗时更短射线暴露量更少,疼痛感减轻更加明显,腰椎功能改善更为迅速。

  • 标签: 改良椎弓根旁入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伤椎植骨与不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辅助药物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5月纳入的90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展开研究,依照伤椎植骨和不植骨情况将其分为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椎弓根钉棒系统辅助药物治疗,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植骨组疼痛评分低于非植骨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

  • 标签: 伤椎 椎弓根钉棒系统 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腰椎骨折患者48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4例,使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24例,加以补肾健骨汤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椎体情况、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腰椎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其椎体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腰椎骨折 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补肾健骨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质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与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6月至2018年6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4例为对象,随机分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n=32)与采用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治疗实验组(n=32),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椎体中柱高度恢复率以及后凸矫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有利于脊椎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改良术式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复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优化改良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活动受限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示:两组患者相比较手术前,术后3月、6月、12月活动受限情况及腰背部疼痛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改良术式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活动受限及腰背部疼痛症状,减少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明显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优化改良术式   椎体稳定性  再骨折   卧床所致并发症  生活质量   死亡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邻近椎体骨折、伤椎再骨折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为病例搜集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KP组22例和PVP组23例,分别行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cobb角度、伤锥前缘高度及其邻近椎体骨折、伤椎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PKP组cobb角度小于PVP组,伤锥前缘高度高于PVP组(P<0.05)。两组邻近椎体骨折、伤椎再骨折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PVP相比,PKP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原发性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 邻近椎体骨折 伤椎再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