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正>当我们谈到英格兰国家队的成员,在切尔西效力的中场明星弗兰克·兰帕德时,一个人不应该被遗忘,因为必须涉及到对他的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他的父亲。家庭情感和足球圈里的是非通常相隔很远,但兰帕德是个特例,他是造随着自己父亲杰米·兰帕德的足迹踏入绿茵场的。弗兰克现年25岁,他已经实践了自已儿时的梦想,为西汉姆联队效力——弗兰克的父亲老杰米,作为球员和教练为这支俱乐部在最辉煌的二十年里增光添色——包括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球星。

  • 标签: 兰帕 西汉姆 达格利什 兰克 家庭情感 诺丁汉森林
  • 简介:学界关于体育非遗的研究,多是武术、养生气功、传统游戏竞技方面的,对传统舞蹈类体育非遗的关注不够,从模式视角审视传统舞蹈类体育非遗传承实践和传承问题的研究更是少有。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对摆手舞传承实践进行历时梳理和现时调查,提炼摆手舞的传承模式,分析传承模式变迁的表征及动因,从中归纳摆手舞的变迁机制,总结摆手舞的传承经验,审视摆手舞的传承问题,对整个传统舞蹈类体育非遗的未来传承提出建议。认为摆手舞传承实践中的9种传承样态可以提炼为民间主体主导传承、政府主导传承、社会组织主导传承3种传承模式,这些传承模式及其要素在相关文化生态因子的作用下处于永恒的变迁状态;各传承主导方对摆手舞的动态认同及传承模式的多样化是摆手舞传承至今的根本保证,摆手舞的传承问题正是由于各传承要素未能对文化生态因子的变化做出及时调适的结果,这要求摆手舞各传承要素不仅要适应文化生态变化,也要走向有机协同。未来,传统舞蹈类体育非遗应回归传承者的生产、生活之中,要融入全民健身之中,也要转向休闲娱乐;要明确传承主导方的权责;在传承中做到传承模式的多样性与保持体育非遗内涵的原真性相统一。

  • 标签: 摆手舞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模式 文化变迁
  • 简介:基因增强为代表的高科技对传统的竞技伦理提出了挑战,也直面了伦理道德的最深层次问题。竞技运动的范式是后天的努力与先天的天赋的全面展现,竞技正义要求对卓越禀赋与优异表现给予奖励和荣誉,而基因科技与运动禁药的所触及的最根源问题则是破坏了正义的自然法则。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介入引发了普遍的质疑,但人们接受通过常规饮食和特殊训练带来的成绩提高。在科技无限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竞技运动表演化的趋向愈见明显,这在艺术界也同样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以大法官贝卡利亚为代表的观点更具普遍性:竞技规则是随意的、无终极目的的,但无论如何,这种观点显然背离了竞技正义。

  • 标签: 基因改良 竞技异化 竞技正义 伦理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肌糖原状态下运动诱导肌源性白细胞介素6(Interukin-6,IL-6)表达及蛋白释放与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Transport4,GLUT4)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特定的运动方案和饮食方案造成大鼠在运动前体内肌糖原含量不同,再观察定量负荷跑台运动后肌源性IL-6表达及释放与葡萄糖转运体GLUT4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血清IL-6浓度在运动30min后显著增加,运动120min后达到峰值,运动后逐渐降低;骨骼肌IL-6mRNA在运动120min后显著增加,运动后3-6h继续增加至峰值;骨骼肌GLUT4mRNA在运动时并未增加,而在运动后3h开始增加,运动后6h达到峰值。上述三个指标在低肌糖原组的增加与正常糖原组相比更加显著。结论:低肌糖原含量可以促进运动中IL-6的释放及运动后恢复期IL-6和GLUT4的基因表达;运动导致恢复期GLUT4基因表达的增加很有可能与肌源性IL-6的表达及IL-6的自分泌作用有关。

  • 标签: 运动内分泌 肌糖原 运动 肌源性IL-6 GLUT4mRNA
  • 简介: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格局中去谋划。”这是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要实现中国体育事业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战略性转变,不仅需要国家经济、科技等强大的硬实力为依托,更需要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积淀。深入剖析和研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是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先决条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自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文化自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深层内核,体育强国是文化自信的体育展示。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标签: 文化自信 健康中国 体育强国 文化基因
  • 简介:利用1985-2010年间武陵山区土家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测试数据,对身体形态指标、青春突增年龄、身体发育速度等情况进行对比和动态分析,探索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25年间,武陵山区土家族学生身高、体重出现明显增长.但是武陵山区土家族学生胸围的增长幅度不大,特别是男生部分年龄组出现负增长,与肺活量下降的趋势基本一致土家族学生突增高峰年龄出现比较明显的提前现象,突增高峰年龄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土家族学生的2010年身高速度高峰、体重速度高峰、胸围速度高峰的发育高峰值明显大于1985年,但发育的速度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慢趋势.

  • 标签: 武陵山区 土家族 学生 身体形态
  • 简介:运动引起心肌肥大的产生及发展机制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历史,并且一直是备受运动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国内外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已就心肌肥大的刺激因素,如机械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仅从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生物学机制方面,就诱导其发生的刺激因素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运动性心肌肥大 神经内分泌 信号转导通路 基因表达
  • 简介:棉花球运动是土家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明和流传下来的一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有关部门在教育和体育发展纲要中都提出了发展民族体育的相关方针,对流传于我国武陵地区的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棉花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可行路径。

  • 标签: 棉花球运动 可行性研究 推广
  • 简介:肌球蛋白是骨骼肌细胞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主要由两条重链(MyosinHeavyChain,MHC)和两对轻链(MyosinLightChin,MLC)组成。其中MHC在肌肉细胞中表达有多种同功异构型(Isofonn),同功型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换和骨骼肌的收缩性能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不同运动形式的影响下同功型之间会相互转化。肌球蛋白MHC合成的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而运动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变化。神经及内分泌在运动对肌球蛋白MHC基因表达影响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 标签: 骨骼肌 肌球蛋白重链 基因表达 运动训练
  • 简介:目的观察爬梯与跑台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对小鼠骨骼肌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安静对照组(YC)、爬梯运动组(YR)和跑台运动组(YE),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对各组腓肠肌中凋亡调控基因(ARC、Bcl-2、Bax、HSP70、XIAP)及Caspase-3基因进行检测。结果(1)与YC组相比,YR组ARC和HSP70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而Bax和Caspase-3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2)与YC组相比.YE组Bcl-2、HSP70和XIAP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而ARC和BaxmRNA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爬梯和跑台运动均可干预凋亡调控基因而弱化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潜能。

  • 标签: 爬梯运动 跑台运动 小鼠 骨骼肌 细胞凋亡调控基因
  • 简介:目的对上海市青少年赛艇运动员CKMM基因(A/G)多态性分布特点以及该基因不同基因型与有氧训练的敏感性进行了相关研究,探寻CKMM基因(A/G)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关联关系,为不同项目当中的优秀耐力运动员的早期选材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通过对上海市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作为实验组,并选取上海市优秀赛艇运动员以及上海市汉族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与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进行多态性分布的比较,确定具有良好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CKMM基因多态位点标记。结果CKMM基因经过基因杂交显色法之后得到3种基因型:A/A型、A/G型和G/G型。在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上海市汉族人群以及优秀赛艇运动员的三种基因型分布分别是:A/A型为71.6%、69.2%、54.6%;A/G型为:24.3%、22%、30.9%:G/G型为4%、8.8%、14.4%。结论(1)上海市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与上海市优秀赛艇运动员CKMM基因(A/G)多态性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不同基因型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敏感性可能不同。(2)上海市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与上海市汉族人群的CKMM基因(A/G)多态性分布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初步判断青少年赛艇运动员CKMM基因(A/G)多态性分布没有群体性特征。

  • 标签: 青少年 赛艇运动员 CKMM (A/G)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1985~2014年生长变化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改善和提高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土家族、苗族7~18岁中、小学生的数据,分析其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身高/体重最大增长年龄(MIA-H、MIA-W)的增幅和不同阶段增速,并以18岁年龄组为个案计算成年身高的持续增长和性别差异。结果:1985~2014年土家男生、土家女生、苗家男生、苗家女生7~18岁学生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6.27cm、4.85cm、6.41cm、5.56cm;体重分别为6.72kg、3.64kg、5.86kg、5.11kg;胸围分别为2.88cm、3.71cm、2.48cm、3.61cm;体质指数BMI分别为1.58kg/m~2、0.62kg/m~2、1.33kg/m~2、1.32kg/m~2。生长速度土家族呈现"前慢后快,加速增长"特点,体格向"粗壮型"发展;苗族呈现"前快后慢,增长减速"特点,体格向"细长型"发展,10~12岁学生是超重、肥胖重点监测对象。除苗男外,MIA-H、MIA-W提前0.99~4.44岁。成年身高呈现增长但幅度不大的特点,"性差"不足13cm。结论: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生长长期趋势潜力比较大。土家族已步入快速阶段,呈加速趋势;苗族男生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女生则不明显。生长长期趋势存在民族、性别差异。

  • 标签: 土家族 苗族 中小学生 生长变化
  • 简介:以TaqI限制性内切酶测定Fg基因的多态性与儿童单纯性肥胖进行关联研究,发现基因型的分布在单纯性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有显著差异(基因型分布P=0.029;等位基因频率P=0.005),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儿童易于肥胖。从而推测Fg基因可能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基因标记。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测定基因基础不仅可以预测单纯性肥胖的倾向,而且可以为建立预防和干预肥胖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单纯性肥胖 Fg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选取位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基因序列16号内含子上一段287bp片段的插入(Insertion,I)/缺失(Deletion,D)多态,研究该多态位点的基因型(genotype)与高住-高练-低训(livinghigh-exercisehigh-traininglow,HiHiLo)后生理表型指标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35名健康受试者在模拟海拔2500m高度进行4周HiHiLo低氧训练。采用关联研究方法(Association-Study),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技术,研究ACE基因I/D多态性与HiHiLo低氧训练后最大摄氧量(maximaloxygenuptake,V·O2max)、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数(redbloodcell,RBC)等生理表型指标关联性。结果:1)ACE基因I/D多态解析结果显示,II基因型的频率占40%,ID基因型频率占51%,DD基因型频率占9%,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x2=0.699,P=0.403〉0.05)。2)4周HiHiLo低氧训练后,ACE基因I/D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的生理表型指标Hb、RBC变化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基因型受试者之间V·O2max绝对值的变化量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D基因型受试者的V·O2max较ID基因型受试者相比显著增加(P〈0.05),同时,DD基因型受试者V·O2max相对值与II、ID基因型受试者相比有增高的趋势(P〈0.10)。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4周HiHiLo低氧训练后V·O2max变化可能存在关联,与血象等生理表型指标变化无明显关联性。

  • 标签: 高住-高练-低训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探讨CETP基因rs708272多态位点与肥胖青少年运动调节血脂效果的关联性,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对象和方法:50名(男23,女27;平均年龄14.9±3.35岁)中国北方肥胖青少年进行1个月的运动减脂,以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和拉伸训练,统一饮食。减脂前后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TC、TG、HDL-C、LDL-C水平,PCR-RFLP法进行CETP基因rs708272分型,观察rs708272与肥胖青少年运动调节血脂效果的关联性;通过构建重组质粒,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重组质粒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相对表达活性。结果:(1)训练后,B1B2基因型组血清TC(0.64±0.51mmol/L)、LDL-C(0.51±0.41mmol/L)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B1B1基因型组(TC:0.20±0.53mmol/L;LDL-C:0.24±0.35mmol/L);B2B2基因型组(0.10±0.15mmol/L)和B1B1基因型组(0.18±0.26mmol/L)血清HDL-C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B1B2基因型组(-0.03±0.16mmol/L)。(2)含B1等位基因的重组载体中报告基因的相对活性(11.40±0.26)显著低于B2等位基因(31.19±1.50),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8±0.11)。结论:(1)rs708272位点多态性与运动减脂后血清TC、HDL-C、LDL-C浓度的变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可作为运动降血脂效果敏感性的分子遗传学标记;(2)rs708272位点处由B1→B2的突变是功能性突变,能显著提高CETP基因的表达活性。

  • 标签: CETP 基因多态性 血脂 运动减脂 分子机制
  • 简介:对36名男性儿童的最大有氧能力、跑节省化以及心脏左室形态结构与线粒体DNAD-Loop区遗传多态性作了关联分析。实验结果支持我们早先的研究结论,即线粒体DNAD-Loop区可能对人类VO2max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而与RE无关。对于青春发育前期的男性儿童,VO2max与RE呈显著相关关系,但二者的生理机制可能会有差异。中枢机制是决定青春发育前期儿童VO2max自然值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最大摄氧量 跑节省化 心室结构 线粒体DNA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KDR基因SNP/rs1870377的A/A基因型的杰出有氧耐力表型与训练诱导的循环miRNA表达特征的关联。方法:试验对象为33名现役国家级耐力项目男性运动员和58名体育教育专业男性大学生(二级运动员),均为汉族。递增负荷法检测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miRNAarray及qRT-PCR检测训练诱导的c-miRNA表达谱,Taqman法解析KDR基因SNP/rs1870377基因型,分析优势基因型及其杰出耐力表型与训练诱导的c-miRNA表达特征的关联。结果:A/A基因型的杰出耐力表型差异表达17条c-miRNA,9条上调,8条下调;miRNA同步调控AMPK、p53、PPAR、MAPK、mTOR等信号通路多个基因表达。结论:差异表达的miRNA的调控作用同步上调AMPK-PGC-1α通路和p53通路功能,促进线粒体合成和有氧代谢能力,在A/A基因型上调VEGF通路活性增强心肌/骨骼肌供血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有氧代谢供能效率,对杰出耐力表型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miRNA的调控作用与rs1870377的A/A基因型的杰出有氧耐力表型存在关联,二者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发展潜力的表观遗传学分子标记,联合应用于运动选材。

  • 标签: 杰出有氧耐力表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单核苷酸多态性 运动应激 循环micro 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