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搅拌铸造制备SiC纳米颗粒增强A356铝合金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密度测量发现试样的孔隙度较低,且孔隙度随SiC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现弥散的颗粒分布均匀。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加入纳米SiC颗粒的增加而提高,而延展性有所降低。当SiC纳米颗粒的加入量为3.5%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达到最高。断口分析表明,拉伸断裂试样为相对韧性断裂。

  • 标签: 铝基复合材料 SIC 强度 纳米
  • 简介:环境、能源和安全等问题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行业为了满足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减少能耗等要求.已经把汽车轻量化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铝合金轮毂(图1)的应用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作为主要承载部件的轮毂,在整车中所占数量多,占整车重量比例大.铝合金轮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标签: 铝合金轮毂 数控生产线 锻造 卡车 汽车工业 工业发展
  • 简介:研究了立方碳化物Cr3C2、VC以及稀土La添加剂对WC-Co合金中WC晶粒形貌以及合金硬度与韧性的影响。为了强化烧结过程中WC晶粒生长的驱动力,采用具有高烧结活性的纳米W和纳米C为原料。为了获得合金中WC晶粒的三维形貌,采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合金烧结体的自然表面。结果表明,合金添加剂对WC晶粒形貌及其粒度分布特征以及合金的硬度与韧性有较大影响。由于均质三角棱柱形板状WC晶粒的形成,WC-10Co-0.6Cr3C2-0.06La2O3合金具有极佳的硬度与韧性组合。讨论了合金中WC晶粒形貌的调控机制以及合金中WC晶粒形貌特征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硬质合金稀土晶粒生长板状晶WC硬度韧性
  • 简介:在硅酸盐-磷酸盐复合电解质中添加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和氢氧化钠进行改性处理,然后采用该电解质对医用镁合金丝材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电解质中氢氧化钠含量对镁合金丝材表面陶瓷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电解质改性后,镁合金丝材的微弧氧化起弧电压大降低且氧化速度更快。镁合金丝材在添加2g/L氢氧化钠的电解质中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后的耐腐蚀性能改善幅度显著。在模拟体液的早期浸泡过程中,微弧氧化处理过的镁合金丝材表现为缓慢且稳定的腐蚀降解。在浸泡28d后,镁合金丝材表面的保护性陶瓷涂层尚未破坏,但浸泡60d后,镁合金丝材出现了显著的腐蚀降解。

  • 标签: 镁合金丝材 羟基磷灰石 微弧氧化 耐腐蚀性能
  • 简介:二.灰铸铁中常用的合金元素,灰铸铁中所加的合金元素大体上可分为4类,即石墨化元素,渗碳体稳定元素,珠光体稳定元素和细化珠光体的元素。

  • 标签: 灰铸铁 合金元素 渗碳体 珠光体 组织 石墨化
  • 简介:本文根据作者和相关文献的部分数据,探索和分析Cu-Sn-Ti三元合金和Cu-Ni-Mn三元合金对碳材料的若干行为。三元合金远比二元合金复杂,中文所例举的实验数据会使人们发现一些有益的、规律性的东西。

  • 标签: 三元合金 碳材料 金属间化合物 铜合金 金刚石磨具 粘结剂
  • 简介:本文介绍新型专利材料H1505研究成果(铝合金压铸模具材料)的诞生及应用。长期以来,在铝合金压铸领域里,提高模具存命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随着压铸工业的增长,现有压铸模具材料的性能不尽人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新型铝合金压铸模具材H1505的诞生,为压铸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 标签: 铝合金压铸 冶炼 沉淀硬化 高合金 应用
  • 简介:采用Jominy末端淬火实验研究淬火冷却速率对商用7050铝合金厚板淬火态合金电导率和组织的影响。实验测定距淬火端不同距离合金的淬火态电导率,并进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在淬火敏感区间范围内,合金的平均冷却速率随着淬火端距离的增加不断降低,而淬火态合金的电导率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上升。末端淬火实验棒组织观察显示,厚板表面已发生完全再结晶,1/4和1/2厚度处为部分再结晶组织,淬火诱导晶界析出相逐渐粗化并成链状分布,当距离大于38mm时,发现大量非均质形核淬火析出相,其形核核心主要为Al3Zr弥散相。

  • 标签: Jominy末端淬火 淬火敏感性 冷却速率 淬火诱导析出相
  • 简介:描述了铝合金板冲裁工艺的研究现状。列举了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过程中常见的毛刺形式;对毛刺形成机理进行阐述,分析了毛刺产生的原因。根据汽车覆盖件生产特点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建立铝合金板冲裁工艺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毛刺高度的显著性因素。分析了单工艺参数下对毛刺高度的影响情况。为铝合金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生产和调试解决毛刺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毛刺 铝合金汽车覆盖件 正交试验 显著性 理论依据
  • 简介:本文研究两种焊丝在不同的坡口角度时对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头抗拉强度主要受到焊丝合金成分和焊缝显微组织的影响,而受坡口角大小影响不大。先共析铁素体对抗拉强度有害,获得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焊缝组织可有效提高抗拉强度。焊接接头焊缝及热影响区受坡口角变化影响较小,而熔合区则随着坡口角的增加,冲击韧性逐渐提高。

  • 标签: 低合金高强钢 坡口角 抗拉强度 冲击韧性
  • 简介:本文基于Ginzberg-Landau理论,发展了一个改进的二元合金相场模型.并利用该相场模型与溶质场进行耦合计算,以Al-4.5%Cu合金为例模拟了二元合金等温凝固的枝晶演变过程.实现了逼真地模拟二元合金凝固过程的等轴枝晶演变,得到了二次或更高次晶臂生长等复杂的枝晶形貌.溶质场分布由枝晶生长过程所决定,枝晶初生晶臂中心的溶质浓度最低,在被二次晶臂包围的界面区域的溶质浓度最高;固溶界面区域具有较大的溶度梯度,其中枝晶尖端的梯度最大.相场法模拟计算得到的Peclet数的值与Lvantsov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从而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相场法 枝晶演变 溶质场 数值模拟
  • 简介:摩托车发动机连杆铝合金压铸模成形是少无切削先进特种铸造工艺,材料利用率高达95%,可铸造出形状复杂和低粗糙度的薄壁精密铸件。当前铸造技术向高速、高压和高温发展,压铸模工作条件更加恶劣。据统计失效主要形式比例为热疲劳龟裂60%-70%、崩块和断裂15%-25%、塑性变形10%-15%、熔损冲蚀5%-10%,此外不易脱模与压铸件表面质量差等,寿命仅为相同产品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的1/2。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和选用压铸模新钢种,采用新技术、

  • 标签: 铝合金压铸模 复合强化处理 精密铸件 特种铸造 钢种 压铸件
  • 简介:由于人们对锻造镁合金兴趣的增加,所以对锻造镁合金的成形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应用了连续铸造再挤压成形的AZ31和AZ80镁合金坯料。由室温下的压缩试验测得所研究坯料的力学性能,还测试了不同热处理的试样。此外,测得了在300~450℃、应变速率ε为1s^-1的条件下单轴平面应变镦粗试验时的真实应力曲线。不同热体积成形条件下试样的真实应力曲线与微观组织的定量分析结果有关。为了确定所应用镁合金的成形性能,采用等温模具进行了体积成形试验。试验用液压锻造压力机的滑块速度为1~40mm/s。所使用的两种镁合金均可生产出形状简单的典型锻件。

  • 标签: AZ80镁合金 体积成形 AZ31 压缩试验 成形性能 应力曲线
  • 简介:为降低纯镍基合金涂层在高接触应力下的摩擦因数并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能,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石墨/TiC协同改性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较纯镍基合金涂层降低47.45%,磨损质量降低59.1%。纯镍基合金涂层与GCr15钢对摩时,表面产生明显的滑移和粘着变形,从而使纯镍基合金涂层表现出多次塑变磨损和粘着磨损。在复合涂层的磨损表面形成较软的、富含石墨和铁氧化物的转移层,使得其摩擦因数显著降低,质量磨损大为减少。复合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转移层的疲劳剥落。

  • 标签: 镍基合金 等离子喷涂 复合涂层 石墨 碳化钛 摩擦磨损
  • 简介:本文是对部分二元铜合金粘结和润湿碳材料行为的综述,对按相图划分的三类二元铜合金钻结和润湿碳材料的行为作为定性的讨论,着重对Cu-Cr,Cu-Ti,Cu-V三种合金进行了量化讨论,并对W,Mo,Ti进行了重点评述,文中也就试验结果发生的合金金属学和热力学方面作了初步的描述。

  • 标签: 二元铜合金 润湿 表面张力 内界面张力 粘结强度 表面吸附
  • 简介:分析了现有电极丝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锌基合金镀层电极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使电极丝的性能更优化,从而使其最大限度的满足电火花高精度线切割加工需求。

  • 标签: 电火花加工 高精度线切割 电极丝
  • 简介:集油管线用塑料合金复合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管体爆裂失效事故。为了探讨复合管的失效原因,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VST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复合管用内衬塑料层和外结构层玻璃钢树脂基体的结构成分、热性能等。结果表明:复合管内衬材料添加剂含量较多或分散不均,而复合管玻璃钢基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远低于标准要求。较低的固化度和偏高的树脂含量导致玻璃钢结构层力学性能下降,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老化及介质腐蚀共同作用下,复合管最终爆裂失效。

  • 标签: 失效分析 固化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 塑料合金
  • 简介:通过对试车后榫齿出现荧光显示的一级工作叶片进行宏、微观分析,对缺陷打开的“断口”进行形貌观察、背散射和能谱分析,检查叶片组织,分析榫齿荧光显示缺陷性质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K4125合金涡轮叶片在试车后榫齿出现荧光显示,是由于榫齿处存在富Hf氧化物夹杂,工作后沿界面张开,形成开口性裂纹;富Hf氧化物夹杂是由于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发生了模壳反应,产生了片状HfO2夹杂。通过控制合金中Hf的含量、熔炼过程中的真空度,加强熔炼坩埚内残留熔渣清理和加强搅拌、扒渣等手段,可有效预防此类夹杂的产生。

  • 标签: K4125合金 荧光显示 富Hf氧化物夹杂 模壳反应
  • 简介:采用电导率、显微硬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Al-0.30Zr与Al-0.30Zr-0.08Y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铸态Al-Zr-Y合金中微米尺度初生Al3Y相通过共晶反应在晶内和晶界上同时生成。在Al-Zr-Y合金中,Y明显加速了Al3Zr(Ll2)的析出动力学。由于较大体积Al3(Zr,Y)析出相的生成,Al-Zr-Y合金的电导率明显高于Al-Zr合金的。在Al-Zr-Y合金中观察到了高密度的弥散球状Ll2结构Al3(Zr-Y)析出相。Al-0.30Zr-0.08Y合金具有比Al-0.30Zr合金更强的抗再结晶能力。

  • 标签: Al-Zr-Y合金 热处理 再结晶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