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包炎的内科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包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内科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科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包炎 内科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抗菌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比较常见,但临床抗菌类药物的使用现状仍然有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使得病患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临床疗效不够显著,不良反应增加,以至于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对此需要探究一个合理且经济的抗菌药物。通过抽查病历来评价临床使用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分析不合理使用药物的表现的原因,从而探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抗菌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给药和选择药物的不正确、药物剂量使用不当等。

  • 标签: 抗菌类药物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7年我院收治的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24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疾病,细致全面的治疗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血液标本100份作为本次研究样本,100份血样标本均来自我院进行各项血检查的患者,对100份血液进行分析,将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类,对标本进行分析。结果对100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其中存在不合格的血样标本有46份,分别有以下原因采血量不准确、溶血、脂浊、凝血、标签错误、采血位置不当、延时送检;以采血量不准确最为常见,其次为脂浊、溶血、凝血、采血位置不当、标签错误、延时送检。结论临床上各种血液标本从抽血直至检验的过程中,多种因素均会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其中不合格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采血量不准确,通过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优化采血以及送检各个流程,可有效的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出现,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不合格临床血液 常规检验 标本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他汀类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随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4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肺炎的治疗方式进行探究分析,并根据每个老年患者治疗的情况进行临床肺炎治疗的特点分析。方法在我院就诊老年患者内选取的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情况按照1比1的方式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分组,每组患者各25例,安排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治疗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在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患者达到了84.0%,观察组患者则高达96.0%。两组患者的结果对比发现差异比较明显,呈现出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肺炎患者而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更加有效,可大幅度改善患者病情1,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老年肺炎 临床特点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痰涂片结合痰培养在临床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住院且留痰送检进行致病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的患者共计560例,将送检痰样本采取痰培养,痰涂片结合痰培养两种检测方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痰培养组检出致病菌率为46.43%,而痰涂片结合痰培养检出致病菌率为70.89%,痰涂片结合痰培养的致病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痰培养(P<0.05)。结论痰涂片结合痰培养具有更高的致病菌检出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可靠的诊疗数据,值得推广。

  • 标签: 痰涂片 痰培养 季也蒙假丝酵母菌 肺炎克雷伯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疗法在临床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又施予中医辨证疗法,对比二组患者血压的控制状况。结果经过治疗,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都低于治疗以前,且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过程中应用中医辨证疗法能够更好地控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高血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