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29岁,孕1产1,妊娠41周,因“规律腹痛1h伴阴道流血250ml”考虑“①胎儿窘迫?②胎盘早剥?③妊娠41周临产”于2016年5月27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中见:子宫足月孕大小,下段形成可,血性羊水约100m1,吸尽羊水后顺娩女婴,体重2650g,胎盘自然剥离,查看胎盘边缘见新鲜压挤,子宫收缩好,子宫表面未见明显蓝紫色。术后2d出院.

  • 标签: 骶骨骨折 自发性 产后 胎盘早剥 急诊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及米索对人早孕蜕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血清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取正常早孕、服用米非司酮及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后各20例的蜕膜,应用单克隆抗体链霉素亲生物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的表达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使蜕膜组织中ER、PR表达下调,正常早孕组、服米非司酮组及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泌乳素(PRL)含量上升,孕酮(P)下降;而对FSH、hCG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大剂量RU486能竞争地结合蜕膜组织孕激素受体,使早孕期高浓度的内源性孕酮与其受体的正常结合受到干扰,从而达到抗早孕的目的。

  • 标签: 米非司酮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早孕/蜕膜
  • 简介: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筛查21-三、18-三体高风险病例的染色异常情况。方法对沈阳地区153910例怀孕15~20+6周的妇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进行母血清常规二联筛查,风险值计算21-三以1/270,18-三以1/350为切割值,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细胞培养及染色分析。结果153910例筛查中有8559例为高风险病例,占筛查总人数的5.56%。其中3546例进行染色分析(占高风险总数的41.4%),发现76例异常核型,其中21-三21例,18-三15例,性染色异常11例,其他核型异常29例,异常发生率2.14%。结论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减少染色异常患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三体型
  •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酶亚基LMP-2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方法研究LMP-2在201例稽留流产中的48例绒毛和45例脱膜与114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中的56例绒毛和58例蜕膜中的表达。结果LMP-2在稽留流产的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的绒毛和蜕膜,二者间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P-2在稽留流产中绒毛与蜕膜的表达减弱提示泛素-蛋白酶通路介导的细胞蛋白降解参与调控滋养层细胞的生长过程。

  • 标签: 稽留流产 蛋白酶体亚基LMP-2 绒毛 蜕膜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孕龄12~32周的3711例单胎妊娠高危孕妇,记录临床指征、年龄、孕周等数据。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对其外周血游离胎儿DNA进行分析。检测结果为高危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结果3711例孕妇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74例染色体高风险胎儿,羊水/脐血核型分析证实其中59例为染色异常,分别为41例21-三和8例18-三,4例13-三,5例性染色异常,1例其他常染色异常,1例21-三和7例其他染色异常证实为假阳性。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胎儿13、18、21染色非整倍体异常,其敏感性、特异性与染色核型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致性。但是对于其他染色异常准确性还有待技术完善来进步提高,对于染色微缺失、微重复的检测也日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的方向之

  • 标签: 游离DNA 染色体非整倍体 无创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及其异构(ERβ1、ERβcs)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与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医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HER-2高表达(卅)51例与无表达()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的ERα、ERβ、ERβ1、ERβcx及PR表达水平,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肿瘤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x^2检验对HER-2(卅)组与()组淋巴结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HER-2(卅)及HER-2()组内各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HER-2(卅)与()两组中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HER-2(卅)组ERα、ERβ1、ERβcx、PR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HER-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HER-2(卅)组中,ERβ1与ERα的表达、ERβcx与PR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0),但ERG、ERβ1及ERβx均未显示与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0)。HER-2()组中,HEβ1及ERβcx的表达均与ERα、ERβ1、ERβ、PR呈正相关(P〈0.050),但ERα、ERβ、ERβ1及ERβcx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0)。结论ERβ1和ERβcx可能作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有必要进步研究其与乳腺癌治疗后的生存关系。

  • 标签: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雌激素受体β1 雌激素受体βcx
  • 简介:<正>前言WS322《胎儿常见染色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目前发布如下部分:——第1部分: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第2部分:胎儿常见染色异常的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技术标准。本部分是WS322的第2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 标签: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细胞遗传学 产前筛查 染色体分析 胎儿宫内发育
  • 简介: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法(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s-on-beads,BoB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西京医院产前诊断中心1973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进行BoBs检测和染色核型分析。结果1973例羊水中,共发现异常核型150例,其中染色核型分析检出145例,BoBs检出133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下,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高风险组的染色异常检出率最高,占该指征的81.82%。150例异常核型中,BoBs和核型分析均检出染色非整倍体124例,占异常核型的82.67%;BoBs检出染色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5例,核型分析结果均未见异常;染色核型分析检出性染色嵌合7例,BoBs检出4例;染色核型分析检出结构异常14例,BoBs结果未见异常。结论BoBs技术可以快速检测染色非整倍体和基因微缺失/微重复,联合染色核型、基因芯片(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可对染色结构异常和低嵌合正确检出,大大提高了产前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

  • 标签: BoBs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羊水细胞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联合应用染色核型分析及芯片检测,对例反复缺陷儿妊娠史有再生育需求夫妇进行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为有效预防出生缺陷提供诊疗思路。方法夫妇双方及本次妊娠胎儿进行G显带染色核型分析,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array-CGH)技术排除致病性染色微缺失微重复。结果丈夫核型为46,XY,t(5;6)(p13;p25),孕妇核型正常,胎儿染色核型46,XN,结合第二胎猫叫综合征(Cri-du-Chatsyndrome,CDCS)引产史,考虑为父源性CDCS;array-CGH检测未发现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CNV);孕妇继续妊娠并顺产健康男婴,随访至今无异常。结论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方法相结合合理应用,可为反复缺陷儿妊娠史夫妇查找病因,减少再发风险,改善妊娠结局,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 标签: 核型分析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 简介:乳腺鳞状细胞癌是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文献报道的例数很少,而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更为罕见,大约只占乳腺癌的0.04%~0.10%~[1]。大多数的乳腺鳞状细胞癌缺乏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激素受体般为阴性且进展较快,对其治疗方案和预后尚存争议~[2]。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绿豆大小结节,轻压痛,两个月后自感肿块增大,遂于2011年9月7日在局麻下行右乳肿块切除活组织检查+右乳囊肿穿刺抽吸术。术后病理提示:纤维腺瘤囊性变,穿刺液中未见恶性细胞。术后两个月因肿块再次增大入院并体检:

  • 标签: 乳腺肿瘤 鳞状细胞癌
  • 简介:胃癌乳腺转移非常罕见,到目前,全球报道不足500例。临床上很容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及与胃癌、乳腺癌双原发癌的鉴别诊断。

  • 标签: 乳腺肿瘤 胃肿瘤 肿瘤转移
  • 简介:孕妇,22岁,孕1产0,主因"停经22周,B超提示胎儿心脏外翻畸形"于2014年9月23日收入院。患者平素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否认家族遗传史,末次月经时间2014年4月21日。停经7周后,外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妇未行NT筛查,孕22周在外院行超声示胎儿心脏外翻畸形。唐氏筛查低风险。

  • 标签: CANTRELL综合征 超声诊断 胎儿 心脏外翻畸形 唐氏筛查 家族遗传史
  • 简介:随着临床、病理、检验、器械等的发展,以及妇产科学医师们知识的进步和传播,已有很多专有名词逐步修改,使之更为合理和科学,且也为妇产科学界和广大医师所认可和接受,如妊娠毒血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腹产—剖宫产;绒毛膜上皮癌—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恶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水泡状胎块—葡萄胎等等。

  • 标签: 妇产科学 恶性葡萄胎 绒毛膜上皮癌 绒毛膜癌 侵蚀性葡萄胎 绒癌
  • 简介:“男女差别是先天就有的,男孩和女孩从生理到心理都是先天有差异的。”如果承认以下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许会帮您更成功地养育您的宝宝。

  • 标签: 养育 女孩 男孩 先天
  • 简介:临床上乳腺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笔者报道1例并复习文献,就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因“左乳肿块1个月”于2015年5月25日到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行健康体检时发现左乳外下象限肿块,约蚕豆大小,未行特殊治疗。

  • 标签: 乳腺 血管瘤 海绵状
  • 简介:<正>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开展,双/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增高,随之而来的复杂性双胎问题也日显突出,特别是单绒毛膜双胎并发症。作为产科领域的专业医学大会,"中国胎儿医学大会"也直非常关注复杂性双胎问题。在第二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

  • 标签: 单绒毛膜双胎 复杂性 辅助生殖技术 胎儿医学 多胎妊娠 筛查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少见的皮肤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DFSP常发生在躯干、四肢,其次是头颈部,其发生于乳腺皮肤的比较罕见[1-2]。同时,DFSP临床常表现为突出于体表的结节状软组织肿物,般能较早发现并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影像学报道相对较少。为提高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性,现将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的1例乳腺DFSP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7岁,于2015年1月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肿物,偶有胀痛不适,并于2015年10月以“左乳房肿物”收住天津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科。

  • 标签: 乳腺 皮肤肿瘤 皮肤纤维肉瘤 磁共振波谱学
  • 简介:直想找个理想的男友.结果总是很郁闷。

  • 标签: 30岁 爱情 女人
  • 简介:小秘书刚大学毕业,正是花样年华。进入收入丰厚的航空公司,拿着大把的钞票自然是不遗余力地打扮自己,从化妆品到新款时装,让我每天看得眼花缭乱。我的心便开始花了,尽管还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我知道跨出那步只是迟早的事情。

  • 标签: 女人 航空公司 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