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7S管理法在院前急救救护车急救物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3月实施 7S管理法前救护车急救物品质控情况设为对照组,将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1月实施 7S管理法后前救护车物品质控情况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救护车内急救物品去用时间以及其完好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设备、药品取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药品 /设备完好率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医师对护士院前急救配合满意度达到 93.33%,较对照组的 60.0%明显升高( p<0.05)。结论: 7S管理法应用于院前急救救护车急救物品规范化管理中效果显著,能够切实保障急救车内设备、药物齐全完好,对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院前急救救护车 急救物品 7S管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58名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本次试验研究,2020年04月以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将2020年04月以后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漏收费、手卫生和术后物品定位放置责任意识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供货及时性满意度评分、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和环境管理满意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手术完善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 在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够有显著提升临床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管理满意度和手术完善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手术室 一次性无菌物品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基于互联网平台的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管控成效的研究。方法 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2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糖尿病管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在干预前、干预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饭后两小时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代谢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好;实验组患者的规律锻炼、饮食控制、脚步护理、血糖监测分数等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1)。结论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有利于优化患者的代谢指标,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互联网平台 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 血糖管理 自我管理 血脂 信息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基于互联网+全病程管理平台的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管控成效的研究。方法 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2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糖尿病管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全病程管理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在干预前、干预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饭后两小时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代谢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好;实验组患者的规律锻炼、饮食控制、足部护理、血糖监测分数等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1)。结论 基于互联网+全病程管理平台的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有利于优化患者的代谢指标,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互联网平台 全病程管理 个案管理师 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 血糖管理 自我管理 血脂 信息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健康管理理念在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及提高护生护理工作水平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析。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 2018年 5 月至 2019年 12 月期间在本院 实习的 70名护生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研究中护生所接受的带教管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的护生分为对照组( n=35)和观察组( n=35)。对照组护生使用的带教模式为常规实习培训教育方式,观察组护生采取的时健康管理理念教育措施,对比两组别护生的考试合格率以及参检人员对其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中护生理论考试合格率和操作考试合格率均低于观察组护生,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 P< 0.05)。对照组中参检人员对于护生的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 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 P< 0.05)。结论 在护生带教期间采取健康管理理念能够显著提升护生考试合格概率,提升参检人员对于护生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提高腔镜手术护理配合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19年 10 月在我院进行 腔镜手术的 90例患者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 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手术器材准备情况和护理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 器材遗漏、器材遗失和器材不适用差错发生率为 2.22% ( 1/45 ),对照 组 器材遗漏、器材遗失和器材不适用差错发生率为 22.22% ( 10/45 ), 观察组差错 发生率 明显低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 护理 总有效率为 97.7 8 % ( 44/45 ) ,对照组 护理 总有效率为 75.5 6 % ( 34/45 ) , 观察 组护理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细节管理应用 腔镜手术护理中, 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 ,减少手术器材准备不当情况,效果显著, 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腔镜手术 护理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思考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本院神经内科的职称、工作水平等展开探讨,并对护理人员实施层次分级,包括三级: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同时需要了解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分层管理活动。然后对护理人员实施考核,并对其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当层级管理应用在神经内科病房后,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护理水平,与未应用层级管理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病房护理来说,选择层级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临床护理质量,最大化地挖掘护理人员的专业潜能,促使其护理水平不断提升,这对于改善医院口碑、提高医院服务效率等发挥重要。

  • 标签: 层级管理 神经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护理安全管理精细化在临床骨科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管理精细化是否适用于骨科的临床护理,并判断是否值得广泛推广。方法:在排除极端特例之后,随机抽取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之间于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20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100人,A组患者中,闭合性骨折的患者76人占76%,其中发生于上肢32例,下肢33例,盆骨11例;其余类型的骨折占24%。B组患者100人,在B组患者中,闭合性骨折的患者56人占56%,其中发生于上肢22例,下肢13例,盆骨21例;其余类型骨折的患者占44%。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精细化,实验进行三个月,三个月后,统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计算护理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概率,通过问卷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十分)。结果:经过统计,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大于B组,B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出现失误的几率比A组小,B组患者比A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更满意。经过统计学的计算,所有实验结果均具有实际意义。结论:护理安全管理精细化能够广泛地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护理安全 管理精细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患者护理中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检查并血液净化的 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 9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 45人,一组是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另一组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实验组。统计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抑郁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血液净化患者护理中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明显,日后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 ]血液净化 无缝隙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野战医疗所属于战时医疗后送机构的组成部分,平时存在于军队医院中,发生战争、自然灾害时需要去往现场执行医疗救治相关任务。野战医疗所常见的组成部分包括指挥所、分类后送组、医疗组、手术组、医技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生活保障组,专为核武器、化学武器条件下保障的还有洗消组。主要是为军队提供医疗保障,主要负责伤员、病员的早期救治和分专科治疗。野战医疗所在护理管理方面较为松散随意,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护理工作,导致野战医疗所护理质量较差。标准化管理是将野战医疗所护理方面根据现存在的问题,制订适应现下环境和军队医疗保障要求的管理制度,主要强调其标准化管理构建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以达到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护理工作标准等方面的协同和持续改进。

  • 标签: 野战医疗所 标准化管理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住院患者当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我 科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400 例住院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 n=200 )和研究组( n=200 ),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对象则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针对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高。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安全目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老年疗养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疗养人员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对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风险管理后,实验组疗养人员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6.66%(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老年疗养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有着明显效果。

  • 标签: 风险管理 老年 疗养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风险管理在护理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2月—2020年9月,选取来自我院的110例60岁高龄髋部关节骨折损伤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保证常规治疗护理效果基础上还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评判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两组病例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中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行风险管理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龄 髋部骨折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加强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环节管理的作用。方法 入组 86例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 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病例划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组 43例。对比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对急诊护理环节加强管理。分析加强 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环节管理的作用。结果 两种管理方式效果对比,研究组接诊到确诊时间和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都比对比组短(P<0.05)。 预后情况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比组短(P<0.05),研究组好转率高于对比组( P<0.05),死亡率低于对比组( P<0.05)。 结论 加强加强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环节的管理,可以节省急救时间,改善预后。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急诊 急救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思维导图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效果。 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在本科室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本次调查进行的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选取 98 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将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 49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护理管理。观察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护理结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统计学差异显著( P <0.05 ) 。 结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标签: 思维导图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实施护理垂直管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方法 护理部对护理人员高效调配, 采取激励机制,床位效应最大化管理及医护绩效分开核算等方法,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结果 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建设和整体发展,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待遇。结论 实施护理垂直管理,使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护理工作稳步发展。

  • 标签: 护理垂直管理 实践效果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并分析其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50例病人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病人。对对照组病人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病人使用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内科 介入治疗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于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 100例患者;对照组为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的患者;研究组则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患者;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不良护理风险的总发生率中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针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良好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约束护理人员的行为,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管理中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护理风险的作用。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输液护理对照组(n=40)与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实验组(n=40),对比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17.50%(7/40),P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改进护理管理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92 例气管切开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6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改进护理管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改进护理管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进护理管理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