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肌氨肽苷注射的主要成份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舒血管药物,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脑梗死及其它疾病。

  • 标签: 肌氨肽苷注射液 心血管疾病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3例,应用丹红注射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3例用香丹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丹红注射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疗效优于香丹注射

  • 标签: 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脑心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穿琥宁注射治疗肺炎疗效。方法对68例儿童肺炎病人应用穿琥宁注射协同治疗组与62例儿童肺炎病人应用病毒唑协同治疗对照组疗效观察。结果应用穿琥宁注射的治疗组显效47例(占69.4%),总有效率为89.7%,应用病毒唑的对照组显效21例(占34.9%),总有效率74.1%。结论在儿童肺炎中应用穿琥宁注射明显优于应用病毒唑治疗。

  • 标签: 穿琥宁注射液 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的肺炎患儿120例,以随机法分成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同样常规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注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例数分别为38、25,有效的例数分别为20、24,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1.7%,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痰热清注射对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小儿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细辛脑注射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符合诊断支气管肺炎患儿122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细辛脑注射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52%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痰减少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辛脑注射液 支气管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生脉注射联合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高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高粘度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56例患者均符合第三届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均属急性加重期,并符合高粘度血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观察组(2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氧疗、抗炎、平喘止咳、强心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60ml加入5%~10%葡萄糖250ml,缓慢静脉滴入,1次/d,酚妥拉明10mg+多巴胺20mg加入5%~10%葡萄糖250ml,缓慢静脉滴入(10滴/min),1次/d。两组用药疗程为3w。3w后测定动脉血气(pH值、PaO2、PaCO2)和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计数(RBC)、全血比粘度(Bsv)、血浆比粘度(Psv)。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症状改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脉注射联合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能降低高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高粘度血症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减小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肺循环和动脉血气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酚妥拉明 多巴胺 治疗 高原 肺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康复新对智齿冠周脓肿的清洗效果,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0例智齿冠周脓肿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康复新组(实验组)和碘甘油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用药后后龈瓣红肿、盲袋内溢脓及疼痛等症状和体征。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新可以消除炎症水肿,能够有效地缓解冠周炎疼痛。

  • 标签: 康复新液 智齿冠周脓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给予痰热清注射0.3-0.5ml/(kg.d)静脉滴注,对照组25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10-15mg/(kg.d)静脉滴注;疗程5d,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对2组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做综合性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足口病 痰热清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在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创面愈合中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混合痔、环形混合痔术后病例随机分为应用康复新组和未用康复新组。治疗组术后康复新口服外用,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不用康复新。结果治疗组术后水肿病例少,疼痛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外用康复新是混合痔术后应用较为理想的药物。

  • 标签: 混合痔术后 康复新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用于根管消毒的疗效。方法选择需做根管治疗的且无全身性疾病的患牙240颗,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甲酚甲醛、氢氧化钙和康复新用作根管封药,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康复新组疗效优于甲酚甲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氢氧化钙组的临床疗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用于根管封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康复新液 根管消毒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蓝芩口服辅佐常规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口服。按年龄阶段1~3岁3~5ml/次,3~7岁5~10ml/次,7~14岁10~20ml/次,各年龄段均为每日3次,治疗3天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辅佐常规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 标签: 蓝芩口服液 手足口病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了解骨肽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有关骨肽注射致不良反应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9例不良反应,以老年患者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多在用药半小时内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与药师应了解骨肽注射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骨肽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治疗后,残肾功能逐渐降低,尿量逐渐减少。残肾功能的丧失是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总体死亡率均有影响。研究表明,各种远期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感染及透析性骨病、淀粉样变等与残肾功能的丧失密切相关,而每保存1ml/min的肾小球滤过率可相当于每年减少25%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残肾功能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多样,本研究仅观察黄芪注射对残余尿量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黄芪注射液 残余尿量 残肾功能 终末期肾衰竭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病例12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均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于丹红注射20mL,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20mL,1次/d;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的心绞痛、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0.5%重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年龄17~64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Ⅰ组)用0.5%重比重布比卡因行脊麻,对照组(Ⅱ组)则用0.5%布比卡因。手术及麻醉体位一致,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对照组。结论0.5%重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重比重液脊麻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薄层细胞技术(TCT)检测宫颈细胞阳性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探讨TCT方法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1-2011.10在我院健康体检及门诊患者的4800例人群进行TCT检查和TBS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取宫颈活检,做病理诊断。结果4800例图片中检查出异常涂片209例(ASC-US及其以上者),占总标本数的4.35%,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1例,占总阳性例数的14.83%;不能排除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45例,占总阳性例数的21.53%;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78例,占总阳性例数的37.3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5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25.36%;鳞癌2例,占总阳性例数的0.96%;对209例TCT检查结果异常者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炎症占7.18%(15/209);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占96.65%(202/209),其中CINⅠ106例,CINⅡ69例CINⅢ27例;鳞状细胞癌占0.96%(2/209)。结论TCT检查伴TBS诊断系统作为妇科宫颈常规筛查,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且与病理活检有着非常接近的相符率,是一种高效简变快捷的宫颈病变初筛方法。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 TBS诊断系统 阴道镜 活组织病理检查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