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一)对二胡理论建设的回顾二胡演奏艺术自刘天华先生特别是自建国以来发展很快,它已是臻于成熟和独立的艺术门类。然而演奏理论的研究,相比之下则是薄弱的一环。以笔者拙见,演奏理论研究大体应包括演奏技术理论研究、演奏美学研究、演奏生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演奏艺术史的研究及演奏批评等。长期以来,有关胡琴类演奏艺术方面的著作时有出版,对演奏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总的来看,这些读物所涉及的范围还比较窄。多是经验之谈(诚然,经验之谈也是很可贵的),而抽象到理论高度不够。比如,在谈演奏方法时大都提到演奏要放松,动作要协调之类。试问在演奏艺术中怎样理解放松与协调这些概念?什么是生理学范畴的放松和协调?什么是生物运动力学范畴的放松与协调?什么是心理学范畴的放松和协调?一般只是泛泛的说放松与紧张是相对的等等,但从理论上讲这样回答是很不够的。再如,就音色而论许多演奏者都不

  • 标签: 二胡演奏 运弓 调身 演奏理论 运动力学 气息支持
  • 简介:<正>刘正维在《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一书中指出:"戏曲音乐创作从20世纪后半叶起,一反历史的陈规,普遍走向专业化。音乐的一度创作逐步地由演唱者转向作曲者(家)承当,演员逐步成为二度创作者。于是,以演员为中心形成的流派

  • 标签: 戏曲音乐 音乐创作 论音乐 论戏曲 音乐传统 刘正维
  • 简介:文章从音乐学术史角度评价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一书,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完成现代学术转型的第一本著作"。并从以"律、调、谱、器"为古代音乐史著述知识系统构成的主体框架;在专题研究基础上对古代乐律学知识有较为系统而深入的阐述;首次运用、借鉴现代音乐学研究方法和成果系统研究古代音乐;注重实证性研究,重视数理计算和乐器实物图像的提供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认为就学科现代学术转型这一点来讲,王光祈对现代音乐学术研究方法的借鉴和运用、学术视野的宽广和新颖、学术成果的规范和严谨,以及所涉每个专题的深入研究等方面,都是其前诸学者无法相比的,并指出王光祈《中国音乐史》构建的古代乐律学史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开始具有中国乐律学史最早、也是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

  • 标签: 王光祈 《中国音乐史》 音乐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