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探讨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基础,考察音乐表演美学的基本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音乐的存在方式特别是音乐在表演中的存在方式、音乐作品的本体构成、对古代作品的二度创作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判断音乐表演质量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本文认为音乐表演应把握作品的"同一性"内核,在此前提下进行合理的二度创作,实现富有生气的表演:为此表演者应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研究和体验作品的精神境界和美学趣味,并吸取音乐表演美学的研究成果,作为表演的基础或依据.

  • 标签: 音乐作品 存在方式 表演 二度创作基础 本体论 音乐表演
  • 简介:本文认为:在认同现象学哲学美学理论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音乐存在方式,理解音乐作品的存在,主要涉及问题包括:1.纯意向性对象概念,2.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不同类别,3.先验问题,4直觉问题。

  • 标签: 现象学哲学美学 音乐作品存在方式
  • 简介:“人”与“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两种体系的存在与启示修海林序中国音乐教育以及相关的历史研究、中西比较研究等问题的讨论,除了常涉及到音乐上中西、古今、雅俗等问题外,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便是音乐教育体制的选择和建立。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欧美或者其它文化区...

  • 标签: 音乐教育 蔡元培 音乐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 学校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
  • 简介:文章通过在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特定视角下,以国人乐评写作意识、写作状态作为理解、关注对象的出发点,解读西方乐评三百年经典文论的文本现象,在观察其文论整体形式特征、领悟其文本写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试图论述其存在方式,以此倡导建立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某种有效途径即有必要介入的感性经验描写方式。

  • 标签: 西方音乐批评 文本经验 音乐审美 本体 存在方式 感性经验描写
  • 简介:中立音是中国传统器乐音乐中特殊的音的现象,学界中多有从乐律学和形态分析对中立音问题的关注,但对于其作为演奏的音的过程以及承载着传统音乐审美内涵的研究鲜少。本文即希望围绕中立音在明确的指向性和不明确的演奏性两个特点,从具体形态和运用出发,结合王昌龄的"三境说",以广东汉乐丝弦乐为例来阐释中立音在其中的审美意趣,以及中立音在汉乐丝弦乐和传统音乐中的存在意义。

  • 标签: 中立音 广东汉乐丝弦乐 硬线 软线 三境说 呈示性
  • 简介:在人类社会的生活圈里,文化现象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文化字眼被广为运用,其定义也层出不穷且视角多端.德国当代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的文化理论认为:“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是历史的存在”;“人是传统的存在”.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涵义表述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人种学而言,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才能与习惯.我国学者梁漱溟认为,“所谓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的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论文化的概念被如何界定,但在文化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却显示出共识的一面,即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人又由文化所产生.这种循环关系说明人决定文化.文化塑造人.

  • 标签: 区域性音乐文化 存在基础 音乐存在方式 文化现象 地理环境 文化人类学
  • 简介:<正>去年《音乐研究》第三期刊登朱诵邠同志的《终止大二度K2与差频原理》一文,我们认为作者的研究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作者提出的“差频原理”是不存在的。以“差频原理”论证民歌中的大二度为协和音程是不对的。朱诵邻同志在文章中说到“嗡嗡”声是同时发响的两个声音之外的第三个声音,是同时发响的两个振动频率所产生的第三个振动频率,叫做‘差频’,两个振动频率之差就是‘差频’数”。在这里,朱同志把第三个振动频率和“差频”混淆了。两个同时发响的不同振动频率的声音在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大致相等的条件下,如

  • 标签: 原理 振动频率 差频 规律性 振动方向 声音频率
  • 简介:本文认为,当《吕氏春秋》对“适”的概念从“行适”、“心适”、“音适”这三个方面作具体的概念界定时,就已经将一种认识音乐存在的思维模式(甚至文化模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学理的角度看,其概念界定和区分本身,已经具备从“行为、形态、观念”三要素来认识音乐的理论特征,这正是“乐本体”思维模式在两千多年前的具体呈现。本文还认为,在《吕氏春秋》的天道自然观中,音乐的产生具有数理基础和物质基础这两个基础,并指出,《大乐》、《适音》诸篇中使用的“和”、“适”这两个概念,都是为认识和把握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和法则而设定的概念,具有不同以往的音乐哲学思维高度。

  • 标签: “乐本体”思维模式 吕氏春秋 秦汉道家音乐思想 行适 心适 音适
  • 简介:文章以西北师范大学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为例,系统地阐述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当前所存在的方式及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整个文章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渐进发展过程为脉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发展过程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