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关键。易在工作中被忽略而导致检验偏差的事件发生,本次研究就临床标本的采集、保存,试剂在检测前的准备,对检验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标本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检验结果中会造成影响多种因素,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人员需在临床工作中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临床检验中的每个环节,同时也提高服务和业务水平,确保免疫检验的高质量,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正确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的了解健康教育在预防免疫接种中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在小儿预防免疫接种过程中的前、中、后各个环节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及有效的护理方法,确保预防免疫接种的安全性。结果针对小儿及其家长的预防免疫接种全程化健康教育较好的保证了预防免疫接种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免疫接种的顺应性及安全性。结论对小儿预防免疫接种进行前、中、后全程化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和顺应性。

  • 标签: 预防接种 健康教育
  • 简介:问:医生建议我尽可能母乳喂养,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抵抗力更强。是这样吗?答:百分之百正确!因为母乳喂养对免疫有双重好处。一个好处是,妈妈的奶水能够将她体内的抗体传递给宝宝。而且奶水中的抗体有一个优点:能直接被宝宝吸收。第二个好处是,母乳喂养有助于妈妈和宝宝建立起安全、稳定的亲子关系。而宝宝的精神好,就能够建立起更强的免疫系统。

  • 标签: 免疫力 母乳喂养 亲子关系 免疫系统 抵抗力 抗体
  • 简介:医学昆虫除通过叮咬给人造成机械损伤外,还能给人传播多种疾病,其危害相当严重。目前对医学昆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杀虫剂,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不仅使昆虫产生了抗药性,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研究新的昆虫防治方法成为当务之急。用免疫学方法防治医学昆虫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媒介昆虫的免疫防治方法主要是开发抗昆虫疫苗。

  • 标签: 免疫防治 媒介昆虫 化学杀虫剂 医学昆虫 免疫学方法 机械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员流动性明显增大,卫生防疫工作面临极大困难,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建立一个全面专业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更好的为广大儿童提供高效的卫生免疫服务。因此应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我国免疫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健全高效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

  • 标签: 卫生防疫 免疫规划 管理模式
  • 简介:氟中毒对机体的作用是广泛的,非特异性的。不仅可造成骨骼和牙齿的损害,也可造成机体其它器官和系统的损害。氟化物小剂量、短时间应用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而大剂量、长时间染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则明显抑制,并可使细胞因子活性受到抑制。本文从氟对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的释放等方面的影响及对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氟中毒 免疫器官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 简介: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中央临床学院糖尿病系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眼部也存在免疫细胞。这一发现有望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疗法。研究人员发现具有抗病功能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存在于人的视网膜中,而调节性T细胞可以修补受损的视网膜血管。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免疫细胞 眼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性视网膜病变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嘉祥县自开展计划免疫以来,已连续20余年无白喉疫情。为了解该县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客观评价免疫预防效果,预测流行趋势,为消除白喉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9月我们对该县438名健康人进行了白喉免疫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免疫水平监测 健康人群 白喉 测评 免疫预防效果 预测流行趋势
  • 简介: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患儿愈后免疫接种,完善特殊儿童的最佳免疫策略,消除免疫空白。方法收集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1年管理的肛周脓肿患儿16例,对其发生、局部症状消失、免疫功能恢复、预防接种的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肛周脓肿患儿局部症状消失之后的较长时间免疫功能仍未达到参考范围。结论儿童患肛周脓肿是一种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可能与抗体产生能力不足或紊乱有关系,预防接种医生应暂缓患儿的免疫接种,尤其应该推迟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接种时间,必要时改用灭活疫苗。

  • 标签: 肛周脓肿 免疫功能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进行对策的指定工作。方法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集了我院免疫实验室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及与检验相关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由于所进行的回归分析工作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验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的工作素质、实验室温度及湿度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检验结果有着深刻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表明,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我院在进行临床免疫检测的过程中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提升,检测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工作,以促进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影响临床免疫 检验质量 原因
  • 简介:摘要免疫规划工作是一项长远、系统的工程,其作用效果往往要在远期才能显现,所以做好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文献研读法归纳总结出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及经费因素、免疫规划管理因素和免疫规划业务工作,并采用专家意见法为各因素及细分指标赋予权重分数。得出的因素权重表可以用于后期的评价和改进工作,有利于疾病防控管理能力的提升。

  • 标签: 免疫规划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的几率大,传播途径多。抗病毒免疫因病毒具有生物学特征,所以在大多数免疫中情况占主导地位。本文介绍了病毒感染类型,说明了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阐述了抗病毒免疫的具体体现。

  • 标签: 病毒 感染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婴儿麻疹发病主要原因分析,总结经验,进行免疫策略。方法2015年3-4月期间发病婴儿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论婴儿麻疹发病主要原因与原发性免疫失败、胎传抗体过早消失、婴儿初免月龄内发病、接种不及时和接种技术不规范等因素有关,免疫对策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提高人群免疫覆盖率阻断麻疹野病毒循环,提高大年龄组儿童的接种率来保证<8月龄婴儿不至暴露于麻疹感染中;将育龄期妇女的麻疹疫苗接种纳入控制婴儿麻疹的措施。

  • 标签: 婴儿麻疹 发病原因 免疫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地区2012年1月~2014年12月已经实施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的社区以及尚未实施该管理模式的社区免疫疫苗接种资料,比对研究组(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以及对照组(常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接种率以及异常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2012年免疫疫苗接种率为97%、2013年为98%、2014年为98%,平均疫苗接种率97.7%,与对照组2012年89%、2013年90%、2014年91%、平均接种率90%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上研究组2012年9.3‰、2013年8.5‰、2014年4.7‰,平均不良反应率7.5‰,同期对照组2012年19.1‰、2013年18.4‰、2014年12.5‰,平均不良反应率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并降低其不良反应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计划免疫疫苗 管理模式 疫苗接种率 不良反应率 异常反应
  • 简介:摘要强化免疫工作是我国为加强儿童基础免疫,消除免疫空白,保证群众健康,预防传染病暴发而采取的一项免疫措施。强化免疫工作儿童是重点人群。由于儿童年龄小,心理不成熟等特点,加强强化免疫工作中儿童的心理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强化免疫 儿童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提高预防免疫接种率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6月期间在我疾控中心接种疫苗的人数进行统计,期间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宣传,另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疫苗接种人数进行统计,期间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对两个时间段的疫苗接种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进行比较。结果由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得知,在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后,免疫规划接种率有一定的提高,且家长对于免疫规划接种相关知识有更好的了解。结论加强相关预防免疫接种知识以及健康保健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能够有效的提高预防免疫规划接种率。

  • 标签: 免疫规划 接种率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