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李涛书名:动画符号与国家形象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ISBN:9787308097161DOI:10.13760/b.cnki.sam.201601018在大众传播中引入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早已有之。约翰·费斯克在其著作《传播符号学理论》中,就将传播研究分为两个主要的学派。一是过程学派,他们将传播看作信息的传递,是一种行为,是影响他人行为或心理状态的过程。过程学派关注媒介如何编码和受众如何解码,探讨传播效果的问题。

  • 标签: 符号学派 传播符号学 传播研究 悬崖上的金鱼姬 文化特质 视觉暂留
  • 简介:现代城市是现象、历史过程与社会变迁的动力和表征,正如传播学者埃利胡·卡茨(ElihuKatz)所言,“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之一即是城市社会的符码系统研究”①,换言之,城市研究亦须进行传播学向度的解读与阐释。

  • 标签: 现代城市 传播学者 解读 王安 媒介 文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SSCI之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1995年至2011年的全部文章为分析对象,以研究主题、方法和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内容分析、定性、定量等方法为分析手段,力图在此基础上探讨国际网络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发现:网络被传播领域认定为新媒体,但网络绝不仅仅是一种媒体,所以不能只用传播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在时间之轴上,每个研究主题的意旨都在不断流变;网络传播的研究方法正在多元化、综合化的演进中打破关于研究方法的传统归类体例;建构网络传播的理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互动、涌现和非线性乃是建构网络传播理论大厦的重要支撑。

  • 标签: JCMC 网络传播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中秋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泰国的重要节日。中秋节在传入泰国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融入了泰国的文化。两国的中秋节风俗既有相同之处也各有特点。本文以中、泰两国的中秋节风俗文化为例,梳理出中国中秋节的发展进程,通过对比中国中秋节特色与泰国的“拜月节”风俗,简述中秋节文化在泰国传播的史实和背景,分析中国中秋节风俗在向泰国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流变。

  • 标签: 中秋节 文化传播 泰国风俗
  • 简介:作者:乔琦书名:形式动力:新诗论争的符号学考辨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ISBN:9787561486702现代新诗的诸多纠葛与争论是很多人不敢触碰或者感到有心无力的问题。从《尝试集》引发的白话诗论争到《新诗潮》与《中国新诗》的晦涩论争,可以说现代新诗是伴随着争议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伦理与美学、社会与文学、启蒙与艺术等问题相互缠绕,

  • 标签: 现代新诗 《尝试集》 中国新诗 诗潮 诗学问题 诗学意义
  • 简介:传播学与符号学都是仅有百年历史的年轻学科,两者渊源与发展进路各不相同。符号学的学科化与索绪尔于1907—1911年在日内瓦大学讲授的普通语言学课程关系密切。几乎同一时期,新闻传播学课程正式开设。1905年,布莱尔(willardG.Bleyer)在威斯康星大学开出为期一年时间的新闻学课程,新闻学成为传播学的第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且其影响延续至今——学界仍将“新闻”与“传播”并称。

  • 标签: 传播符号学 媒介语境 访谈录 赵毅衡 新闻传播学 威斯康星大学
  • 简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热已经热了不少年,至今热力不减。韩晗的这本书也是着意在此用力。他从现代文学目前最为多见的三种研究方式——“通史研究法”、“作家作品研究法”和“理论前置研究法”存在的弊病人手,紧跟“重新回到历史现场”的以史料学为核心的现代文学史研究新范式的热潮,通过建构“群像式”现代文学史料研究,开垦出一块块学术的“处女地”。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史料学 现代性 大众传播 叙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