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冬春季节保育猪群的各种健康问题普遍增多,严重影响猪场的效益。各种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断奶应激、各种母源抗体消减、生产管理水平较差、日粮问题、天气寒冷和常见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和2型圆环病毒等)的持续感染等。以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保育猪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 标签: 常见疾病 冬春季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群 保育 2型圆环病毒
  • 简介:选用960羽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玉米一豆粕型基础日粮和用100g/t植酸酶替代6kg磷酸氢钙的试验日粮,以研究植酸酶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胫骨发育和饲料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同时比较普通植酸酶和耐高温植酸酶在饲料加工后酶活损失和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对低的无机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使鸭生产性能改善.养分利用率提高;胫骨中灰分、钙磷的沉积率提高。但是植酸酶是否耐高温对试验指标影响很大,耐高温植酸酶制粒后酶活损失低于10%,饲养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本试验结果可得出.樱桃谷肉鸭饲料中可用100g/t耐高温植酸酶替代6kg的磷酸氢钙。

  • 标签: 植酸酶 樱桃谷鸭 耐高温
  • 简介:【本刊讯】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2014年8月15日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玉娥研究员、郭龙军博士发现了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参与调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新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影响了PRRSV对宿主的侵袭能力及疾病的发展进程,为该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RRSV感染 金属蛋白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 酶调控
  • 简介:沙门氏菌是饲料携带的一种致病性细菌,可引起猪的胃肠炎,导致猪腹泻和其它肠道疾病。控制沙门氏菌的方案要求饲料中应没有致病性的细菌存在。饲料生产中控制沙门氏菌就是要防止或尽量减少沙门氏菌通过原料造成的污染、经化学和热处理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以及通过仪器设备和设施的接触造成的污染,同时还要

  • 标签: 沙门氏菌污染 营养调控措施 猪腹泻 肠道健康 致病性细菌 饲料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