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中央政府尊重澳门特殊的历史背景,实行了“50年不变”“澳人治澳”等一系列政策.澳门特区充分利用澳门在中葡历史文化中的“交集”优势,发挥中葡交流的桥梁作用,较大地促进了中国葡萄牙乃至葡语系国家之间的经贸文化交流.

  • 标签: 澳门特区 交流平台 国家 语系 中国 新时期
  • 简介: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CenterforChina’sRelationswithNeighboringCountries,CCRNC),隶属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时亦是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成立于2013年10月。

  • 标签: 国家关系 复旦大学 中国 简介 CENTER with
  • 简介:总结和归纳外国跨国公司为"赢取中国心"的对华公共外交实践及其基本模式,可以为开发中国公共外交的跨国公司载体提供借鉴。考虑到中国崛起的大背景和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国外遭遇的政治疑虑,我们或许仍处在公共外交跨国公司资源的培育阶段,过早的强制性使用只怕会拔苗助长,既难以取得效果反而进一步损及了经济利益。更多还原

  • 标签: 公共外交 外交实践 培育阶段 中国心 跨国企业 东道国政府
  • 简介:中海油跨国经营20多年来,面对资源国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通过推进政府间交流,谋求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发展,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妥善处理媒体关系,强化文化宣传,形成了一套自身国际化战略相匹配的公共外交管理模式,有力推进了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未来,面对国际环境持续变化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海油等“走出去”大型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公共外交,有效借助政府、合作伙伴、民间资源、媒体等力量,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实现跨国经营的长远目标。

  • 标签: 中海油经营 中的探索 外交中海油
  • 简介:孔子学院对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种连锁品牌的效应,通过中国政府的大规模投入和支持,使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从自发走向自主。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可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如何保证孔子学院的合作院校、师资和教材等硬件和软件的质量,如何为孔子学院定位,如何降低孔子学院官方色彩,发挥孔子学院在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中的作用以及加强高端学术研究等,都是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标签: 孔子学院 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成就 海外传播 连锁品牌
  • 简介: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CenterforChina'sRelationswithNeighboringCountries,CCRNC),隶属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时亦是中国国家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成立于2013年10月。中心以复旦大学优势学科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为依托,着力于中国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安全、经济、外交、民族、宗教文化关系研究,积极参与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智库建设.

  • 标签: 复旦大学 国家关系 中国 简介 CENTER 创新中心
  • 简介: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forTerritorialSovereigntyandMaritimeRights,CICTSMR),成立于2012年9月,由武汉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郑州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

  • 标签: 创新中心 海洋权益 领土主权 协同 国家 简介
  • 简介:21世纪以来,马来西亚的地区战略是保持本地区的大国平衡和加强大国东盟成员之间的合作,以维护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中马两国政府从维护和发展双边关系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对两国各领域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的人文交流合作进行筹划,强调相互信任及开展双向交流是增进双方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中马两国在经历社会经济转型的阶段,双方有很多可互惠的合作。过去的中马关系着重经济的交流,而未来的中马关系,期待能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和政治合作,构建双方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命运共同体。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马来西亚 人文交流 中马关系
  • 简介:(2018年3月)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简称'复旦中国周边中心',CenterforChina’sRelationswithNeighboringCountriesofFudanUniversity,CCRNC-Fudan)成立于2013年11月11日,隶属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时也是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中心的定位是:以复旦大学优势学科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为依托,着力于中国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安全、经济、外交、民族、宗教文化关系研究;担当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问题研究者、政策建言者、思想提供者和舆论塑造者.

  • 标签: 周边地区 周边外交 复旦大学
  • 简介:(2018年3月)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创中心',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forTerritorialSovereigntyandMaritimeRights,CICTSMR),成立于2012年9月,由武汉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郑州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等协同单位共同组建,并得到了中央外办、外交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中央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2014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正式认定为'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创中心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要求,瞄准国家领土海洋维权重大问题,开展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工作,建设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平台、世界一流智库。

  • 标签: 海洋权益 领土主权 协同创新中心
  • 简介:《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周边外交》以中国快速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挑战周边外交战略为研究内容,该书是“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丛书”的第一部。在比较分析2000年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相关著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政策研究的学理性、形势研判的前瞻性、战略分析的整体性、调研材料的实践性。

  • 标签: 周边安全 周边外交 大周边外交战略 六大板块
  • 简介:大型博物馆作为一类公共文化交流平台,使公共外交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够进行直接接触.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日本展厅通过长期积累和公关策划,形成了其传统现代交融、注重在实物展览的同时公众互动的风格,在展室布置上也有可资借鉴之处.这些细微和具体的公共文化外交工作能够使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对于中国在海外大型博物馆的布展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大都会博物馆 借鉴 展厅 日本 纽约 经验
  • 简介:在多边合作低效的国际背景下,金砖五国机制要发挥作用,就需要与时俱进、协调一致,进一步增强开放、加大自由,增强互联互通能力。这个过程需要一步步地通过合作共赢的实践来“事上练”:通过试点,不断地将成功的经验总结、深化并复制、推广,塑造认知习惯、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最终达到团结共赢。智库的合作可以作为试点,通过在合作机制内容建设上进行创新,并将由此形成的合作模式外溢至更广的范围,从而形成合作模式惯性。网络安全问题的急迫性、重大性,使它可以成为金砖国家智库合作目标的首选项。

  • 标签: 事练 国家事 智库合作
  • 简介: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简称“复旦中国周边中心”,CenterforChina’sRelationswithNeighboringCountriesofFudanUniversity,CCRNC—Fudan)成立于2013年11月11日,隶属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时也是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

  • 标签: 国家关系 复旦大学 中国周边 简介 CENTER 创新中心
  • 简介: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CenterforChina'sRelationswithNeighboringCountries,CCRNC),隶属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时亦是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成立于2013年10月。

  • 标签: 复旦大学 周边国家 领土主权 海洋权益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有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过去30多年,中国周边国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样一种良性发展的周边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桥梁、有力的战略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应。然而,近年来,中国周边的关系出现逆转,周边环境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之间的猜疑不信任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纠纷摩擦频繁发生,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也日益加深。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陷入了'经济上相互依存安全困境并存'的矛盾之中,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的诸多因素,并寻求改善当前关系的突破口。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安全环境
  • 简介:阿拉伯(语)化不仅是一个旨在提升阿拉伯语社会地位、改善阿拉伯语现代适用性以应对强势外语在阿语世界传播的语言规划政策行为,在深层次上,阿拉伯(语)化反映并回应了阿语世界在现当代世界体系中的“边缘性”。这一“边缘性”在客观现实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并深刻影响了阿语世界不同语言间的权力关系。在这一权力关系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阿拉伯(语)化政策的执行效果不佳。尽管如此,阿拉伯知识界和政界对于阿拉伯(语)化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中。从这一现象出发,本文梳理和分析了阿拉伯(语)化政策的历史和阿拉伯语语言学会在讨论该政策时所凸显的两个持久性趋势,最后提出阿拉伯(语)化是在主观层面对阿语世界“边缘性”的象征性抗争和象征性补偿。

  • 标签: 阿拉伯(语)化 语言规划与政策 边缘性 象征性 阿拉伯语 语言学会
  • 简介:总结和归纳外国跨国公司为“赢取中国心”的对华公共外交实践及其基本模式,可以为开发中国公共外交的跨国公司载体提供借鉴.考虑到中国崛起的大背景和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国外遭遇的政治疑虑,我们或许仍处在公共外交跨国公司资源的培育阶段,过早的强制性使用只怕会拔苗助长,既难以取得效果反而进一步损及了经济利益.

  • 标签: 外国跨国公司 公共外交 载体 冷思考 话题 中国企业
  • 简介:"一带一路"是一个宏大战略构想,它全面对接并契合中国的国家大战略,这充分体现在它对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统一战略的重要作用中。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缘战略环境是东面和东南海上受困,西面广袤的内陆地缘战略环境比较有利,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带"比"一路"更重要,对中国的战略安全价值更高。"一带一路"建设还可以起到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的作用,对推进国家统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一带一路” 国家大战略 国家安全 国家发展 国家统一
  • 简介:《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赵可金主编,红旗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是中国民间外交研究基于理论中层化和实践化的新尝试,是推动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从重要性研究向有效性研究、从回溯性研究向前瞻性研究、从方式方法研究向体制机制研究、从描述性研究向科学性研究转变的重要一步。

  • 标签: 民间外交 中国特色 实践化 红旗出版社 评介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