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在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厅里回荡,那是北京的听众对18岁的郎朗与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精彩的合作演出的真诚回报.内行的听众对那首在重大音乐会上,并不常被人演奏的门德尔松,却在郎朗的手下被演绎得如此宏大和富于生命力而感到惊异,但更多的人为年轻的中国钢琴家在世界乐坛上闯出了一片天地而骄傲、自豪!

  • 标签: 钢琴家 郎朗 音乐艺术 音乐创作 艺术成就
  • 简介:<正>高丽乐起源于古代朝鲜,流传于中国和日本。中国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和十部乐中均存高丽乐。日本仁明天皇在位时(833~849),将外来音乐分为左方乐和右方乐两大类。左方乐又称唐乐;右方乐即高丽乐。编成于1171年的日本筝谱集《仁智要》共十二卷,其中的第十一卷题为“高丽曲”,收入了31首乐曲。在高丽乐中也融合了唐乐、渤海乐和西域乐等外族音乐。因此,通过解译和考释《仁智要·高丽曲》来抓索高丽乐的源流,对于研究古代朝鲜、中国、日本、渤海和西域的音乐义化,以及它们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音乐文化交流 西域音乐 十部乐 结构图式 拍子 外来音
  • 简介:我回忆起好几年前,我还在读研究生时,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全神贯注,集中精力,练琴、写论文、教学,有太多事情要做,努力抓紧时间,急于把一切事都做完。我模模糊糊的还记得,那天有一位客人到学校来讲课,但在我的日程里,已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空隙,哪儿还顾得上去听讲。再说,我已经是个研究生,该知道的事情都已经知道了,是吧?

  • 标签: 钢琴教学 钢琴教育家 访谈录 韦斯特 愉快 威廉
  • 简介:杨民康教授邀请我参加贵校这次举办的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讨会的时候,说能否借此机会另外找一个时间跟同学们互动一下。听到了"互动"这个词,原本是想用座谈会,就是交流的形式跟大家很自由地探讨一些音乐学术问题的,但是民康说学校还是希望我能给一个比较正式的讲座。今天虽然是我坐在上面,你们坐在下面,看似是一个正规讲座,但是我不想搞得太严肃,希望在较为轻松自如一点的气氛中,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学术研究 教授 讲演 认知 无知
  • 简介:比赛开幕式后的宴会上,我正好坐在钢琴大师魏森伯格(AlexisWeissnberg)旁边。席间有几位显然不是选手的年轻人绕过了所有的中外评委,径直走到魏森伯格身边。他们手持比赛纪念册及魏大师录制的CD请他签名。魏森伯格是外国评委中最早一个到达北京的,一下飞机就宣布要连睡54个小时来倒时差。果然他一连数日足不出户,但直至比赛开始后的若干天里,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似乎还是不太好。我和周广仁先生暗暗发愁,这种状态怎么访谈?周先生为难地说:“他讲话的声音这么小,讲话又快,我简直听不清他说话。连他的‘大师班’我都怕翻不出来呢。”12月9日,评委集体游览长城,魏大师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那天天气晴朗,阳

  • 标签: 保加利亚 钢琴家 魏森伯格 访谈录 1999年
  • 简介:京剧在什么时候形成?由于早期皮黄戏工尺谱流传甚少,其音乐形态无从对比考察,因此只能依据这样两个要素进行判断:即在什么时候一些传统京剧剧目开始大量出现,以及涌现出一批表演这些剧目的演员,则可以断定此时为京剧成形之日。这就依赖于保存这些信息的史料文献的记载,如《燕兰小谱》等各种花谱,以及类似《都门纪略》这样京城旅游指南类大众读物。我们

  • 标签: 中心考察 京剧形成 京剧旦角
  • 简介:塔马什·翁格(TamasUngar)教授是评委会中比较年轻、健壮的一位,脸上总是带着开朗的笑容。他抓紧一切时间锻炼身体,不论赛事多么紧张,从贵宾楼饭店到北京音乐厅之间,他总是徒步往返的。12月8日早餐后,我们抓紧时间,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访谈。鲍:您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首先请谈谈您学习钢琴的经历。翁:我出生在一个喜爱音乐的家庭中,我家不但有钢琴,父母还经常听音乐会、看歌剧。在这样的环境里,我4岁就被选上参加了儿童音乐小组,这个音乐小组后来就成为“科达伊音乐学院儿童班”。鲍:那时您就开始弹钢琴了吗?翁:不记得了。可能是唱歌、打节奏、跟着音乐走路什么的。记得我是5岁开始学钢琴的,

  • 标签: 匈牙利 钢琴家 翁格 访谈录 1999年
  • 简介:想要实现在比赛期间采访10位外国评委的愿望并非易事。因为10天的赛事中,有两天是从早到晚三个单元都有比赛的。而且最后一天,虽然正式的比赛已结束,对评委来说,却是最“饱和”、劳累的一天:既要参加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的颁奖仪式、宴会,还要出席少年钢琴家和6位获奖者的两场音乐会。但是凯沫林(Karl—HeinzKaem-merling)教授还是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在利用音乐会后回到宾馆的间隙,慨然挤出了半小时给我。虽然我严格遵守了“30分钟访谈”的诺言,使这次访谈成了所有访谈中最短的一次,但凯沫林教授还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些问题。我想这首先归功于他的德国式的严谨思维,同样还要归功于也已极度疲劳的周

  • 标签: 德国 钢琴教育家 凯沫林 访谈录 1999年
  • 简介:普妮娜·萨尔茨曼(PuninaSalz一man)是以色列“钢琴界第一夫人”,是一位早年跟钢琴大师阿尔弗雷德·科尔托学习过的神童。现在既是著名钢琴演奏家,又是以色列鲁宾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她是我非常想采访的一位,但对她的采访却十分困难。因为她在比赛结束后,立即要开4套曲目完全不同的音乐会。因此她把比赛的空余时间几乎全部用来练琴了(组委会给每个评委都提供了一台钢琴)。我们的访谈也就一推再推。直至12月12日晚比赛最后落下帷幕的那一刻,我几乎对采访彻底失去希望了。因为在经过了从贵宾楼评委驻地──中国大酒店(颁奖仪式、宴会)──北京音乐厅(少年钢琴家音乐会)──世纪剧院(获奖者音乐会)──贵宾楼

  • 标签: 以色列 钢琴家 萨尔茨曼 访谈录 1999年
  • 简介: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明确了任务增强了信心──全国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学习班部分学员座谈录在全国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学习班6月12日召开的总结座谈会上,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畅谈了学习心得、体会,提出了对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是部分学员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录。...

  • 标签: 艺术教育 美育学 美育工作 学习班 学员 教育思想
  • 简介:作者在完成人民音乐出版社重点科研项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分卷"少数民族音乐卷"之际,对其科研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问题,发表个人看法.作者不仅将科研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视为是科研工作者一项必具的"基本功",同时亦将提高到树立优良学风的层面来加以认识.

  • 标签: 科研 资料 文献 学风
  • 简介:在2012年"利兹国际钢琴比赛"上,22岁的中国青年钢琴家孙嘉言荣获第三名,这也是中国钢琴家在这项历史悠久的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虽然在孙嘉言十二三岁时,我就听过他弹琴,而且觉得他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这次的比赛中,感到他在台上真的有点儿大钢琴家的"范儿"了。

  • 标签: 青年钢琴家 访谈录 国际钢琴比赛 音乐 意味 中国
  • 简介:当传统“师徒式”教育与现代化教学理念渐行渐远之时,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师范大学泰乐教师斯拉帕柴·甲德恁1仍恪守着“堂上是师傅,课下是父亲”的育人理念,沿袭着“不依乐谱,手口相传”的教学手段,日复一日地坚守在一套看似刻板却出奇高效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斯拉帕柴就其音乐生活的谈话,是对上述教学理念与态度最好的注解。

  • 标签: 泰乐教师 斯拉帕柴 教学理念 态度 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