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纳洛酮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的应用。方法将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100例住院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组64例,常规组36例,所有病例均按照目前公认的常规治疗方案首先进行治疗,应用纳洛酮组在常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05mg/k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ml中进行静脉推注,每天2~4次,连用7天。结果应用纳洛酮治疗组64例有效率为90.62%,常规组36例有效率为69.44%。两组之间的有效率在经过统计学处理后计算出P值<0.05,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疗效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组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肝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住院的292例各类型心衰病人并发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胆红素监测结果TB增酶学增高情况ALT88例(30.14)、AST46例(15.75%)、LDH52例(17.81%)、GGT55例(18.84%)、ALP19例(6.51%)。高89例(30.48%);胆红素监测结果TB增高89例(30.48%);蛋白代谢监测结果TP降低48例(16.44%)。结论本组病人肝功能检测结果充分说明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对肝功能损害的现象,主要表现肝功能轻度异常,肝脏酶学及胆红素轻度增高,部分病例ALB明显降低,GLB明显增高,A/G倒置,造成不可逆的肝脏病理损害,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严重影响了病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而消化道症状则不明显,黄疸与症状及体征也因心衰症状突出。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病人的急诊急救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在本院接收的急性脑出血的病人中随机选择60例实施研究分析。针对这些病人的病情给予积极急救,护士采取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且严格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同时将每项准备工作做好。结果这些病人在经过专业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干预之后,其中51例病人痊愈,8例病人留残,1例病人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针对脑出血病人实施急诊急救和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并且大大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为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止血,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术后癫痫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抗癫痫的药物进行治疗,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对本组80例患者,进行临床药物治疗以及护理,显效为45例,显效率为56.25%;有效为29例,有效率为36.25%;无效为6例,无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2.50%。结论对脑出血术后癫痫的患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采取预防的措施,并进行护理,有助于减少发病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术后癫痫 预防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20例前置胎盘需剖宫产的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术中采用常规止血措施为对照组,除了采用常规止血措施外,术中采取延长胎盘娩出时间,改良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适时采取子宫动脉上行支缝合术等方法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仍可以采取延长胎盘娩出时间,但方法需得当,改良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适时采取子宫动脉上行支缝合术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 术中出血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系统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措施58例患者中治愈35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止血时间,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功能性子宫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临床中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脑出血在神经内科中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发病快,死亡率高,预后差,因此对患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伤。此次根据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了探讨研究。

  • 标签: 脑出血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的方法,观察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标签: 脑出血 早发性癫痫发作 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产后出血状况的原因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并就其对应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通过由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结果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出血过多无法止血而进行子宫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其余经过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手段的有效支持使得患者的产后恢复良好。结论产前做好临产的各项检查,确保各项指标正常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排查可能诱发产后出血的各项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密切注意生产过程,积极准备产后出血情况的出现,将孕妇的产后出血率降到最低。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对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脑出血患者呼吸道的管理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80例脑出血患者呼吸道管理进行研究。结果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结论对重型脑出血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的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

  • 标签: 脑出血 呼吸道管理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患者的诊断及处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1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诊治方法过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以宫缩乏力为主(占比为70.4%),胎盘因素占比22.6%,软产道裂伤占比4.3%,凝血功能障碍占比2.6%。全部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抢救成功。结论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的急症。及时诊断并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产后大出血

  • 标签: 产后出血 DIC 诊断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针对不同病因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 分娩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鼻内镜在门诊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2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传统鼻腔填塞法治疗的患者有1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鼻内镜诊治的患者有17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治愈情况、治疗费用及治疗疼痛程度。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一次性治愈7例,治愈率为46.67%,观察组一次性治愈15例,治愈率为88.23%;对照组的治疗费用为(1098.56±912.53)元,观察组的治疗费用为(560.82±452.56)元;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反映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有11例,占73.33%,观察组仅有6例,占35.29%。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诊治鼻出血具有治愈率高、治疗费用低、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门诊 鼻出血 鼻内镜
  • 简介:目的:分析在对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出血时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进行阴道出血彩超诊断和刮诊的患者病例中选出58例,分析其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经过对患者病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经两种诊断结果的对比,医生对于患者病情的确诊结果没有较大的差异性。58例患者中患有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其子宫内膜厚度均超过正常值,差异明显。同时具有恶性病变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0的例数大于良性病变患者。结论:利用彩超多普勒技术诊断绝育后子宫出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时其也是子宫内膜厚度5患者诊断的首选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绝经 阴道出血 彩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分析2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60%)位于上消化道;8例(40%)位于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占45%,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16%)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2%)、肿瘤(8%);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和炎症性病变,分别占55.%和16%。结论消化道出血的部位以上消化道多见,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而下消化道出血则以瘤多见。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病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取石术后再发胆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1年~2010年收治胆道取石术后大出血16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3例,再手术治疗3例。结果16例术后大出血中,多次胆道手术11例(68.75%);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者2例(12.5%);治愈14例;死亡2例,死于循环衰竭,肝功衰竭及并发DIC。结论胆道取石术后大出血,经奥曲肽等综合治疗后止血率高。

  • 标签: 奥曲肽 胆道取石 术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型出血热的护理措施,以优化护理方法,加强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32例危重型出血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其护理措施。结果32患者中出现1例死亡病例,其余患者均康复痊愈,未发现肺部感染以及口腔霉菌感染等病菌感染。结论对危重型出血热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疾病的治愈和患者的恢复。

  • 标签: 危重型出血热 临床护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