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一、宗主、广大教主与通人《湖社月刊》第34册曾刊登寿石工所作纪念金城的诗文——《过墨茶阁东城故居》:旧游弹指渺如烟,散步东城意惘然。剐派陈姚同一梦,花前叶外几经年。扶桑初日已扬声,弟子鸿都感旧京。风物藕湖无恙否,笔床画恺送平生。彩笺云窗忆旧题,荆关能事总凄迷。四年一向混无赖,展卷愔愔意已凄。

  • 标签: 姚陈 金城姚 陈梦
  • 简介: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金城是一位成就卓越的画家、教育家。他不仅对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这两个近代重要的绘画社团的发起与成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培养出了大批绘画人才,其艺术教育思想颇值得后人学习与研究。金城(1878—1926),名绍城,字巩伯,一作巩北、拱北,号北楼、藕湖、藕湖渔隐,浙江省归安县南浔镇(今属湖州)人。诗书画印全能,画则山水、人物和花鸟皆擅,能工能写,师法宋元,

  • 标签: 巩北 中国画学研究会 艺术教育 中国画坛 教育思想 湖社
  • 简介:1920年由金城、周肇祥和陈师曾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针对“风行西画,古法浸湮”的时风,提出“精研古法、博采(择)新知”的办会宗旨。这一宗旨也是民国初年北京传统派画家共同的艺术主张,即希望通过临摹研习古代经典绘画,促进中图画在当代的发展。金城在画会的教学过程中又具体提出“画无新旧”说,为传统派的艺术主张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近年来。

  • 标签: 古绘画 金城 艺术主张 办会宗旨 民国初年 古代经典
  • 简介:金城曾背临一张署名马远的古画,名为《山围古木图》,题曰:'山围古木图,林屋清旷,笔墨雄健,定为元人手迹,今藏唐风楼中。原本右下角署马远二字,后人妄填者也。辛亥岁暮,金城背临。'[1](图1)辛亥岁暮为1911年底,时金城客届上海[2]。所摹之本'今藏唐风楼',可能为罗振玉所藏。[3]金城曾观摩过原作,且有心得——原本右下角署马

  • 标签: 临摹例 境景 弟子临摹
  • 简介:【编者按]20世纪初,辛亥革命成功,清帝逊位,五四运动爆发……中国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北京作为元明清三代帝都,'旧'政治、文化中心,孕育了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咏。因此,在这场'风暴'的腹地,形成了具有牢固传统观念与凝聚力的京派画家群体。他们以捍卫'国粹'、复兴国画为己任,对传统绘画的守护立场与'精研

  • 标签: 京派美术 北京画坛 画坛京派
  • 简介:'绘事无新旧'的观点是金城对以西方绘画改造中国画,以及不依传统'古法'而创新中国画的否定,同时也是对中国绘画传统以及中国画自律发展的肯定。金城的'新旧观'为'传统派'的现代性演进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并没有对革新派、改良派以及折中派产生多大的实际影响,却在理论上与他们拉开了距离,体现出这一时代知识精英的文化自觉

  • 标签: 中的新旧 学理论 守成通变
  • 简介:一、缘起1920年5月,喧嚣熙攘的五四运动刚刚过去一年,北京城似乎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于西城石达子庙成立,金城与周肇祥分任正副会长。[1]入会者达二百余人,特邀陈师曾、贺良朴、萧谦中、陈汉第等北京画坛耆老名宿为画会评议,

  • 标签: 中国画学 关系考 周肇祥关系
  • 简介:一、关于金城书法篆刻的研究状况金城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绘画上,他的书法和篆刻一直以来并未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但有些学者还是撰写过相关研究文章,一些印学著作也对金城篆刻进行了收录和阐释。论文如林拯民撰《金城的绘画篆刻艺术》,郑汉印、孙晓涛撰《清末'法学博士'金城及其书画篆刻艺术》。在学术专著中,涉及金城的篆刻研究有马国权著《近代印人

  • 标签: 出印外求 印从书出 印外求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