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中心的心房纤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住院号单双数的随机化原则分入阿司匹林治疗组或氯吡格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片,0.1g·次-1·d-1,口服或鼻饲.氯吡格组给予氯吡格片,75mg·次-1·d-1,口服或鼻饲.其他治疗原则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ASA)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予以处理.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21d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ifedRankinScale,mR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的所有出血、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再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两组病死率;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及治疗总费用、药物费用、药占比.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21d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改善,阿司匹林组0~21(4)比0~15(3)(z=-4.826,P=0.000),氯吡格组0~15(7)比0~14(3)(z=-3.086,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21dmRS评分较入院时也均有改善,阿司匹林组0~5(3)比0~6(2)(z=-3.240,P=0.001),氯吡格组0~5(4)比0~6(2)(z=-2.547,P=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21d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再发率、DVT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

  • 标签: 心房纤颤 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钠治疗2型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将68例以往确诊2型糖尿病再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钠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仅给予奥扎格钠治疗;治疗组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0~81岁,平均67.8岁;既往有糖尿病史3~16年,合并高血压11例,血脂异常9例,冠心病7例.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60~80岁,平均67.5岁;有糖尿病史3~17年,合并高血压10例,血脂异常7例,冠心病8例,两组均有不同程度肢体瘫痪,且性别、年龄、并发症、病程及病情轻重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周,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欧洲卒中评分(ESS)等神经心理分析工具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治疗前ESS评分(64.11±16.74)分,对照组(64.89±16.28)分,治疗后3周治疗组ESS评分为(78.94±13.07)分.对照组为(69.11±14.03)分;治疗组治疗前ADL评分(27.83±20.61)分,对照组(29.63±19.08)分,治疗后3周,治疗组为(72.99±21.07)分,对照组为(63.22±19.58)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SS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ESS=2.988,tADL=1.982,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钠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脑梗死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钠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淋巴瘤(PCNSL)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PCNS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PCNSL,患者依方案行化疗治疗,随访1年未见病变复发。结论PCNSL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发病隐匿,对放化疗敏感,临床需与多种颅内肿瘤相鉴别。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