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AWS-600自动气象站投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7年多来.极大地减轻了业务人员劳动强度。但由于观测员对各类仪器原理、操作、维护知识掌握不够.加之业务软件本身功能不足.致使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观测资料完整和台站测报业务质量。通过几年实际工作经验.总结遇到几个问题及处理方法.供参考。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应用 地面气象观测 业务人员 劳动强度 业务质量
  • 简介: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级自动站(2421个站)观测资料,分别对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全球预测系统(GFS)数值模式资料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在中国区域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数值模式资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观测资料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适用性要高于西部地区.不同地面气象要素,差异较大:对于地面气温和地面相对湿度,ECMWF比JMA和GFS更接近实际观测,ECMWF和JMA分析场数据质量要好于预报场;ECMWF和JMA地面气温在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GFS地面气温在夏季与观测差异最大;3种数值模式资料地面相对湿度在秋季和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对于地面风速,在江淮流域和华南等东部区域JMA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小,在北部和西部区域ECMWF最好,JMA和GFS地面风速在冬季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大.

  • 标签: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 日本气象厅(JMA)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全球预测系统(GFS) 地面气象要素 适用性评估
  • 简介:为了了解数值模式降水预报在云南地区预报效果和误差特点,利用T639、德国和日本模式对2010—2013年云南地区雨季(5—10月)24—72h降水预报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模式对云南地区雨季小雨和中雨具有较好预报能力,T639模式对大雨和暴雨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德国和日本模式。T639和日本模式对6—8月降水预报TS评分高于其他月份,而德国模式对10月中雨及以上量级降水预报T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和其他两种模式。日本模式能准确预报出较强雨带位置且降水量较接近实况,但对降水中心位置预报偏西;T639模式能较好预报降水中心,但预报降水量偏大;德国模式对云南西部地区降水预报偏大,对东部地区降水预报偏小。日本模式对台风低压影响降水预报效果较好,而德国模式对两高辐合系统影响大雨和暴雨预报效果较好;对冷锋切变造成中雨及以上量级降水,T639模式24h和48h预报更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数值模式 降水预报 检验 TS评分
  • 简介:利用中尺度AREM和WRF模式为试验模式,由对降水预报结果影响颇大积云和边界层参数方案构成10个集合预报成员,开展有限区域多模式短期集合预报在热带气旋降水预报中应用与研究。分别研究了单个模式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合预报在热带气旋"天鹅"(0907)降水预报中应用。试验结果表明:(1)WRF模式集合预报效果整体上要优于AREM模式,由AREM和WRF模式构成模式集合预报优于单个模式集合预报。(2)不同降水临界值对集合预报影响不同,当临界值较小时,集合预报效果较好,当临界值较大时,集合预报效果较差。(3)热带气旋强度突然增强,会导致集合预报效果变差。(4)热带气旋登陆前降水集合预报最差,但不同降水临界值对应出现时间不同,当降水临界值较大时,出现时间靠近登陆时间,当降水临界值较小时,出现时间则提前。

  • 标签: 数值模拟 集合预报 多模式 热带气旋降水
  • 简介:本文利用CMIP5中22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RCP8.5情景下中国未来近期(2016-2035年)、中期(2046-2065年)、远期(2080-2099年)3个时段高温灾害风险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估.结果表明:中国未来不同时期高温致灾危险度可能逐步增加;未来不同时期高温风险也趋于升高.Ⅲ级及以上高温灾害风险等级范围将增大,特别是东北三省、内蒙古、陕西、宁夏、贵州、福建等省(区)处于高风险等级面积明显增大,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在近期将出现V级高温灾害风险,中期和远期V级高温灾害风险将扩展到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西和广东等省(区).

  • 标签: RCP8.5情景 高温灾害风险 未来预估
  • 简介:利用东北地区162个气象观测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对CCSM4模式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预估了2021—205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情景。结果表明:CCSM4模式长期历史气候模拟实验模拟1961—2005年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值能较好地再现东北区域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空间分布形态,但气温模拟值比观测偏低,91.4%站点误差在1.5℃以内;降水中心比观测略偏北,全区平均偏多35.18mm。2021—2050年东北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增温趋势,高纬度地区增温幅度明显大于低纬度地区,与基准年相比,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全区分别偏高6.00℃、5.86℃和6.42℃。年降水量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递减形态,降水大值中心出现在东南部吉林与辽宁交界处,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全区分别偏多15.2%、3.1%和2.0%。

  • 标签: CCSM4 气温 降水 评估 预估
  • 简介:分析了1979~2004年共26年中国台站地面气温观测资料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在夏季和冬季季节集合预报结果对地面气温长期变化趋势预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26年中,中国大部分地区是一个增温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比夏季增温显著。IAPAGCM集合预报不能很好地预报出观测资料中地面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幅度和空间分布。进一步分析表明,改善数值模式对观测资料中地面气温长期变化趋势预报将能够提高数值模式对地面气温预报技巧。而这种预报技巧提高在冬季比夏季更为显著。

  • 标签: 长期气候变化 数值模式 集合预报 季节预报
  • 简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精细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需求分析出发,回顾了小尺度气象模拟国内外研发现状,阐述了小尺度数值模式在精细服务产品中作用,提出对加强小尺度模式研发工作建议和意见。

  • 标签: 小尺度数值模式 气象服务 需求分析 精细服务
  • 简介:陆面过程模拟研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计算陆气间能量交换,但现有的陆面过程模式模拟湍流通量与观测值间仍然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改进湍流通量参数方案对于提高陆面过程模式模拟能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改进陆面过程模式SHAW中热力粗糙度方案,以及引入干表层蒸发方案,以期改善湍流通量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SACOL站观测资料,进行模式改进前后单点模拟对比试验,研究其参数方案改进对陆面过程模拟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SHAW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特征变化趋势,模拟值与观测值偏差较小。与原来SHAW模式模拟结果相比,改进后SHAW_MOD模式显著提高了湍流通量模拟能力,并改善了净辐射和深层土壤温度模拟,但对土壤湿度改进并不明显,这可能与土壤内部水热传输过程及相关参数方案有关,还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SHAW模式 湍流通量 黄土高原 SACOL站
  • 简介:地面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是技术性较强项目.笔者在近年来业务管理中发现:云记录简单,模式日趋严重,已成为阻碍观测内在质量提高一个重要问题.以宝鸡站为例.1960—1969年和1980—1989年各十年逐日各定时云状记录分类统计结果(表1)表明:①云类观测记录总次数1960—1969年为23072次,29类云状均有记载;1980—1989年为15264次,减少了33.8%,尤其是1983年以后,29类云状中有

  • 标签: 云状 地面气象观测 云类 观测记录 积云性层积云 蔽光高积云
  • 简介:利用西安泾河站2004、2007年共1460多个时次高空资料,对100hPa及以下等压面的位势高度、温度、露点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全面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9探空仪与L波段探空仪所测位势高度和温度差异较小,但59探空仪前后时次探测值波动较大,而L波段探空仪探测值波动小,前后时次连续性好;59探空仪与L波段探空仪所测露点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59探空仪湿度变化比较平稳,曲线较均匀,符合大气层结规律,而L波段电子探空仪湿度变化较大,曲线呈锯齿状,不符合大气层结规律,L波段电子探空仪湿度感应元件质量和性能还须进一步提高。

  • 标签: 59型探空仪 L波段电子探空仪 位势高度 温度 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
  • 简介:目前我省几个探空站所使用制氢机都是广西产GX-2电解水制氢机。省台观测科高空组于1999年12月开始安装和使用GX-2电解水制氢机,经过几年使用,分别于2002年1月份、2004年11月份、2006年12月份进行了中修,目前所使用两套设备每两年需中修一次,六年大修一次。现把GX-2电解水制氢机组成和维修要点简介如下:

  • 标签: 维修要点 制氢机 电解水 2型 组成 探空站
  • 简介:天气雷达是短时和临近预报主要工具,它对防汛、防雹、人控和有偿专项服务起着很大作用.中国气象局于2001年3月对内蒙古气象台原有713测雨雷达进行了大修改造.新改进雷达除天线外,大部分都进行了更新换代,引进了桂林市722厂CTL系列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现已投入了业务使用.

  • 标签: CTL-713C型天气雷达 工作原理 人工影响天气 天线 图像回演 气象服务
  • 简介:本文对斜交扰动不稳定谱点分布做了理论分析,得到了该谐点分布半圆定理-该谱点分布在复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以R0为半径上半平面上,同时还对该不稳定增长率上界作了估计.发现水平尺度越小,模式顶越高则该估计值越大;垂直风切变增大和纬度增高对该增长率增大有正贡献;当层结稳定度减小时,最大增长率随相对最大增长率得增大而减小.

  • 标签: 斜交型扰动 半圆定理 增长率 垂直风切变 不稳定谱点
  • 简介:对EN_1测风数据处理仪存在缺陷处理措施及改进设想熊良鹏(佛坪县气象局佛坪·723400)EN1测风数据处理仪是EN处理仪改进,功能较EN增强且更趋合理,观测操作更加方便。但在使用中发现还存在以下不足。1EN1处理仪增加了打印输出1小...

  • 标签: 处理措施 处理仪 测风数据 存在缺陷 打印输出 风速记录
  • 简介:目前我国气象部门使用同步卫星接收机主要是南京大桥机器厂生产WT-3A。它第一本振位于高频分机内,是决定整机灵敏度关键部分,它振荡频率很高,中心频率达1549.6MHz,一旦其由于某种原因(如环境温度突变,元件老化参数变差或损坏等)造成中心频率漂移,并不是简单地换上新元器件就能使中心频率达到规定要求。这是因为受

  • 标签: 卫星接收机 WT-3A 本振频率 元件老化 机器厂 反向偏压
  • 简介:基于华北区域气象中心、华东区域气象中心、华南区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2015年1—3月预报结果,从能见度和空气质量两个方面对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降低,各数值模式预报能力均逐渐下降,对于<1km能见度,仅华北区域模式和国家级雾霾数值预报业务系统(CMAUnifiedAtmosphericChemistryEnvironment,CUACE)模式表现出一定预报技巧,其中华北区域模式和CUACE模式对北京本地24h能见度预报TS评分分别为0.20、0.10;CUACE模式总体能见度预报误差较各区域数值模式均偏大;CUACE模式和华北区域模式、华东区域模式、华南区域模式能见度预报值与观测值相关系数普遍低于0.6。随着空气质量下降,各数值模式AQI预报能力均逐渐下降;AQI为优等级时,各数值模式AQI预报TS评分均较高,其中空气质量较好华南地区空气质量等级预报TS评分最高,为0.81;总体上24hAQI预报,区域模式优于CUACE模式;48h和72hAQI预报,CUACE模式优于各区域模式。各数值模式PM2.5浓度预报值普遍较观测值偏低,华南区域模式24hPM2.5浓度预报误差相对较小,华北区域模式和华东区域模式24hPM2.5浓度预报误差相对较大;CUACE模式PM2.5浓度预报误差较各区域模式均偏大,CUACE模式PM2.5浓度预报值与观测值相关系数较各区域模式均偏低。

  • 标签: 数值模式 能见度 AQI PM2.5 检验
  • 简介:介绍了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2007年7月24日冰雹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很好地模拟了单体对流云云顶高度、云体宽度、回波强度等参数,且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还能模拟防雹作业后效果,可作为研究冰雹云形成机制和提前预报冰雹云参考方法。

  • 标签: 冰雹云 数值模式 业务应用
  • 简介:一、引言金华地处浙江中部丘陵地区,汛期大暴雨天气出现次数不多,但它常常与大范围强降水或连续性暴雨过程相伴随,因而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给我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冷式切变线是我区汛期暴雨主要影响系统,70%以上大暴雨过程都发生在冷切类环流形势下。在1971~1990年20年中,共出现大暴雨天气10次,其中8次为冷切类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汛期冷切类大暴雨过程作深入研究。

  • 标签: 大暴雨过程 预报模式 暴雨天气 汛期暴雨 中低层 环流形势
  • 简介:介绍了在MM5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辽宁省热带气旋模式预报业务系统及2005年预报情况。系统以T213L31产品为背景场和侧边界,初始场中同化了常规探空报、地面报及一些卫星反演资料,模式初值中还嵌入人造热带气旋进行模式运算。系统每日自动运行2次;模式输出结果经后处理后,编写到通用绘图软件GrADs中,以图形显示,并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局域网中尺度数值预报网页上显示。2005年汛期热带气旋预报表明,系统对热带气旋路径和暴雨预报效果较好。

  • 标签: MM5 热带气旋模式 业务系统 预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