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有关脑白质疏松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该文从定义、影像学特点、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临床意义等几方面回顾了近年国内外有关脑白质疏松的一些研究进展.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影像学
  • 简介:卒中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重大疾病之一,其病理机制以及预防治疗措施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卒中动物模型对于卒中的病理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的和改良的卒中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动物模型 方法
  • 简介: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增加血压升高和卒中复发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丘脑在睡眠和觉醒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这可能与炎性反应、神经递质分泌的改变及环路的破坏有关。因此,对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早期识别及干预能使患者明显受益。

  • 标签: 丘脑卒中 睡眠 睡眠结构
  • 简介:目的研究颞下锁孔入路到达鞍上区的显微解剖特点及常用间隙.方法在20侧尸头标本上模拟颞下锁孔入路,测量术中标志点与鞍上区各重要结构间的距离.结果颧弓根到动眼神经的距离为(3.830±0.201)cm,到大脑后动脉与后交通动脉交点的距离为(4.638±0.289)cm,到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交点的距离为(4249±0.268)cm.颞下锁孔入路进入鞍上区常用的侧方间隙主要有四个,通过不同间隙可以到达不同的鞍上结构.结论颞下锁孔入路可以通过外侧各间隙到达鞍上区诸结构,无须过度牵拉脑组织.

  • 标签: 颞下锁孔入路 显微解剖 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 颈内动脉 牵拉
  • 简介:抑郁症是与睡眠障碍相关的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约8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抑郁症睡眠障碍的脑电图监测、神经生物学机制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共病
  • 简介:病毒性脑炎是一种以脑实质炎症出现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疾病.常表现发热、头痛、行为改变,以及意识水平的变化,同时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癫痫发作.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Tob基因在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中的功能,为下一步进行试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Tob基因的GenBank登录号D38305,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新型抗生素Zeocin抗性基因的pTracer-EF/V5-HisA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将上述表达质粒转入SHG44胶质瘤细胞.在各个不同的培养时段选择2、4、8、16、24、36、48h分别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最后在48h时取未转染和转染的细胞大约105个作细胞涂片,进行荧光显微镜摄影和GFAP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同时作体外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的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均证实Tob基因被成功克隆,将此基因成功转染到SHG-44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用4μg脂质体和2μgDNA,最后用10μg/mLZeocin筛选可以达到90%的阳性细胞数.在转染Tob基因成功的细胞中GFAP染色的阳性率也同样升高.细胞在转染了Tob基因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体外培养24h后转染阳性细胞G2/M期比例明显减少,而凋亡细胞比例也出现明显的升高.结论Tob基因转染后的胶质瘤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出现向正常胶质细胞的分化和凋亡现象,提示Tob基因确实是一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基因,值得进一步做功能研究和实验性基因治疗研究.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功能研究 Tob基因
  • 简介:《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ISSN1671—2897,CN61—1384/R)是由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刊物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报道、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及学术动态等栏目。

  • 标签: 神经外科疾病 征订启事 杂志 中华 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第四军医大学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本科男护生择业心态,了解影响择业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为稳定本科男护生的职业态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中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即将毕业的22名本科男护生参与专题小组讨论。结果:22名本科男护生中l6名选择了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影响本科男护生择业的有利因素包括性别优势、医院部分认可、体力充沛、新兴专业有发展前途。阻碍因素包括社会责任大,社会地位低,认同感差,实习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人际关系范围窄,就业范围受限以及其他同业人员转行的影响。结论:应针对本科男护生开设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强化临床护理教育者的教育信念,实习中增加倾向科室实习的时间,轮转中相对定位,增加男护生参与其他职业的知识储备及机会,发展护理专业。

  • 标签: 本科 男护生 择业心态 定性研究 职业生涯规划
  • 简介:精神疾病自我污名是精神疾病患者内化公众消极态度形成的自我偏见和歧视的现象,目前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国内外自我污名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论述了精神疾病自我污名的理论模型、测量工具、相关因素以及干预策略,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自我污名问题本土化及跨文化研究

  • 标签: 精神疾病 自我污名 歧视 偏见
  • 简介: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无症状性卒中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无症状性卒中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其病因、发病机制、检查手段、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等研究日益加深,但是对其危害性特别是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关注仍显不足。应给予无症状性卒中更多关注,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

  • 标签: 卒中 无症状性 危险因素 认知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强迫与焦虑的关系,为探索心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oa的八型分类,将100例强迫症患者按焦虑程度(SCL-90焦虑因子分)分三组追行比较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伴焦虑者占79%,伴抑郁者占74%;高焦虑组病程长于低焦虑组(P〈0.05);Foa分型中,高焦虑组以Ⅰ、Ⅱ和Ⅵ型多见;临床症状中以强迫恐惧的焦虑分高于污染/检查、强迫意象/表象、强迫思考、强迫性犹豫不决和强迫观念(P〈0.01)。结论强迫症与焦虑的关系确有Foa等人提出的八种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伴焦虑的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病程,而是致焦虑性强迫想法与减焦虑性强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强迫症 焦虑 临床症状 临床类型 焦虑程度 临床研究
  • 简介:动物实验证明,脑缺血事件发生后的几小时至几天时间里,缺血区域尤其是缺血半暗带区域存在着大量的细胞凋亡,它构成了最初阶段脑缺血总体损害的一部分。目前认为,脑缺血启动了两条主要的凋亡路径:内源性凋亡路径和外源性凋亡路径。脑缺血后抗凋亡治疗的研究成为目前脑缺血治疗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当前脑缺血后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脑缺血 缺血半暗带 细胞凋亡 内源性途径 外源性途径
  • 简介:对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的目的,不仅包括修复缺损,还应矫正轮廊畸形。若要达到二者和谐统一,需要有性质稳定、可靠的生物材料作为基础,以及简单易行的修复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材料所具备的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可终生保持形态且可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使它们在颅骨修复术中的应用率逐年增加。但生物材料移植后由于无法被机体所吸收,仍然存在排异和炎症反应、难与宿主组织相容且手术后感染率高等诸多并发症。而采用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则无异物反应且远期并发症少,即使在当今,自体颅骨的骨质结构及转导、诱导成骨的潜能,仍是异源性生物材料和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因此是颅骨重建优先选择的材料之一。

  • 标签: 颅骨缺损 骨瓣修复 自体颅骨 生物材料 远期并发症 术后感染率
  • 简介:单侧烟雾病是以一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进行性狭窄、闭塞以致脑底出现烟雾状血管的慢性血管病。单侧烟雾病的发病率最高达17.8%,其家族发病率占6.7%。发病年龄的双峰分布、儿童及成人的两种首发症状均与典型烟雾病基本一致,但成人单侧烟雾病患者的脑出血发生率较高,且主要为脑室出血。单侧烟雾病进展勾典型烟雾病的发生率最高可达58.8%。手术治疗可有效地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提高预后,但其适应证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单侧烟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手术及预后等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增强认识,为诊断及治疗打下基础。

  • 标签: 单侧烟雾病 流行病学 病因学 临床特征 影像学特征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