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边郡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在边疆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对于中央政府管理少数民族、稳固边疆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汉代西河为著名边郡,最早为战国时魏国夺取秦国黄河沿岸地而置.秦统一六国时,废,其地归秦.西汉武帝时复置,地在今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直至东汉末废,共存在300多年.其兴袁沿革,对当今边疆开发治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西河郡 治所 属县 辖区 沿革
  • 简介:为深入了解西汉城市发展特征,依据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在系统复原西汉郡国发展之基础上,认为西汉级城市发展总量变化呈上升趋势,至武帝末年之后停滞;在空间上,西汉级城市的数量变化主要受东部王国地区和西部新拓展地区城市数量变化影响,中部汉区城市数量变化较小。

  • 标签: 西汉 郡级城市 时空特征
  • 简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晋书·地理志》所载江阳始置于蜀汉章武元年的时间进行了考证,指出《晋书?地理志》中江阳始置时间为章武元年的记载有误,江阳始置时间当为东汉末建安年间。

  • 标签: 晋书 江阳郡 章武 建安
  • 简介:春秋末期的郡县关系和战国时期有所不同.这时期晋国的郡县,设置已比较普遍,但诸多文献对其关系解释各有不同,后人的理解也存在差异.一部分学者的"远县近"说和"大县小"说以及对郡县制的起源认识等观点,未能反映出春秋末期的郡县实际关系,作者在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赵文化 春秋战国 郡县制度
  • 简介:政区调整是政权有效控制地区的最优策略。汉武帝通过“广关置”,将崤函道纳入政区界内,增强了控制关东的能力,进而保障以长安为中心的绝对安全。东汉定都洛阳,凭借调整弘农界,转向控制关中地区。二者相比之下,足见弘农在平衡长安、洛阳以及关中、关东政治形势的重要性。甚至隋唐宋金时期,此区域仍处于不断被调整的状态。元明之后,自潼关分界,东归河南,西入陕西,沿袭至今。

  • 标签: 弘农郡 区域控制 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