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评估患者整体状况,术后注意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1年,髋关节均功能良好。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针对性进行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髋部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评价我院门诊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门诊绝经期女性激素治疗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月份门诊绝经期女性患者激素用药销售金额、药品销售总金额及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均较低,各月份中,达芙通、克龄蒙、补佳乐和利维爱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始终居于前列,补佳乐所用比例呈逐月上升趋势,利维爱逐月下降。各月份中,补佳乐、克龄蒙、达芙通和欧维婷的使用频率始终处于前列,在各月份的DDC排序中,益玛欣和达芙通始终居高不下,利维爱也相对较高。结论补佳乐、克龄蒙、达芙通和欧维婷是我院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常用药物,益玛欣和达芙通这两种药物对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

  • 标签: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用药分析
  • 简介:眼眶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整个眼眶病中眼眶爆裂性骨折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 标签: 眼眶爆裂性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手术期中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9月至 2019年 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8例脑肿瘤手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和生存质量。 结果:研究组生理(87.66±3.56)、心理( 85.98±3.63)、环境( 91.66±2.83)、社会关系( 88.68±2.93),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 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7.41%,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普外科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普外科I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156例,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在手术期均应用了抗菌药物,最常用的为头孢菌素类,使用达152例次,占73.79%;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以术后应用时间过长最突出,其中术后用药超过3d者占44.23%。结论该院普外科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有不合理之处,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管理,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意识,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 预防
  • 简介:目的:了解普外科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患者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为后期的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5月324例符合条件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2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100%;在手术前0.5~2h用药者50例(15.4%),手术前2~24h用药者64例(19.8%),手术后用药者185例(64.8%);持续用药时间≤1d的16例(4.9%),≤3d的80例(24.7%),4~7d的198例(61.1%),〉7d的46例(14.2%);手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1~16d,平均5.3d。预防用药品种最多为克林霉素磷酸酯169例,其他以青霉素和二、三代头孢菌素为主。结论: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干预管理。

  • 标签: 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期处理经验临床资料。方法对老年食管癌、贲门癌230例根治术进行回顾分析,平均年龄67岁(60~81岁)。手术期予营养支持、戒烟、防治感染、严密监管、合并症的治疗、心血管评估及管理、呼吸道管理、并及时处理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等。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70例,其中呼吸道并发症53例(75.71%),死亡5例,3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吻合口楼并感染性休克,1例心脏猝死。随访131例,平均3.8(1~6)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9.5%。结论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期予营养支持、术前术后严格的呼吸道管理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食管癌 贲门癌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目的:评价某院外科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08年1—12月出院的200倒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该院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用药3~7d的占81.5%(163例),用药大于7d的占6%(12例)。结论:该院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存在较不合理现象,表现在选药起点过高、盲目联合应用、用药时间过长、无指征用药。需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

  • 标签: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出生缺陷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甚至不堪重负.使家人和孩子长期处在极度痛苦中.对我区2011年出生缺陷产儿的分析,找出我区今后控制和预防出生缺陷妇保工作的重点.方法通过我区2011年7984例产儿的情况,分析33例产儿出生缺陷的各项比例.结果我区产儿出生缺陷受文化和居住地的影响明显,神经管畸形占首位.结论加强农村知识普及,提高保健意识.认真做好孕前增补叶酸、产前筛查、常规产检,加强三级预防工作,是我区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儿出生的关键.

  • 标签: 出生缺陷 孕产妇保健 围产儿
  • 简介:约半数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要经历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患者中约15%~20%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在心脏手术患者中更高。糖尿病患者合并外科疾患需要手术时,在手术期由干患者情绪变化、麻醉、手术创伤等应激因素可导致升糖激素(如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胰升血糖素等)水平增高,造成血糖波动甚至难以控制;而血糖水平控制的好坏对患者的手术耐受力、术后伤口愈合、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的长短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对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患 围手术期 血糖控制 择期手术 外科手术患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胆结石患者手术期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两组护理后情绪状态。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胆结石手术 手术相关指标 情绪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2020 年 10 月 - 2021 年 10 月这一时间段内,选择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 28 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矫形手术,探讨术期护理干预手段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三维矫形术,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期护理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的疼痛评分(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 评分)比术前评分更高,患者出院后,对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为 92.86 %(26/28)。结论: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治疗效果好,满意度高。

  • 标签: 脊柱侧弯 矫形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创伤外科患者处于手术期时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所展现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护理的创伤外科患者,共计10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睡眠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状况(16%、66%、18%)、护理满意度(70%)、住院时间(12.353.01)、睡眠时间(6.531.02);分析组患者的疼痛状况(42%、58%、0%)、护理满意度(94%)、住院时间(9.332.01)、睡眠时间(8.180.88)。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创伤外科患者处于手术期时采用疼痛护理管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该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保证患者睡眠质量,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打造使患者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 标签: 创伤外科患者 围手术期 疼痛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 睡眠质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3-2022.3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明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实施手术期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切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管理对剖宫产术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和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我院剖宫产术患者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制定抗菌药物医嘱实施干预方案。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1日至6月31日接受结剖宫产术出院患者,将患者是否分为抗菌药物管理组和未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管理组患者28例,未干预组患者23例。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病率两组分别为4. 36%和 4. 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例分别为7.14%和52.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管理组为一二代头孢菌素,总体符合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结论 剖宫产术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且不会引起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增加。

  • 标签: 抗菌药物管理 抗菌药物 剖宫产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创伤外科患者处于手术期时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所展现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护理的创伤外科患者,共计10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睡眠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状况(16%、66%、18%)、护理满意度(70%)、住院时间(12.353.01)、睡眠时间(6.531.02);分析组患者的疼痛状况(42%、58%、0%)、护理满意度(94%)、住院时间(9.332.01)、睡眠时间(8.180.88)。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创伤外科患者处于手术期时采用疼痛护理管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该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保证患者睡眠质量,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打造使患者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 标签: 创伤外科患者 围手术期 疼痛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 睡眠质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管理对剖宫产术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和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我院剖宫产术患者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制定抗菌药物医嘱实施干预方案。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1日至6月31日接受结剖宫产术出院患者,将患者是否分为抗菌药物管理组和未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管理组患者28例,未干预组患者23例。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病率两组分别为4. 36%和 4. 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例分别为7.14%和52.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管理组为一二代头孢菌素,总体符合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结论 剖宫产术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且不会引起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增加。

  • 标签: 抗菌药物管理 抗菌药物 剖宫产术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